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恥顧炎武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21 20:05:36
廉恥顧炎武文言文翻譯
廉恥,即廉操與知恥,出自《荀子·修身》。另有散文《廉恥》,作者:顧炎武。下面是廉恥顧炎武文言文翻譯,請參考!
廉恥顧炎武文言文翻譯
原文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da6*法;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泵献釉唬骸叭瞬豢梢詿o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雞鳴不已于風(fēng)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頃讀《顏氏家訓(xùn)》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釙r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编岛?!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于世者,能無媿哉!
羅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務(wù),廉恥者士人之美節(jié);風(fēng)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fēng)俗。
古人治軍之道,未有不本于廉恥者。《吳子》曰:“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zhàn),在小足以守矣?!薄段究澴印费裕骸皣赜写刃⒘異u之俗,則可以死易生?!倍珜ξ渫酰骸皩⒂腥齽?,一曰禮將,二曰力將,三約止欲將。故禮者,所以班朝治軍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豈有淫芻蕘,竊牛馬,而為暴于百姓者哉!”《后漢書》: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羌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鐻八枚,奐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懷?!ひ越瘃R還之。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威化大行”。嗚呼!自古以來,邊事之?dāng)?,有不始于貪求者哉?吾于遼東之事有感。
杜子美詩:安得廉頗將,三軍同晏眠!一本作“廉恥將”。詩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觀《唐書》,言王佖為武靈節(jié)度使,先是,土蕃欲成烏蘭橋,每于河壖先貯材木,皆為節(jié)帥遣人潛載之,委于河流,終莫能成。蕃人知佖貪而無謀,先厚遺之,然后并役成橋,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為患,由佖之黷貨也。故貪夫為帥而邊城晚開。得此意者,郢書燕說,或可以治國乎!
譯文
《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泵畎。茏拥纳朴诹⒄?!禮義是治理人民的da6*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jié)。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恥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zāi)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么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泵献诱f:“人不可以沒有恥,能以無恥為可恥,就能免于羞恥了?!庇终f:“恥對于人關(guān)系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耍花樣的人,是根本談不上恥的?!逼渌匀绱?,因為一個人的不廉潔,乃至于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chǎn)生在無恥上。因此(國家領(lǐng)袖人物)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禮義被拋棄,廉恥被摜在一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凜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風(fēng)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雞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實在未嘗沒有獨具卓識的清醒者?。∽罱x到《顏氏家訓(xùn)》上有一段話說:“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年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文件書牘什么的,教他講鮮卑話,也學(xué)彈琵琶,使之稍為通曉一點,用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處受到寵愛?!耶?dāng)時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這樣教育兒子的!倘若通過這些本領(lǐng)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們這樣干?!卑ィ☆佒撇坏靡讯鍪擞趤y世,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xiàn)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么?
羅仲素說: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恥是士人優(yōu)良的節(jié)操,風(fēng)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天下才有良風(fēng)美俗。
古人治軍的原則,沒有不以廉恥為本的?!秴亲印氛f:“凡是統(tǒng)治國家和管理軍,必須教軍民知道守禮,勉勵他們守義,這是為了使之有恥。當(dāng)人有了恥,從大處講就能戰(zhàn)攻,從小處講就能退守了?!薄段究澴印氛f:“一個國家必須有慈孝廉恥的習(xí)尚,那就可以用犧牲去換得生存?!倍麑Υ鹞渫鮿t說:“有三種將士能打勝仗,一是知禮的將士,二是有勇力的將士,三是能克制貪欲的將士。因為有禮,所以列朝治軍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難道還有欺凌平民、搶劫牛馬,而對百姓實行can6*暴手段的么?”《后漢書》上記載:張奐任安定屬國都尉,“羌族的首領(lǐng)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長又贈送他金環(huán)八枚,張奐一起收了下來,隨即召喚屬下的主簿在羌族眾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馬多得像羊群那樣,我也不讓它們進(jìn)馬廄;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進(jìn)我的`口袋?!呀鸷婉R全部退還。羌人的性格重視財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個都尉,大都貪財愛貨,為羌人所怨恨,直到張奐正直廉潔,威望教化才得到了發(fā)揚?!卑Γ∽怨乓詠?,邊疆局勢的敗壞,豈有不從貪求財貨開始的么!我對遼東的事件不能無感。
杜子美詩道:“安得廉頗將,三軍同晏眠!”有一種刻本作“廉恥將”。詩人本來的意思,未必想到這點,但我讀《唐書》,講到王佖做武靈節(jié)度使時,以前吐蕃人想造烏蘭橋,每次在河邊岸上事先堆積木材,都被節(jié)度使派人暗暗地運走木材,投入河流,橋始終沒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佖貪而無謀,先重重地賄賂了他,然后加緊趕工造成了橋,并且筑了小城防守。從此以后朔方防御侵掠的戰(zhàn)事就沒完沒了,至今還成為邊患,都是由于王佖的貪財引起的。所以貪財?shù)娜俗鲗洷氵呹P(guān)到夜間也洞開著無人防守。懂得這個道理,即使是郢書燕說式的穿鑿附會,或許也可以治國吧!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王禹偁原文: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為名。平時虜至店飲食游息,不以為怪;兵興以來,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懼。端拱中,有嫗獨止店上。會一虜至,
- 陸九淵原文: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之賢否不難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難知
- 文言文以字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頻率很商的一個虛詞,僅諸葛亮《出師表》一文就有18處之多,表意復(fù)雜,文言文以字用法如下。一
- 張岱《陶庵夢憶》原文:彭天錫串戲妙天下,然出出皆有傳頭,未嘗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戲延其人 ②至家 ,費數(shù)十金者,家業(yè)十萬緣
- 趙貞吉,字孟靜,內(nèi)江人。六歲日誦書一卷。及長,以博洽名。最善王守仁學(xué)。舉嘉靖十四年進(jìn)士,授編修。俺答①薄都城,謾書求貢。詔百官廷議,貞吉奮袖
- 舊唐書原文:盧簡辭,字子策,范陽人。父綸,天寶末舉進(jìn)士,遇亂不第,奉親避地于鄱陽,與郡人吉中孚為林泉之友。大歷初,還京師,宰相王縉奏為秘書省
-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書①書信:使人遺趙王書(廉)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赤)②書寫書法:憑幾學(xué)書(項)③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
- 魏書原文: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嘆曰:“高子黃中內(nèi)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但恐吾不見耳?!蹦晔?/div>漢書原文: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也。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diào)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chǎn)不遂欲免歸。中郎將愛盎知其賢,惜其去,乃小學(xué)生文言文訓(xùn)練曲高和寡出處:語本戰(zhàn)國 楚·宋玉 《對楚王問》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難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國朝獻(xiàn)征錄原文:公姓吳氏,名一鵬,字南夫。世家蘇之山塘里, 自少端重秀穎 , 游于郡庠 ,蚤有令譽。薛季昶,絳州龍門人也。則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監(jiān)察御史。頻按制獄稱旨,累遷御史中丞。 萬歲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虛統(tǒng)兵討契丹不利,奏《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陰中風(fēng),脈微浮,為欲愈《鐵杵磨針》原文注釋及賞析《鐵杵磨針》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xué)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于發(fā)奮讀書,最終學(xué)小升初語文文言文疑問代詞歸類常用的疑問代詞有三類:問人,問事物,問處所。1,問人的疑問代詞:誰,孰。孰字的用法:A,與誰相同,如:孰為夫子?舊唐書原文:姜師度,魏人也。明經(jīng)舉。神龍初,累遷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為河北道監(jiān)察兼支度營田使。師度勤于為政,又有巧思,頗知溝洫之利。始于薊門草堂集序 文言文練習(xí)題及答案譯文閱讀材料,完成20-23題。(10分)不讀非圣之書,恥為鄭衛(wèi)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辭。凡所著稱,言多諷興。自沈鯉,字仲化,歸德人。嘉靖中舉鄉(xiāng)試。師尚詔作亂,陷歸德,已而西去。鯉策賊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殺城中通賊者,嚴(yán)為守具。賊還逼,見有備,去。四十歸有光原文:隱君諱啟明,字時顯,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為太倉人。相傳晉司空和之后。散居浦之南者,其族分而為三,故世稱其地曰三顧村云。隱君有子曰劉宣苦讀成才原文景泰①間,吉安劉公宣②代戍于京師龍驤衛(wèi),為③衛(wèi)使畜馬,晝夜讀書廄中,使初不知也。公偶與塾師論《春秋》,師驚異之,以語④使,使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