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5 20:32:27
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導語: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也是高考語文的重要部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和氏璧》的相關(guān)知識,供大家參考閱讀。
文言文《和氏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獻之于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蓖跤忠院蜑檎N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文言文《和氏璧》譯文
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眳柾跽J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又說:“這是石頭?!蔽渫跤终J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后,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寶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文言文《和氏璧》賞析
關(guān)于和氏璧,歷史上又演繹出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將和氏璧制成傳國玉璽后來又在戰(zhàn)亂中摔去一角等一系列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和氏璧和卞和一樣,也算是多災多難的了。這個和氏璧的傳說,向來是被當成人才悲劇的一個比喻吧?有道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試想想,正是因為當初那兩代楚王沒有眼光、不識貨,才把寶玉被當成石頭,卞和因此而被跺去了雙腳。古往今來,像和氏璧那樣的被埋沒的人才悲劇故事實在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這個和氏璧被“出土”的過程吧,這塊寶玉藏的實在是太“深”了,真的很難讓人識別:首先,是“鳳凰棲于石上”才引起了卞和的注意,如果不是卞和心細,沒有那么細心的人,它是不會被發(fā)現(xiàn)的;其次,之前兩任楚王找人鑒別都沒能看出來是寶玉,鑒定的人至少應該算是個“專家級”的人物了吧,也就是說這個寶玉實在不太好認;第三,和氏璧最終顯現(xiàn)出它的光彩奪目也是在“鑿開雕琢”以后,如果不給它這次加工機會,寶玉還是會被埋沒的……如果和氏璧不是深藏于石頭之中,如果這塊寶玉比較好認,如果卞和自己對“石頭”進行加工,故事的情形肯定是大不一樣了!
再說說“人才”的話題。很多“人才”感喟懷才不遇,這一定是時代的錯誤、社會的錯誤嗎?有沒有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真的是“世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嗎?那些“千里馬”們?nèi)绻茏约赫覚C會一展駿足,何須那位高明的“伯樂”出來鑒定呢,一般老百姓都能看出來!換個角度看,正因為世間“伯樂”不常出現(xiàn),我們那些“千里馬”們就理應換個思路,要自己想辦法脫穎而出了!“空悲切”、“一棵樹上吊死”,空等著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現(xiàn)的“伯樂”,那只能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時有閎孺,孝文時中寵臣,士人
- 朱文公受騙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為施針熨之術(shù),旋覺輕安。公大喜,厚謝之,且贈以詩云:“幾載相扶藉瘦筇,一針還覺有奇功。出門放杖兒童笑,不是以
- 陳大受,字占成,湖南祁陽人。幼沉敏,初授內(nèi)則,即退習其儀。既長,家貧,躬耕山麓。同舍漁者夜出捕魚,為候門,讀書不輟。乾隆元年,授編修。二年,
- 送石昌言為北使引文言文及答案送石昌言為北使引蘇 洵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shù)歲,未學也。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cè),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
- 書左仲甫事張惠言霍丘知縣陽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載,其冬有年。父老數(shù)十人,來自下鄉(xiāng),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鴨雞,傴僂提攜,造于縣門。君呼之入,
- 彭端淑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
- 鶴林玉露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zhí)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
- 文言文名句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以下是文言文名句,歡迎閱讀。NO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NO2、夫婦和,而后家道成?!?/div>文言文練習題以及答案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題興宗幼為父廓所重,與親故書曰:小兒神氣似可,不入非類室,不與小人游。少好學,以業(yè)尚素立見治國必先富民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仁宗寶元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莽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詔誘呼韓邪諸子,欲以次拜為十五單于。苞、級使譯出塞,誘呼左犁污王咸漢高祖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漢高祖文言文翻譯,一初一年級文言文揠苗助長原文和譯文古宋國有個人擔憂他的禾苗不長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宋史原文:謝瞻,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人,衛(wèi)將軍晦第三兄也。年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贊》、《果然詩》,當時才士,莫不嘆異。初為桓鄭當時者,字莊,陳人也。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籍死,已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鄭君死孝文時。韓元吉原文:武夷在閩粵直北,其山勢雄深磅礴。自漢以來,見于祀事。閩之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豐上而斂下,巋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緣隙磴道,可望文言文翻譯方法十字訣例析之意意。即意譯,就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為體現(xiàn)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辭格如《馬說》文言文原文和翻譯韓愈《馬說》原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rǔ)于奴隸人之手,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疑問句式素材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1、如何;若何;奈何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中間可以插入名詞、代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