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4-18 16:25:05
三國志
原文:
①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時當職吏以蒙年小輕之,曰:“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與蒙會,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殺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間為言,策召見奇之,引置左右。
②數歲,鄧當死,張昭薦蒙代當,拜別部司馬。權統(tǒng)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滕,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從征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zhàn)。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祖聞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權曰:“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币悦蔀闄M野中郎將,賜錢千萬。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并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
③后關羽討樊,稍撤備兵。蒙遂到南郡,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撫慰,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xiāng)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于是軍中震栗,道不拾遺。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yī)藥,饑寒者賜衣糧。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權至。荊州遂定。
(節(jié)選自《三國志·吳書》,有刪改)
譯文/翻譯: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人。少年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鄧當是孫策的部將,多次討伐山越族。呂蒙十五六歲時私自跟隨鄧當去攻擊敵軍。當時鄧當部下一個官吏認為呂蒙年紀小而輕視他,說:“那小子有什么能耐?這是想拿肉來喂老虎而已”。后來有一天與呂蒙相見時又侮辱他。呂蒙非常憤怒,拔出刀就殺了那個小吏,然后逃走。后來通過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機替他說情,孫策召見了他,覺得他非同尋常,就接納他并安置在自己身邊。
幾年后,鄧當去世,張昭舉薦呂蒙代替鄧當,任命為別部司馬。孫權主事時,考慮到一些小將兵員少而費用不足,要合并他們。呂蒙暗中借了一筆錢,為士兵們做了大紅色的衣服和護具,等到檢閱的那天,呂蒙的部隊隊列整齊威武,孫權見了非常高興,于是就給呂蒙增補了兵員。呂蒙跟隨孫權征討黃祖,黃祖命令都督陳就率領水軍迎戰(zhàn)。呂蒙率領前鋒親自將陳就斬首,將士們乘勝進攻黃祖的城池。黃祖聽說陳就被殺了,就棄城逃跑,兵士們追擊并捉到了他。孫權說:“這次戰(zhàn)事的成功,是由于先斬獲了陳就。” 于是晉升呂蒙為橫野中郎將,賞賜一千萬。當時呂蒙的軍營與成當、宋定、徐顧的軍營靠近,這三位將軍戰(zhàn)死之后,子弟幼弱,孫權想把他們的軍隊全部合并給呂蒙。呂蒙堅決推辭,并上書說,徐顧等將軍都為國家的事情辛勤操勞,他們的子弟雖然還小,但不能廢棄。呂蒙三次上書,孫權才答應了。于是呂蒙又給這三位將軍的子弟選擇老師來輔導教育他們。他為人操心辦事大都是這樣。
后來關羽征討魏國的樊城,逐漸撤掉南郡的守兵。呂蒙于是便來到南郡,進占了江陵城,俘獲了關羽和其他將士的全部家眷,都對他們進行了安撫慰問,下令軍中不得干擾冒犯百姓,不能索要任何財物。呂蒙部下一個兵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一個斗笠,用來覆蓋鎧甲,鎧甲雖然是公物,呂蒙還是認為他犯了軍令,不能夠以同鄉(xiāng)的關系而廢除法令于是流著淚殺了他。于是軍中震驚,道路上有什么丟棄的東西,都沒人敢撿取。呂蒙早晚讓親近的將士慰問撫恤老人,問他們缺少什么,生病的看病給藥,挨餓受凍的送衣送糧。把項羽府內所藏的財物都封閉起來等待孫權到了之后處理。荊州便平定下來。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南史原文:到彥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討孫恩,以鄉(xiāng)里樂從,每有戰(zhàn)功。義熙元年,補鎮(zhèn)軍行參軍。后以軍功封佷山縣子,為太尉
- 書關橋老僧事朱辰應里巷之俠,有尺寸之長,則思自表見于世。予讀徐丈學觀所傳關橋老僧事至奇,顧溷跡浮屠以老,何與?予考其行,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
- 常用的文言文實詞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常用的文言文
- 賢士隱居者文言文閱讀理解賢士隱居者士子修己篤學,獨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無傳。比得《上虞李孟傳》錄示四事,故
- 摘選學習詩詞文言文的教學方案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2、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3、學習、掌握文言實詞
- 漢武帝乳母嘗于外犯事,帝欲申憲,乳母求救東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爭,爾必望濟者,將去時,但當屢顧帝,慎勿言!”此或可萬一冀耳。乳母既至,朔
- 送吳筱軒軍門序[清]張裕釗 光緒六年,國家以索取伊犁地,再遣使至俄羅斯。議未決,于是征調勁旅,分布諸邊為備,命宿將統(tǒng)之。而山東登、萊、青諸郡
- 七年級文言文通假字一覽七年級(上冊)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說乎說(yuè)通悅《〈論語〉十則》3、誨女知之乎女(r
- 三鏡鄭文貞公①魏徵寢疾,上②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相望于道③。又遣中郎將④李安儼宿其第,動靜以聞。上復與太子同至其第⑤,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⑥其
-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
- 呂氏春秋原文:郈成子為魯聘①于晉,過衛(wèi),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陳樂②而不樂,酒酣而送之以璧。顧反,過而弗辭。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觴吾子也甚歡
- 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譯《蒙人遇虎》選自《郁離子》劉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原文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適壙,虎見之而走。
- 明史原文: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選授御史,巡視中城。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震悚,出
- 獨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陽人。為兒時,讀《孝經》,父試之曰:“兒志何語?”對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宗黨奇之。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
- 勾踐滅吳文言文知識點一、重點詞語解釋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2、吊有憂(慰問)3、當室者死(指嫡
- 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詡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yǎng)祖母。后祖母終,服闋,辟太尉李脩府,拜郎
- 荊茅楚諸生荊茅,字貢苞,訓蒙為業(yè)。在前明嘉靖間,是邑大旱,赤地數百里,人心惶惶。有司靖盡求雨之法,不得;乃示召能致甘霖者,酬百金。向無此例,
- 高一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高一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摘要:高一語文必修一課本的學習,需要同學們對高一語文必修一的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對于大家
- 明史原文:陸炳,其先平湖人。祖墀,以軍籍隸錦衣衛(wèi)為總旗。父松,襲職,從興獻王之國安陸,選為儀衛(wèi)司典仗。世宗入承大統(tǒng),松以從龍恩,遷錦衣副千戶
-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柳宗元 ①零陵城南,環(huán)以群山,延以林麓。其涯谷之委會⑵,則泓然為池,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