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越州鑒湖圖》序 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18 15:35:19
《越州鑒湖圖》序
曾鞏
鑒湖,一曰南湖。漢順帝永和五年,會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東南者皆委之。溉山陰、會稽兩縣十四鄉(xiāng)之田九千頃。繇漢以來幾千載,其利未嘗廢也。宋興,民始有盜湖為田者。當是時,三司轉(zhuǎn)運司猶下書切責州縣,使復田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間,盜湖為田者凡八千余戶,為田七百余頃,而湖廢幾盡矣。每歲少雨,田未病而湖蓋已先涸矣。
自此以來,人爭為計說,可謂博矣。朝廷未嘗不聽用而著于法,故罰有自錢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萬,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謂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廢,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勝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舉事而樂因循。而請湖為田者,其語言氣力往往足以動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則又費材動眾,從古所難。則吾之吏,孰肯任難當之怨,來易至之責,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說雖博而未嘗行,法雖密而未嘗舉,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廢,繇是而已。
今謂湖不必復者,曰湖田之入既饒矣,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盡廢,則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眾人之所睹也。使湖盡廢,則湖之為田者亦旱矣,此將來之害,而眾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實知利害者也。謂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辯之士為樂聞茍簡者言之也。夫以地勢較之,壅水使高,必敗城郭,此議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勢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舊;不失其舊,然后不失其宜,此議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辯之士為樂聞茍簡者言之,而又非實知利害者也。
鞏初蒙恩通判此州問湖之廢興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實者及到官然后問圖于兩縣問書于州與河渠司至于參核之而圖成熟究之而書具然后利害之實明故為論次庶夫計議者有考焉。
(取材于曾鞏同名散文)
9.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10.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繇漢以來幾千載 繇:通“由”
B.然自此吏益慢法 慢:傲慢
C.孰肯任難當之怨 孰:誰
D.曰益堤壅水而已 益:增加
11.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會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B.以待未然之功乎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說雖博而未嘗行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D.不失其舊 則或咎其欲出者
12.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凡水之出于東南者皆委之
凡是越州東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
B.每歲少雨,田未病而湖蓋已先涸矣
每年雨水少時,農(nóng)田還沒有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C.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勝也
(制定的)法令不夠完善,而且得過且過的習氣占了上風
D.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這是一些說客在為那些占湖種田而利己的人辯解
13.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氖煺Z或成語。(3分)
在本文中,作者駁斥了“湖不必復”“湖不必浚”兩種錯誤論調(diào),認為“謂湖不必復”“謂湖不必?!钡娜硕季哂?① 的特點。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見他具有 ② 的特點。
14. 文中說“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廢,繇是而已”,請概括此句中“是”所指的具體內(nèi)容。(5分)
參考答案
9.(5分)鞏初蒙恩通判此州/問湖之廢興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實者/及到官/然后問圖于兩縣/問書于州與河渠司/至于參核之而圖成/熟究之而書具/然后利害之實明/故為論次/庶夫計議者有考焉。
10.(3分)B
11.(3分) C
12.(3分)C
13.(3分)①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②目光如炬、高瞻遠矚(意思接近即可)
14.(5分)
官吏執(zhí)法不力,得過且過;官吏因循守舊,好逸惡勞;請湖造田者能言善辯,辭令動人;興修水利耗費資財,興師動眾,沒有官員愿意承擔。
參考譯文:
鑒湖,又稱南湖。漢順帝永和五年,是會稽太守馬臻開鑿的。距今已有九百七十五年了。鑒湖方圓三百五十八里,凡是越州東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鑒湖能灌溉山陰、會稽兩縣十四鄉(xiāng)的農(nóng)田九千頃。從漢以來近一千年,鑒湖帶來的好處沒有間斷過。宋朝建立后,開始有百姓私自圍湖造田。在這時候,三司和轉(zhuǎn)運司還發(fā)下文書嚴厲地責成州縣,讓他們將田地恢復為湖泊。然而從這以后官吏越來越怠慢法令,而違法的百姓也漸漸多了起來,到了治平年間,私自圍湖造田的共有八千多戶,造田七百余頃,而鑒湖淤廢得也快完了。每年雨水少時,農(nóng)田還沒有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從那以后,人們爭相獻計獻策,建議可以說是夠廣博了。朝廷也不是沒有采納而寫進法令,所以罰金有從三百貫到一千貫,又到五萬貫;判刑有從打一百杖直到服勞役二年,條文也可說是夠嚴格了。然而占湖造田的并沒有停止,而是愈來愈多,湖沒有加以疏鑿,而是愈來愈淤廢,其原因是什么呢?有法令不執(zhí)行,而得過且過的習氣占了上風?,F(xiàn)在天下安于累世承平的局面,在位的人對興辦事業(yè)很慎重,而喜歡遵循舊法。而請求以湖造田的人,他們的言語氣勢又往往足以打動人。至于說興修水利,又是耗費資財、興師動眾的事,從古以來就是很困難的。那么我們的官吏,誰又愿意接受那難以承擔的怨恨,招來很容易臨頭的責罵,而去指望那未必能實現(xiàn)的功勞呢?所以建議雖多而并沒有實行,法令雖嚴而并沒有執(zhí)行,造田的人之所以一天天增多,鑒湖之所以一天天淤廢,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啊。
現(xiàn)在那些認為鑒湖不必再恢復的人,理由是圍湖所造之田的收入已經(jīng)很多了,這是一些說客在為那些占湖種田而利己的人辯解。目前湖還沒有完全荒廢,湖下的田已出現(xiàn)干旱,這是眼下的危害,也是大家所目睹的;假如讓湖完全淤廢,那么占湖開的田也就要發(fā)生干旱,這是將來的危害,是大家還沒有看到的。所以說這是一些說客在為那些占湖種田而利己的人辯解,其實他們并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那些認為湖不必疏鑿的人,說是加堤蓄水就行,這是一些詭辯家在為喜歡聽偷懶應付的人說話。以地勢考察,蓄水使水位增高,必然要毀壞城市,這是建議的人已經(jīng)說到了的。又以地勢考察,疏鑿湖底使它加深,然后才不失去它原有的規(guī)模;不失原有的規(guī)模,然后才不失去它相應的作用,這是建議的人所沒有說到的。所以說,這是一些詭辯家在為喜歡聽偷懶應付的人說話,他們也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
我最初蒙恩做越州通判,向人們問起鑒湖的廢興情況,沒有能說出利害實情的人。等到上任,然后向兩縣查問鑒湖的地圖,向州與河渠司查問有關鑒湖的書,直到再實地考核而繪成圖,悉心研究而編成一書,然后鑒湖利害的實際情況便明確了,所以作這篇序加以論述,希望讓為鑒湖謀劃的人有考核的依據(jù)。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張儉望門投止張儉亡命困迫①,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轉(zhuǎn)東萊,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②,篤引欽就席曰:“張儉負罪亡命,篤豈
- 高考文言文知識歸納1.詣:到,去。2.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3.課:考核、督促、征收。4.風、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視,
- 南唐書卷節(jié)選文言文及答案常夢錫,字孟圖,扶風人,或曰京兆萬年人也。岐王李茂貞不貴文士,故其俗以狗馬馳射博弈為豪。夢錫少獨好學,善屬文,累為秦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常見文言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1)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2)名詞活用為使動:
- 齊桓公設庭燎文言文翻譯【原文】齊桓公設庭燎劉向齊桓公設庭燎,為士之欲造見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東野鄙人有以“九九”之術(shù)求見者。桓公曰:“‘九
- 譙國夫人者,高涼洗氏之女也。世為南越首領,跨據(jù)山洞,部落十余萬家。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每勸親族為善
- 新唐書原文:韋云起,京兆萬年人,嘗奏事文帝前,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睍r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述性豪侈未嘗更事特緣主婿私握兵要議者
- 登泰山記原文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n
- 送東陽馬生序的文言文翻譯導語:《送東陽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給他的同鄉(xiāng)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
- 田子退金文言文翻譯本文是一則典型的儒家教育經(jīng)典之作。作者通過教誨闡述了為官不貪、忠于國家才能真正盡孝的家教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
- 武承休,遼陽人,喜交游,所與皆知名士。夜夢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內(nèi),皆 * 耳。惟一人可共患難,何反不識?”問:“何人?”曰:“田七郎非與?
- 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當》寓言原文: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則狗惡也。欲得良狗,則
- 新唐書原文:蘇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縣侯。高宗時為周王府司馬,王年少不法,良嗣數(shù)諫王,以法繩府官不職者,甚見尊憚。帝異之,
- 高考專家指導:高中生怎樣學好文言文高中生如何學習古文古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古文課的
- 《漢書·賈誼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賈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材,召置門下,甚幸愛。文帝初立,聞河南
- 王積薪聞棋文言文練習與答案閱讀李肇的《王積薪聞棋》,回答問題。(5分)王積薪①棋術(shù)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于逆旅。既滅燭,聞主人媼隔
- 閱讀下面文言文并回答問題閱讀文言文,回答10—13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 桑中生李文言文閱讀桑中生李(8分)南頓張助①,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溉灌。后人見桑中反復生李,轉(zhuǎn)相告語。
- 白居易原文:①《序洛詩》,樂天自序在洛之樂也。②予歷覽古今歌詩,自《風》《騷》之后,蘇、李以還,李陵、蘇武始為五言詩。次及鮑、謝徒,迄于李、
- 文言文閱讀:愛蓮說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5題。鄞有高世之士,日駱先生以大,貌嚴而氣剛,行峻而言直,學廣而聞多。落落不與世俗相俯仰,一語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