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31 10:57:25
高考語文文言文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
《荊軻刺秦王》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xiàn)了荊軻重義輕生、為燕國勇于犧牲的精神。文章通過一系列情節(jié)和人物對話、行動、表情、神態(tài)等表現(xiàn)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荊軻的形象。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高考語文文言文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歡迎閱讀與借鑒!
文學(xué)常識:
《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 筑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zhàn)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斗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游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云變幻,合縱連橫,戰(zhàn)爭綿延,政權(quán)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guān),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yōu)美,語言生動,富于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在我國古典文學(xué)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一)指出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2.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4.燕王拜送于庭
5.秦王還柱而走
6.卒起不意
7.日以盡矣
8.圖窮而匕首見
(二)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2.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3.持千金之資幣物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8.北蠻夷之鄙人
9.圖窮而匕首見
10.秦王還柱而走
11.諸郎中執(zhí)兵
12.左右既前
(三)指出加點字詞類活用類型
1.進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樊齡期乃前曰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其人居遠未來
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8.皆白衣冠以送之
9.發(fā)盡上冠
10.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11.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12.(秦王)乃朝服
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
14.群臣怪之
15.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16.非有詔不得上
17.箕踞以罵曰
18.乃欲以生劫之
(四)一詞多義:
1、實詞
兵
①不得持尺兵
②不及召下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
窮
①圖窮而匕首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陳
①諸郎中持兵,皆陳殿下
②恐懼不敢自陳
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②乃遂私見樊於期
還
①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②秦王還柱而走
③計日以還 ——《黃生借書說》
④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周亞夫軍細柳營》
振
①誠振怖大王之威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過秦論》
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④遷我如振落葉
⑤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過秦論》
奉
①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
②軻既取圖奉之
顧
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③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出師表 》
④顧戀慈母
⑤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xué)》
親
①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廉頗藺相如列傳》
圖
①乃駭而圖之
②圖窮匕首見
③不圖子自歸
被
①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②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記》
③被明月兮佩寶璐 ——《離騷》
請
①乃請荊卿曰
②請辭決矣
③乃置酒請之
④其造請諸公,不避寒暑
信
①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②聽其言而信其行 ——《論語》
③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⑤信可樂也
⑥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琵琶行》
⑦欲信大義于天下
⑧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劌論戰(zhàn)》
⑨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屈原列傳》
遇
①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②度道里會遇之禮畢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子路從而后,遇丈人 ——《論語》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
辭
①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②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燭之武退秦師》
③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鴻門宴》
④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屈原列傳》
遺
①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②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師說》
③至唐李勃始訪其遺蹤 ——《石鐘山記》
④使人遺趙王書 ——《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
①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②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引趙使者藺相如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 ——《赤壁之戰(zhàn)》
⑥李憑箜篌引 ——《李憑箜篌引》
卒
①魯肅聞劉表卒 ——《赤壁之戰(zhàn)》
②卒成帝業(yè) ——《出師表》
③卒起不意
就
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②軻自知事不就
2、虛詞
豈
①將軍豈有意乎
②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
③豈可得哉
以
①何以言之
②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
④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⑤日以盡矣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
⑦以次進
⑧以故荊軻逐秦王
乃
①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游褒禪山記》
③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④乃今得聞教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
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②秦王購之金千斤
③為之奈何
④愿得將軍之手記以獻秦
⑤頃之未發(fā)
⑥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五)指出句式特征
⑴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⑵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⑶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⑷常痛于骨髓
⑸燕王拜送于庭
⑹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⑺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⑻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⑼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⑽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⑾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六)、固定句式積累
(1)將奈何
(“奈何”,可譯為“怎么辦”)
(2)豈可得哉
(“豈……哉”,表反問,“怎么……呢”)
(3)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有以:有……用來)
(4)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無以:沒有……用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三國志原文: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也。少為郡吏,守剡長??h吏斯從輕俠為奸,齊欲治之,主簿諫曰:“從,縣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div>樓護字君卿,齊人。父世醫(yī)也,護少隨父為醫(yī)長安,出入貴戚家。護誦醫(yī)經(jīng)、本草、方術(shù)數(shù)十萬言,長者咸愛重之,共謂曰:“以君卿之材,何不高考文言文篇目習(xí)題及答案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人也。曾祖準,高尚不應(yīng)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謹有行業(yè)。尚之少時頗輕薄,好摴蒱①,既長沈希儀,字唐佐,貴縣人。嗣世職為奉議衛(wèi)指揮使。正德十二年,調(diào)征永安。以數(shù)百人搗陳村寨,馬陷淖中,騰而上,連馘三酋,破其余眾。嘉靖五年,總督姚王昭素文言文翻譯《王昭素傳》選自《宋史》,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王昭素文言文翻譯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鑒賞柳宗元《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注釋]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明史原文:王憲,字維綱,東平人。弘治三年進士。歷知阜平、滑二縣。正德初,擢大理寺丞。遷右僉都御史。清理甘肅屯田。進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以應(yīng)答畢仲舉書蘇軾奉別忽十余年,愚瞽頓仆,不復(fù)自比于朋友,不謂故人尚爾記錄,遠枉手教,存問甚厚,且審比來起居佳勝,感慰不可言。羅山素號善地,不應(yīng)先王父①馬贊【清】莫與儔先王父崇級君好馬而善相,家中常數(shù)十蹄,皆駑駘,不當意。山砦②蠻家有一駒,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聽數(shù)日不歸。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①。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讓文言文真正走入學(xué)生心靈深處─從《滿井游記》初探文言文教學(xué)上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令許多學(xué)生深感“頭大”(學(xué)生慣用語),然而它卻既是教師不得不教的內(nèi)容秦氏好古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文言文翻譯是我們學(xué)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秦氏好古文言文翻譯,歡迎借鑒!秦氏好古“秦氏好古”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史記吳起傳 原文: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初一語文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方法和技巧在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習(xí)慣,那么在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按照“三步中考問答:文言文應(yīng)該怎么背誦?問:文言文該怎么背誦?答:先結(jié)合注釋與老師課堂的講解(或看文言文詳注之類的`書,但要注意辨誤)充分了解文意,在《柳子厚墓志銘》文言文的翻譯《柳子厚墓志銘》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為已故好友柳宗元所創(chuàng)作的的墓志銘。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柳子厚墓志銘》文言文的翻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及賞析導(dǎo)語: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也是高考語文的重要部文言文若石之死的解析若石之死原文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筑墻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文言文《后漢書·劉平傳》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21分)劉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時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屬縣有劇賊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