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作《七步詩》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shí)間:2022-08-13 03:33:43
標(biāo)簽:
世說新語
原文: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da6*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注釋:
[1]文帝:指三國時(shí)期魏文帝曹丕。東阿王:指曹植,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曾封為東阿王,后進(jìn)封陳王,死后謚為思,世稱陳思王。早年曾以文才受父曹操寵愛,后備受曹丕父子猜忌,郁悶而死。
[2]da6*法:指死刑。
[3]“煮豆”六句:意思是,煮熟豆子做成羹,濾去豆瓣留下汁。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中哭泣;本來就是同根生長,相互煎熬為何這般迫急。
譯文/翻譯:
魏文帝曹丕曾經(jīng)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成一首詩,作不出的話,就要動用死刑。曹植應(yīng)聲便作成一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聽了,深感慚愧。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中常見的通假字古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有時(shí)形體也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語言現(xiàn)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
- 元史原文:史天澤,字潤浦,秉直季子也。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絕人。中統(tǒng)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澤,問以治國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對,大略
- 行路難文言文原文及譯文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
- 《李若拙》文言文閱讀題含答案和譯文李若拙,字藏用,京兆萬年人。父光贊,貝、冀觀察判官。若拙初以蔭補(bǔ)太廟齋郎,復(fù)舉拔萃,授大名府戶曹參軍。時(shí)符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diǎn)文言文實(shí)詞歸納一、愛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 以愛護(hù)嘍。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 蘇洵原文:洵布衣窮居,嘗竊有嘆,以為天下之人,不能皆賢,不能皆不肖,故賢人君子之處于世,合必離,離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
- 東方朔原文:明者處事,莫尚于中,優(yōu)哉游哉,與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惠為工。飽食安步,在仕代農(nóng)。依隱玩世,詭時(shí)不逢。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
- 蘇洵原文:史何為而作乎?其有憂也。何憂乎?憂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兇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勸,不待貶而懲;然
- 校人欺子產(chǎn) 【原文】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chǎn)①,子產(chǎn)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
- 龍洞山記文言文閱讀答案在閱讀中,文言文閱讀是屬于比較難的一項(xiàng),為此小編搜集了文言文龍洞山記閱讀答案,希望對您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 莊子原文:宋有狙公者,愛狙①,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②公之心③。損其家口④,充狙之欲⑤。俄而⑥匱⑦焉,將限⑧其食??症岜娋阎获Z⑩于己
- 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養(yǎng)竹記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小編準(zhǔn)備的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快一起來看看吧!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原文竹似賢,何哉?
- 三國志原文: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 公羊傳原文: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②也。何大乎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于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宋城,
- 舊唐書原文:李峴,樂善下士,少有吏干。以門蔭入仕,累遷高陵令,政術(shù)知名。改京兆府尹,所在皆著聲績。天寶十三載連雨六十余日宰臣楊國忠惡其不附己
- 小學(xué)文言文《世無良貓》原文及翻譯《世無良貓》在小學(xué)語文里是重點(diǎn)學(xué)習(xí)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W(xué)文言文《世無良貓》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
- 丹霞記【清】袁枚甲辰春暮,余至東粵,聞仁化有丹霞之勝,遂泊五馬峰下,另買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橫皴,無直理,一層至千萬層,箍圍不斷
- 老子高中文言文翻譯《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jīng)》。如下是精心為你挑選的老子高中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踴躍閱讀!老子高中文言文
- 文言文必考的題型文言文必考的題型有以下三種:1、解釋加點(diǎn)的字詞。2、翻譯某句話或者某兩句話。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回答一些與中心相關(guān)的問題。
- 稼說送張琥宋·蘇軾曷嘗觀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則種之常不后時(shí),而斂之常及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