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二歌者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2-13 13:54:36
戴表元
原文:
咸淳、德佑中,杭州有善歌者十人,以才貌聞于天下,兵亂流落皆相失。其一人為一武帥得之,絕幸,有貲權(quán)。而一人嫁為民妻,在武帥部中。方其未相值也,音信隱隱常相聞。既而幸者創(chuàng)別館,求民妻而致之,曰:“吾與爾疇昔固相同類也,幸甚脫死,邂逅于此,愿相娛以盡吾志?!泵衿拊唬骸版⒁庹\美,然吾已棄其身草野間,食饜糠糲,衣極麻卉,窮殘藍縷以求容于膏粱綺靡間,強而為之,則辱其素,吾不得行也。”蓋凡使者三至,三辭之,其言如初。然幸者意堅,請益苦。民妻者亦居貧久,不敢相咈,竟致諸館中。
二人者相見,問艱厄,道故舊,甚歡。幸者懼徒留之不可以安民妻也,則出少年nv6*奴數(shù)輩,煩民妻教其歌,而時與之祿,稍使歸有以贍給其夫家。民妻既漸衰老,舊習(xí)歌雖善,無所復(fù)用,亦幸人傳之,遂不慚而為之教。數(shù)nv6*奴皆如法吚吚嗚嗚,動搖其唇輔,拘綴其肢體而為之,及暮而始得休。幸者自帥家間一至其館,按所授歌,歌進則喜,不進,頗為督讓,若恐不為盡心者。民妻惋悔,內(nèi)不自堪。而感其恩,且業(yè)已出,終不敢怨,意相得,無違言。
戴子曰:余在杭時,見衣冠士大夫以文辭道德相交游多矣,一經(jīng)患難,反如不相識,而二歌者倡優(yōu)技藝之流,承平齒牙余論所不敢及者也,其所為若是,有愧之乎?然議者猶以為貴幸者既以義存舊,則不當苛督其過;賤窮者既以禮辭聘,則不當諂順其欲。斯乃求全已甚之論,君子蓋無責于其人焉!
(選自《剡源戴先生文集》)
譯文/翻譯:
咸淳和德佑年間,杭州有十個擅長唱歌的歌女,憑借才貌名揚天下,因為戰(zhàn)火而四處流落都不知下落。其中一個歌女被一位軍官娶為妻,并且十分受寵愛,掌握了家中財產(chǎn)大權(quán)。而另一個嫁給普通百姓為妻,在這位軍官管轄的地方生活。在她們還未相遇的時候,隱隱約約常常互相知道一些對方的消息。不久那位被軍官寵愛的歌女重新創(chuàng)立歌伎館,到處尋找嫁給百姓的那個貧窮歌女,并且對她說:“我和你往昔本來是同類人,我十分幸運地擺脫了厄難,同你在這里相遇,希望我能讓你快樂,并實現(xiàn)我的愿望?!必毟F歌女說:“姐姐您的心意確實很好,但是我已經(jīng)把自己拋棄在村野,吃慣了粗食雜糧,穿慣了土布衣服,貧窮困厄,在富貴人之中求得容身,勉強讓我這樣做,就會有辱我的樸素清貧,我不能去啊?!备毁F歌女派去的使者共去了三次,貧窮歌女推辭了三回,說的話同第一次一樣。但是富貴歌女的心意很堅決,請求的意愿一次比一次強烈。貧窮歌女也因為身處窮困的時間太長,不敢過于違抗富貴歌女的心愿,最終還是被富貴歌女請到了館中。
兩個人相見,互相詢問離別期間的艱難困苦和暢談過去相處的友情,十分歡欣融洽。富貴歌女擔心如果不用什么事情就把貧窮歌女留下,會讓貧窮歌女不安心,就找來幾個年輕的婢女,煩請貧窮歌女教她們唱歌,并且按時給貧窮歌女工錢,讓貧窮歌女回家時能有錢給丈夫養(yǎng)家。貧窮歌女已經(jīng)日漸衰老,以前能熟唱的歌曲雖然很好,但已經(jīng)好久不再練習(xí),也高興能傳授給別人,就毫不羞慚地為富貴歌女教授婢女。那幾個婢女都按照她教授的歌曲,咿咿呀呀地張合著她們的嘴唇、屈伸著她們的肢體學(xué)習(xí)著,每天一直到天黑才能休息。富貴歌女有時也從帥府來一次,檢查所傳授的歌曲,婢女們的演唱技藝有進步就高興,沒有進步就對貧窮歌女說些督促責備的話,好像擔心貧窮歌女不替她盡心盡責似的。貧窮歌女感到凄婉后悔,內(nèi)心有些受不了。但是想到富貴歌女的恩德,況且自己已經(jīng)從家中走出,所以始終不敢埋怨,與富貴歌女情意相投,沒有違抗的話語。
戴子說:我在杭州的時候,看見那些穿戴很整齊的士大夫,很多都是憑著文辭和道德互相來往交游,然而一旦經(jīng)歷患難,就翻臉好像不認識似的,而這兩個歌女只是憑借倡優(yōu)技藝為生的人,是大家平時談話所不愿提及的,她們卻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士大夫們不對此感到愧疚嗎?然而一些愛評論的人還認為富貴歌女既然因為道義關(guān)懷體恤舊友,就不應(yīng)當苛刻地督責她的過錯;貧窮歌女既然能夠出于禮節(jié)而推辭聘請,就不應(yīng)當諂媚地順從別人的欲望。這是過于求全責備的言論,有道德的君子大概不該責備她們這些人??!
戴表元《二歌者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彭乘字利建,益州華陽人。少以好學(xué)稱州里,進士及第。嘗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皆瞻顧?quán)l(xiāng)關(guān),有從宦之樂,乘獨西望,悵然曰:“親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
-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漢兵起,異為王莽拒漢。光武略地潁川,異間出行屬縣,為漢兵所執(zhí)。時異從兄孝從光武,因薦異,得召見。及光武為司隸校尉,
- 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縣人也。姿貌雄杰,倜儻有大志。始事徐帥時溥,為列校,溥甚器之,后以勇略見忌。唐大順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來降,即署為軍校
- 《百家姓·郁》的文言文《百家姓·郁》作者:佚名歷史來源1、大禹之后:相傳大禹老師叫郁華,郁華為郁姓始祖,其后裔稱郁氏,遂成郁姓。2、古郁國之
- 《鄒忌諷齊王納諫》文言文閱讀附解析(一)【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
- 《房彥謙傳》文言文閱讀習(xí)題房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世為著姓。彥謙早孤,不識父,為母兄之所鞠養(yǎng)。長兄彥詢,雅有清鑒,以彥謙天性穎悟,每奇之
- 劉福,徐州下邳人。少倜儻,魁岸有膂力。周顯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謁見于壽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戰(zhàn),則令福率衛(wèi)士為先鋒,與破紫金山砦。
- 舊唐書原文:李憕,太原文水人。早聰敏,以明經(jīng)舉,開元初為咸陽尉。張說為并州長史、天兵軍大使,引憕常在幕下。九年,入為相,憕又為長安尉。屬宇文
- 元史原文:烏古孫良楨,字干卿,資器絕人,好讀書。至治二年,蔭補江陰州判官,尋丁內(nèi)艱,服除,調(diào)婺州武義縣尹,有惠政。改漳州路推官,獄有疑者,悉
-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chǎn)。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 大
- 《戰(zhàn)國策魏一楚許魏六城》文言文翻譯楚許魏六城,與之伐齊而存燕。張儀欲敗之,謂魏王曰:“齊畏三國之合也,必反燕地以下楚,楚、趙必聽之,而不與魏
- 文言文《歸去來兮辭》知識點全梳理一、文學(xué)常識: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 五柳先生 ,謚號 靖 節(jié) ,入劉宋后改名 陶 潛
- 怎么學(xué)好初中文言文文言作品中有許多詩文堪稱精品,它們大多布局嚴謹,行文簡潔,氣韻生動,文采斐然。多讀這樣的作品,會使人受益匪淺,對全面提高學(xué)
- 夢溪筆談蕓香辟蠧(du 蛀蟲的意思) 原文 古人藏書辟蠹用蕓。蕓,香草也。今人謂之“七
- 文言文朗讀的指導(dǎo)與測試分享九年義務(wù)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大綱明確要求,文言課文要“能順暢的朗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加強文言文朗讀的指導(dǎo)
- 六年級語文下冊同步練習(xí):文言文六年級語文下冊每課一練1、《文言文兩則》練習(xí)一、形近字組詞。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懼
- 柴克宏,父再用,事吳有功,至德勝軍節(jié)度使??撕暌愿溉螢槔蓪?,嘗為宣州巡檢使。初至,城塹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繼叛,無敢為守備
- 文言文比較閱讀訓(xùn)練題【甲文】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
- 吾的自傳文言文文章吾生于八零而后九年,上有長姊。吾幼時,父任一鄉(xiāng)之長兼勞作于田澗;母縫衫補褂而操持于內(nèi)廳,恩愛有加,此乃吾之至幸也。子之血肉
- 《周易離卦》文言文翻譯(離為火)離上離下《離》:利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六二,黃離,元吉。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