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宰許公書》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01 17:19:09
上冢宰許公①書
何景明
中書舍人②何某頓首,上書冢宰許公下執(zhí)事③:某誠至愚,竊見明公自入吏部,所推進者皆崇飾名節(jié)、砥礪廉恥之士,清議攸與④,群望影附,鄉(xiāng)鄙末進,實亦私抃⑤。
乃者主上幼沖⑥,權(quán)閹在內(nèi),天紀錯易,舉動大謬。究人事,考變異,未有甚于此時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見有秉德明恤、仗義伏節(jié)者⑦。某雖寡昧,諒明公之所必憂也。夫國有人曰實,無曰虛。以今日觀之,雖謂之虛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虛實之原,實惟明公之責,是明公雖欲無憂,不可得已。
頃者聞權(quán)閹多干明公之正者⑧,議者難之?;蛑^宜少自貶以為容⑨。夫自貶以為容者,患失者之所為也。孰謂明公表師百僚,堅立萬仞者而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謁,然慕義甚深,區(qū)區(qū)之懷,不敢不露。竊為明公劃二策,惟明公之自擇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權(quán)閹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貶以求容于權(quán)閹,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計,止是二者,二者俱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頹靡與當時,流聲烈于后世,損少而益者多。自貶不容,則頹靡益恣,聲烈且敗,益少而損多。二者曷重曷輕,惟明公之自擇焉。
昔者子貢謂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貶乎?”孔子曰:“良農(nóng)能稼,不能為穡;良匠能巧,不能為順⑩。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賜,爾不務修道,而務為容,爾志不遠矣?!庇墒怯^之,士而未祿,尚不可為容,況位冢宰,統(tǒng)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時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
某積懷甚久,不敢輕造門下,謹遣家人持書,托閽者通焉。幸明公賜察,不即叱責。
【注】①冢宰:《周禮》以冢宰為六官之首,總理全國政務。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書也稱冢宰。許公:許進,字季升,官至吏部尚書。為劉瑾所惡,坐事削籍。②中書舍人:明代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等事,從七品。③下執(zhí)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員。這里謙稱自己不配直接講話,請下人轉(zhuǎn)達。④清議:這里指輿論。攸:所。與:贊許。⑤抃(biàn):鼓掌。⑥幼沖:幼小。⑦明恤:明于救弊。伏節(jié):死節(jié)。⑧正:通“政”。⑨為容:指取容于人。⑩順:順應每個人的要求。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義攸與,群望景附 與:參與 B.孰謂明公表師百僚 表:做榜樣
C.不容于權(quán)閹而去者 去:辭官 D.良農(nóng)能稼,不能為穡 稼:種田
答案:A. 與:贊許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許進自從入主吏部以來,提拔、推舉正直廉潔之士,此舉眾望所歸,連作者這個鄉(xiāng)野小輩,也在私下鼓掌慶幸。
B.圣上年幼,權(quán)閹當權(quán),致使國策謬亂。就國家而言,作者認為只要有賢才便有實力,沒有賢才就虛弱。
C.作者和許進素不相識卻對他十分景慕,并為他設想了兩條各有利弊的對策,希望許進慎重選擇。
D.子貢認為孔子的學說不為世間所接受,希望老師稍微降低標準取容世俗,孔子批評子他志向不遠大。
答案:B.就國家而言,是有賢才(在位)當權(quán),便有實力;賢才無權(quán),就叫虛弱。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⑴.究人事,考變異,未有甚于此時者也。(3分)
譯文:下察人事,上觀災變,古往今來,沒有比現(xiàn)在更厲害的了。
(“究,考”譯為“考察”;“甚”譯為“厲害,嚴重”;“于”譯為“比”;語句通順。)
⑵.頃者聞權(quán)閹多干明公之正者,議者難之。(3分)
譯文:近來聽說當權(quán)的宦官屢次侵犯閣下您的政務,評議的人為你感到擔憂。
或:近來聽說當權(quán)的宦官屢次侵犯閣下您的公正,評議的人指責(權(quán)閹主權(quán))這件事。(“干”譯為“冒犯,侵犯”,“正”通“政"或譯為“公正”,“難”譯為“感到擔憂”或為“指責”,語句通順。)
⑶.自貶以求容于權(quán)閹,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卞策也。(3分)
譯文:貶低(抑)自己來求得被宦宣寬容(容納),卻不被天下及以后的人容納,這是下策啊。 (“自貶”為賓語前置句;”容于權(quán)閹、不容于天下”均為被動句;“而”譯為“卻”;“下策也”為判斷句;語句通順。)
9.請簡要概括作者寫信給許進的目的有哪些。(3分)。
答案:⑴揭露閹黨當權(quán),天綱不正,國策謬亂的黑暗現(xiàn)實。(1分)
⑵指斥公卿大臣不敢堅持正義,體恤國情,仗義執(zhí)言的丑陋行徑。(1分)
⑶希望許進守正不阿,不屈節(jié)權(quán)閹,不負天下人期望。(1分) (希望許進珍惜重位,恪盡職守,不辜負天下人的期望。)
參考譯文
中書舍人何景明叩首致意,上書于吏部尚書大人許公門下:何某確實愚昧至極,私下也看到您自從入主吏部以來,所提拔、推舉的都是注重自己名聲、節(jié)操的正直廉潔之士,時議贊許,眾望所歸,連我這個鄉(xiāng)野小輩,也在私下慶幸不已。
當今,圣上年幼,大宦官在朝中專權(quán)用事,致使天綱不正,國策謬亂。下察人事,上觀災變,古往今來,沒有比現(xiàn)在更厲害的了。但是,滿朝上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堅持正義,體恤國情,臨危不懼,仗義執(zhí)言。我雖然孤陋寡聞,卻也能體諒閣下的憂慮。就國家而言,賢才在位,便有實力;賢才無權(quán),就叫虛弱。以現(xiàn)今的局面來看,稱作虛弱也是理所當然了。所以,我認為不辜負朝廷和百姓的希望,正本清源,您是責無旁貸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高枕無憂,恐怕也是萬難如愿的。
近來聽說大宦官侵犯閣下正當權(quán)限的事屢有發(fā)生,時議也因此替您擔心。有人甚至認為應該稍作退讓,以換取宦官的寬容。作退讓以求寬容,我覺得只有患得患失的小人才會這樣去做。誰又能想象:先生您身為百官表率、剛正不阿的堂堂君子也肯出此下策呢!盡管我與您從來沒有私交,然而對您卻十分景慕,因此,心里的想法,也就不能不向您一一袒露了。我曾私下為您設想了兩條對策,供您明斷。其一,守正不阿,為宦官所不容,辭官而去,此乃上策;其二,屈膝忍讓,以討宦官的歡心,而為天下及后人所不容,此乃下策。當今之計,只有兩條,都是有所不容,不過剛直守正,不容于宦官,卻可以激勵世風于已頹之際,傳播美名于子孫后世,弊少利多。至于屈膝宦官,不容于天下世人,則朝政世風一發(fā)而不可收拾,自家亦身敗名裂,得不償失。二者利弊,何輕何重,唯請大人自己掂量、選擇。
當初,子貢曾對孔子說:“先生您的道義,過于博大,而天下無法接受,何不稍微降低點標準呢?”孔子回答:“好農(nóng)夫只能做到精耕細作,卻無法保證五谷豐登;好工匠可以做到巧奪天工,卻不能處處順應每個人的要求。君子則只有不斷修身養(yǎng)道,并以此來規(guī)范行為,統(tǒng)攝言論,而不會降格以求。子貢啊,你不努力修養(yǎng)道德,卻只想著取悅當世,你的志向也太渺小了吧?!比绱丝磥?,一個未做官的讀書人,尚且不可隨俗,更何況身居要職,總領百官,治理海內(nèi)的當權(quán)者呢?否則,又怎能成為眾臣群官的中流砥柱,天下百姓的希望所在呢!當今之世,就連匹夫、女子,都知道為國事?lián)鷳n,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您老仍然大權(quán)在握。切望閣下深思熟慮,善自珍重。
以上所言,埋在我心里已經(jīng)很久了,我不敢貿(mào)然登門造訪,謹派家人持此書信前往,托府上守門者轉(zhuǎn)呈。還望閣下能夠撥冗過目,不要立刻予以斥責駁回。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譯商鞅立木是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在秦國國都市的一個事件。下面請看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譯的詳細內(nèi)容!【原文】商鞅變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
- 《周鄭交質(zhì)》文言文賞析《周鄭交質(zhì)》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周王室自平王東遷以后,日漸衰微,再也無法控制諸侯國,以致發(fā)生了鄭莊公與周平王交換人質(zhì)的事
- 桃花源記晉·陶潛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
- 五柳先生傳文言文閱讀閱讀《五柳先生傳》,完成文后各題: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
- 許景衡字少伊,溫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進士第。宣和六年,遷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貫為河東、北宣撫使,將北伐,景衡論其貪繆不可用者數(shù)十事,不報。睦
- 課外文言文閱讀之丑女效顰西施①病心而顰②其里,其里③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④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⑤妻子而去
- 明史原文:姜曰廣,字居之,新建人。萬歷末,舉進士,授庶吉士,進編修。天啟六年,奉使朝鮮,不攜中國一物往,不取朝鮮一錢歸,朝鮮人為立懷潔之碑。
- 清史稿原文:童華,字心樸,浙江山陰人。雍正初,為知縣。時方修律例,大學士朱軾薦其才,世宗召見,命察賑直隸。樂亭、盧龍兩縣報饑口不實,華倍增其
- 龍說文言文伏的翻譯《龍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古文。這篇這篇文言文根據(jù)典籍和傳說寫成,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說明了圣君與賢臣之間的關(guān)
-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閱讀練習【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丈人承蜩文言文原文翻譯導語:在丈人承蜩本文中,主旨句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丈人承蜩文
- 初一文言文常識總結(jié)初一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一、通假字:強通“僵”,僵硬的意思。女通“汝”,你。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日扳仲永:通“攀”,牽,
- 新都縣八陣圖記楊慎 諸葛武侯八陣圖,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宮;一在新都之彌牟鎮(zhèn)。在夔者蓋侯從先主伐昊,
- 最新高考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察①細看:徐而察?之(石)②考察:子是之不察?(《賣柑者言》)樂①高興、快樂:王與百姓同樂?(孟)以中有足樂
-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①,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問:“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譴之而不行其罪,是廢法而威不立也;譴而行
- 捕蛇者說文言文閱讀練習捕蛇者說柳宗元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疏、瘺、癘,
- 文言文閱讀:《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銘》君諱逵,字仲達,家晉陽。其譜云:隋文中子通之后,唐季避亂家濮陽,故今為濮陽人。君幼學于母史氏,聰警絕人
- 錢公輔原文:①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②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
- 文言文《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閱讀:(12分)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 淮南子原文:今人君論其臣也,不計其大功,總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則失賢之數(shù)也。故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jié),而有大譽,無疵其小故。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