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吳起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4-03 03:57:52
史記
吳起傳
原文:
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余人。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濒斁芍?,謝吳起。
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蔽何暮钜詾閷ⅲ瑩羟?,拔五城。起之為將,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與士卒分勞苦。文侯以吳起善用兵。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蔽浜钤唬骸吧啤!碧镂募人?,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因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試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吳起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shè)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選自《史記??吳起列傳》)
譯文
吳起是魏國人,喜歡帶兵打仗。齊國攻打魯國時,魯國想任用吳起做將軍,可吳起娶了齊國的女子為妻,因而魯國猜疑他。吳起想要謀求功名,就殺了他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依附齊國。魯國終于任命他為將,率兵進攻齊國,大敗齊軍。魯國有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心狠毒辣。他年輕時,鄉(xiāng)鄰們譏笑他,吳起就殺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魯國君主猜疑他,吳起就殺掉妻子來謀取將位。魯國是個小國,卻有戰(zhàn)勝齊國的名稱,那么別的諸侯國就會圖謀魯國。況且魯衛(wèi)兩國是兄弟之國,而君王重用吳起,就是疏遠了衛(wèi)國?!庇谑囚斁辉傩湃螀瞧穑饤壛怂?。
在這時,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詢問李克:“吳起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李克說“吳起貪圖名聲而喜好女色,然而帶兵打仗連著名的司馬穰苴也不能超過他?!蔽暮罹腿螀瞧馂閷?,讓他率兵攻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擔(dān)任將軍,睡覺不用褥席,行軍不乘馬車,和士兵分擔(dān)勞苦。魏文侯因為吳起會帶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韓兩國。文侯死后,吳起侍奉他的兒子武侯。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順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頭對吳起說:“山河的險固形勢多么壯美啊,這是我魏國的瑰寶。”吳起回答說:“國家的險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勢險要。如果你不推行仁政,那么這條船上的人也都會成為你的敵人。”武侯贊嘆說:“好?!碧镂乃篮?,公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國公主為妻,忌妒吳起。就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人,我私下?lián)乃麤]有留魏之心。請試以公主招親挽留他。用這種辦法來考察他?!眳瞧鹬x絕了魏武侯,魏武侯就懷疑吳起沒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賴他了。吳起害怕獲罪,就離開了魏國,馬上到了楚國。
楚悼王向來聽說吳起賢明,一到楚國就任命他做宰相。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裁減冗員,廢除那些疏遠的王族們的爵祿,用來供養(yǎng)作戰(zhàn)的將士。重在強兵備戰(zhàn),摒棄那些宣揚合縱連橫到處奔走的說客。因此,楚國的貴族都想謀害吳起。等到楚悼王死時,王室大臣就起來叛亂追殺吳起,吳起逃到悼王的尸體旁,伏在尸體上,追擊吳起的人于是射殺吳起,同時射中了悼王的尸體。
太史公說:社會上談?wù)撥娐玫氖拢家脜瞧鸬摹侗ā?,這書世上流傳很廣,所以不在這里論述了,只論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實跡。人們常說:“能夠做的人不一定能說,能夠說的人不一定能做?!眳瞧饎裾f魏文侯山河之險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國行事,因為can6*暴狠毒,缺少仁愛而招來殺身之禍,真是可悲?。?/p>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九年級俗世奇人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組是A.起哄 哄動 B.屏障 屏氣C.行當(dāng) 行頭 D.闊綽 綽號2. 下面詞語中
- 原文: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譯文/翻譯:漢水流經(jīng)楚塞,又接連折入三
- 論語譯文及注釋導(dǎo)語:《論語》集中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下面是《論語十則》的譯文及解釋,歡迎參考!論語十則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
- 許衡不食梨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痹唬骸?/div>漢書原文:張敞字子高,本河?xùn)|平陽人也。勃海、膠東盜賊并起,敞上書自請治之。天子征敞,拜膠東相,賜黃金三十斤。敞辭之官,自請治劇郡,非賞罰無以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dāng)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巨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fù)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容齋隨筆原文: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xué)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予反復(fù)考之,蓋有風(fēng)節(jié)識量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nbs為文言文學(xué)的全文翻譯《為學(xué)》 本文選自《白鶴堂文稿》,原題為《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為文言文學(xué)的全文翻譯,我們來看看下文?!驹摹刻煜率掠须y易乎勤勉之道的文言文以及答案勤勉之道無他,在有恒而已。良馬雖善走,而力疲氣竭,中道即止。駑馬徐行弗間,或反先至焉。是故舉一事,學(xué)一術(shù),茍進去不已《百家姓殳》文言文歷史來源一、出自姜姓,是因功獲賜的姓氏。相傳,炎帝神農(nóng)氏的子孫伯陵,同民人吳權(quán)的妻子阿女緣婦一見鐘情,兩人便私下結(jié)合了。緣梁①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shù)。梁之邊亭人劬②力數(shù)灌其瓜,瓜美;楚人寙③而稀灌其瓜,瓜惡。楚令因以文言文《雉鳥報復(fù)》課后習(xí)題與答案雉鳥報復(fù)有獵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則雄者飏,并獲則絕矣。數(shù)月后,雌果招《百家姓榮》文言文的歷史來源及家族名人歷史來源「榮」源出:一、以邑名為氏。據(jù)《風(fēng)俗通義》所載,為周成王的卿士榮伯之后,受封于榮邑(在今陜西省司馬遷原文: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趙良見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見也,從孟蘭皋,今鞅請得交,可乎?”趙良曰:“仆弗敢愿也??浊鹩醒栽?/div>王翦者,頻陽東鄉(xiāng)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將攻趙閼與,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將攻趙。歲馀,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明年劉崇龜劉崇龜鎮(zhèn)南海之歲,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門樓,中見一姬年二十余,艷態(tài)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以縱其目史記原文: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zhì)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div>為兄軾下獄上書蘇轍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臣旱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資治通鑒原文:永元十四年冬,十月,辛卯,詔立貴人鄧氏為皇后。后辭讓,不得已,然后即位。帝每欲官爵鄧氏,后輒哀請謙讓,故兄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新唐書原文: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祿山,未有聞。與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為幽州節(jié)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與人交,內(nèi)外愛附。泚多所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