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胡藩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2-05 18:41:47
宋書
原文: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隨,散騎常侍。父仲任,治書侍御史。藩少孤,居喪以毀稱。太守韓伯見之,謂藩叔尚書少廣曰:“卿此侄當(dāng)以義烈成名?!敝莞僬?,不就。
高祖素聞藩直言盡節(jié),召為員外散騎侍郎,參軍軍事。從征鮮卑,賊屯聚臨朐,藩言于高祖曰:“賊屯軍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斬其旗幟,此韓信所以克趙也?!备咦婺饲蔡瓷嘏c藩等潛往,既至,即克其城,賊見城陷,一時奔走,還保廣固累月。將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鳥大如鵝,蒼黑色,飛入高祖帳里,眾皆駭愕,以為不祥。藩起賀日:“蒼黑者,胡虜之色,胡虜歸我,大吉之祥也?!泵鞯?,攻城,陷之。從討盧循于左里,頻戰(zhàn)有功,封吳平縣五等子,除正員郎。尋轉(zhuǎn)寧遠(yuǎn)將軍、鄱陽太守。
從伐劉毅。毅初當(dāng)之荊州,表求東道還京辭墓,去都數(shù)十里,不過拜闕。高祖出倪塘?xí)?。藩勸于坐殺毅,高祖不從。至是謂藩曰:“昔從卿倪塘之謀,無今舉也?!庇謴恼魉抉R休之。復(fù)為參軍,加建武將軍,領(lǐng)游軍于江津。徐逵之?dāng)],高祖怒甚,即日于馬頭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數(shù)丈,休之臨岸置陣,無由可登。高祖呼藩令上,藩有疑色,高祖奮怒,命左右錄來,欲斬之。藩不受命,顧曰:“藩寧前死耳!”以刀頭穿岸,少容腳指,于是徑上,隨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戰(zhàn),賊不能當(dāng),引退。因而乘之,一時奔散。
高祖伐羌,假藩寧朔將軍,參太尉軍事,統(tǒng)別軍。至河?xùn)|,暴風(fēng)漂藩重艦渡北岸,索虜牽得此艦,取其器物。藩氣厲心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徑往河北。賊騎五六百見藩來,并笑之。藩素善射,登岸射,賊應(yīng)弦而倒者十許人,賊皆奔退,悉收所失而反。又遣藩及朱超石等追索虜于半城,虜騎數(shù)重,藩及超石所領(lǐng)皆割配新軍,不盈五千,率厲力戰(zhàn),大破之。論平司馬休之及廣固功,封陽山縣男,食邑五百戶。
元嘉十年,卒,時年六十二,謚日壯侯。 選自《宋書》
譯文/翻譯:
胡藩,字道序,豫章郡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祖父胡隨,任散騎常侍。父親胡仲任,任治書侍御史。胡藩早年喪父,守喪期間因哀毀過度損害身體,以此受人稱道。太守韓伯見到他后,對胡藩的叔父任尚書的胡少廣說:“你的這個侄兒將來必定會因忠義節(jié)烈而成名?!敝莞髡偎龉?,他沒有就任。
高祖平素就聽說胡藩這個人敢于直言、竭盡忠節(jié),所以召他為員外散騎侍郎,參軍軍事。跟隨高祖征討鮮卑,賊軍屯軍聚在臨朐。胡藩對高祖說:“敵軍屯軍在軍城之外,留守在城里的兵一定很少,現(xiàn)在趕快去拿下他的城,斬斷他們的旗幟,這就像韓信攻下趙國一樣的道理。”高祖于是就派遣檀韶與胡藩等人偷偷前往,到達(dá)之后,馬上攻下此城。敵軍看城已被攻陷,一時潰敗逃走,回去整月守衛(wèi)廣固城。(我軍包圍住敵軍),城快被攻下的那一晚,書佐和曹史都聚集在一起,忽然有一只鳥大的像鵝一樣,灰黑色的,飛入高祖的營帳中,眾人都很驚愕害怕,認(rèn)為是不祥之兆。胡藩卻起身祝賀說:“青黑,象征著胡人的顏色。胡人將會歸順我軍,這是大吉之兆?!泵髟绻コ?,很快攻下。胡藩跟著高祖到左里討伐盧循,屢建戰(zhàn)功,高祖封他為吳平縣五等子,授予正員郎。不久轉(zhuǎn)為寧遠(yuǎn)將軍、鄱陽太守。
跟隨高祖去攻打劉毅。當(dāng)初劉毅守著荊州,上表請求走東邊回京城告別祖墓。距京城只有幾十里,卻不進(jìn)京朝拜皇帝。高祖親自到倪塘與劉毅會面。胡藩勸高祖在座位上殺掉劉毅,高祖沒有聽從。到這時討伐劉毅,高祖對胡藩說:“昔日如果聽從你在倪塘的計謀,就不會有今天的行動了?!焙指咦嫒スゴ蛩抉R休之,再次讓胡藩任職參軍,加封建武將軍,在江津統(tǒng)領(lǐng)游動作戰(zhàn)的軍隊。但主帥徐逵之全軍覆沒,高祖非常生氣,當(dāng)天在馬頭岸這個地方渡江。而江津岸非常陡峭,像墻壁一樣直立高有數(shù)丈,司馬休之在岸邊擺下軍陣,根本沒有地方上得去。高祖招呼胡藩命令他登岸,胡藩面有遲疑之色,高祖很生氣,命左右的人把胡藩抓起來,要斬胡藩。胡藩不答應(yīng),回頭說:“我胡藩寧可向前與敵戰(zhàn)死。”拿刀尖插入巖壁,裂開的地方剛好可以容得下腳趾,沿著這些地方徑直而上,跟著他的人也越來越多。登岸后,打了一場殊死戰(zhàn),敵人不能抵擋,敗退。因而胡藩等人乘勝追擊,敵軍四處奔散。
高祖討伐羌人,讓胡藩代理寧朔將軍,參太尉軍事,統(tǒng)帥主力軍以外的軍隊到河?xùn)|。暴風(fēng)雨漂走了胡藩的戰(zhàn)船渡到了北岸,敵軍牽走此船,取走了船里的物品。胡藩非常生氣,率領(lǐng)左右十二個人乘小船前往北岸。敵軍騎兵五六百人,見胡藩前來就一起嘲笑他。胡藩向來善于騎射,上岸后就射他們,敵軍中箭倒地的人有十幾人。敵軍全都撤退,全部收回所失去的東西返回來。高祖又派遣胡藩及朱超石等人追擊敵軍到半城這個地方,敵軍騎兵重重包圍了胡藩等人,胡藩及朱超石所統(tǒng)領(lǐng)的軍隊都是新分配的士兵,不到五千人,胡藩率領(lǐng)激勵士兵奮力而戰(zhàn),大敗敵軍。朝廷論及胡藩平定司馬休之及廣固城的功勞,胡藩被賜封陽山縣男爵,五百戶家庭的稅收由他支配。
元嘉十年,去世,時年六十二,謚號為壯侯。
《宋書·胡藩傳》 《宋書·胡藩傳》(二)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一語文文言文學(xué)習(xí)方法高一語文文言文學(xué)習(xí)方法摘要:高一語文必修一課本的學(xué)習(xí),需要同學(xué)們對高一語文必修一的課本上的知識點進(jìn)行總結(jié),這樣對于大家
- 原 文雋不疑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何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于他時;或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
- 秋水文言文閱讀及參考答案和譯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
- 高考語文文言文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荊軻刺秦王》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政治情況
- 晉書原文:戴若思,廣陵人也。若思有風(fēng)儀,性閑爽,少好游俠,不拘操行。遇陸機(jī)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據(jù)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 《北史·柳慶傳》參考譯文/翻譯:慶,字更興。幼聰敏有器量,博涉群書。大統(tǒng)十年,除尚書都兵郎中,并領(lǐng)記室。尋暈本官領(lǐng)雍州別駕。廣陵王欣,魏之懿
- 高考文言文解題方法文言文閱讀題的考查分四個方面:一是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及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二是把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這一項包
- 《百家姓.支》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支」源出:據(jù)《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其先月支胡人,后為氏。漢代月支即為月氏,后分為大月氏與小月氏。古代
- 蘇軾原文: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
- 明史原文: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穎敏絕倫。十五為諸生。巡撫顧璘奇其文,曰:“國器也?!奔尉付辏诱蛇M(jìn)士,改庶吉士。相徐階輩皆器重
- 戴表元原文:咸淳、德佑中,杭州有善歌者十人,以才貌聞于天下,兵亂流落皆相失。其一人為一武帥得之,絕幸,有貲權(quán)。而一人嫁為民妻,在武帥部中。方
- 說苑原文:齊桓公謂管仲曰:“吾國甚小,而財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輿駕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聞之,君嘗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
- 中考文言文多義詞復(fù)習(xí)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
- 蘇轍文言文及參考答案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3分)武昌九曲亭記蘇轍①子瞻遷于齊安,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陁蔓延,
- 新修滕王閣記韓愈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①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
- 書左仲甫事張惠言霍丘知縣陽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載,其冬有年。父老數(shù)十人,來自下鄉(xiāng),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鴨雞,傴僂提攜,造于縣門。君呼之入,
- 鐘同,字世京,吉安永豐人。父復(fù),宣德中進(jìn)士及第。歷官修撰,與劉球善。球上封事,約與俱,復(fù)妻勸止之。球詣復(fù)邸,邀偕行。復(fù)已他往,妻從屏間詈曰:
- 李清時,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學(xué)士光地從孫。乾隆七年進(jìn)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四年,授浙江嘉興知府。上南巡,或議自嘉興至杭州別辟道行民舟,清
- 后漢書原文:陳禪字紀(jì)山,巴郡安漢人也。仕郡功曹,舉善黜惡,為邦內(nèi)所畏。察孝廉,州辟治中從事。時刺史為人所上受納臧賂,禪當(dāng)傳考,無它所赍,但持
- 文言文翻譯十大失分點之誤譯語法關(guān)系將畫線的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