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劉粹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2 01:34:38
宋書
原文:
劉粹,字道沖,沛郡蕭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為州從事。高祖①克京城,參建武軍事。從平京邑,轉(zhuǎn)參鎮(zhèn)軍事,尋加建武將軍、沛郡太守,又領(lǐng)下鄭太守,復為車騎中軍參軍。從征廣固,戰(zhàn)功居多。以建義功,封西安縣五等侯。軍還,轉(zhuǎn)中軍諮議參軍。盧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時年四歲,高祖使粹奉太祖鎮(zhèn)京城。轉(zhuǎn)游擊將軍,遷建威將軍、江夏相。
衛(wèi)將軍毅,粹族兄也,粹盡心高祖,不與毅同。高祖欲謀毅,眾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軍至,粹竭其誠力。事平,封浚陽縣男,食邑五百戶,母憂去職。俄而高祖討司馬休之,起粹為寧朔將軍、竟陵太守,統(tǒng)水軍入河。明年,進號輔國將軍。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縣侯,食邑千戶。
景平二年,譙郡流離六十余家叛沒虜,趙靈、秦剛等六家悔倍,還投陳留襄邑縣,頓謀等村。
粹遣將苑縱夫討叛戶不及,因誅殺謀等三十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女弱一百六十二口,粹坐貶號為寧朔將軍。時索虜②南寇,粹遣將軍李德元襲許昌,殺魏穎川太守庚龍,斬魏征虜將軍、廣州刺史司馬世賢,傳首京都。
太祖即位,遷使持節(jié),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征虜將軍,領(lǐng)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新野二郡太守。在任簡役愛民,罷諸沙門二千余人,以補府吏。元嘉三年吐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部道濟龍驟將軍沈敞之就粹良陸道向江陵。粹以道濟行竟陵內(nèi)史,與敞之及南陽太守沈道興將步騎至沙橋,為晦司馬周超所敗,士眾傷死者過半,降號寧朔將軍。初,晦與粹厚善,以粹子曠之為參軍。粹受命南討,一無所顧,太祖以此嘉之。
晦遣送曠之還粹,亦不害也。
明年,粹卒,時年五十三。追謐安北將軍,本官如故。
(節(jié)選自《宋書·列傳五》,有刪改)
[注]①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劉裕。②索虜: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
譯文/翻譯:
劉粹,字道沖,是沛郡蕭縣人。劉粹家住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年少時就有志氣和才干,最初擔任州中從事。高祖(劉裕)攻克京城時,劉粹參與建武軍事。跟隨高祖平定京都,后改任參鎮(zhèn)軍事,隨即加授建武將軍、沛郡太守,又兼任下邳太守,后又任車騎中軍參軍。跟隨高祖征討廣固,戰(zhàn)功很多。由于建立大功,封爵西安縣五等侯。軍隊回到京都,改任中軍諮議參軍。盧循起兵作亂,威脅京都,京口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太祖當時只有四歲,高祖派劉粹擁戴太祖鎮(zhèn)守京城。(劉粹)改任游擊將軍,后來劉粹升任建威將軍、江夏相。
衛(wèi)將軍劉毅,是劉粹的同族兄長,劉粹對劉裕盡心竭力,不跟劉毅同心。高祖想要誅殺劉毅,眾人都疑慮劉粹在夏口,高祖卻更加信任他。等到高祖率領(lǐng)軍隊到達,劉粹竭盡他的忠誠和能力(來助高祖)。劉毅的事情平定后,劉粹被封為灄陽縣男,食邑五百戶,由于母親喪事離開職位。不久,高祖征討司馬休之,起用劉粹為寧朔將軍、竟陵太守,統(tǒng)率水軍進入黃河。第二年,進號輔國將軍。永初元年,由于輔助高祖創(chuàng)業(yè)立有大功,改封爵位為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
景平二年,譙郡六十余家百姓由于災(zāi)荒戰(zhàn)亂流亡離散,而背叛南朝宋投降北魏,趙炅、秦剛等六家后悔而背離初衷,返回投奔陳留郡襄邑縣,住宿在一個名叫謀等村的地方。劉粹排遣將領(lǐng)苑縱夫討伐反叛的人家卻未追趕上,于是就誅殺謀等村三十戶 人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而婦女及小孩一百六十二口。劉粹因此貶降封號為寧朔將軍。當時北魏向南侵犯,劉粹排遣將軍李德元襲擊許昌,誅殺北魏潁川太守庾龍,斬殺征虜將軍 、廣州刺史司馬世賢,并將他的首級傳送到京都。
太祖繼承帝位,升任劉粹為使持節(jié),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和荊州的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等六郡諸軍事,征虜將軍,兼任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新野二郡太守。劉粹在職期間,減免勞役撫愛百姓,遣散眾佛教僧侶二千多人,任用他們來補充管理財貨文書出納的小吏。元嘉三年,朝廷征討謝晦,派遣劉粹之弟車騎從事中郎劉道濟、龍驤將軍沈敞之歸屬劉粹指揮,從陸路開赴江陵。劉粹派劉道濟兼攝竟陵內(nèi)史,與沈敞之和南陽太守沈道興率領(lǐng)步兵、騎兵到沙橋,但被謝晦的司馬周超打敗,士兵的傷亡超過半數(shù),劉粹因此降貶封號為寧朔將軍。當初,謝晦與劉粹交情深厚,謝晦任用劉粹之子劉曠之擔任參軍。劉粹接受朝廷的命令向南征討謝晦,全不顧及這些,太祖因此嘉許他。謝晦把劉曠之遣送回劉粹那里,也不加害于他。
元嘉四年,劉粹去世,時年五十三歲。朝廷追贈他為安北將軍,本來官職照舊。
《宋書·劉粹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余懋衡,字持國,婺源人。萬歷二十年進士。除永新知縣。征授御史。時以殿工,礦稅使四出,驕橫。懋衡上疏言:“與其騷擾里巷,榷及雞豚,曷若明告天下
- 施師點,字圣與,上饒人。十歲通六經(jīng),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學,試每在前列,司業(yè)高宏稱其文深醇有古風。尋授以學職,以舍選奉廷對,調(diào)復州教授。未上,
- 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蜷]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jīng)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
- 文言文閱讀訓練:魏蘭根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魏蘭根,巨鹿下曲陽人也。蘭根身長八尺,儀貌奇?zhèn)?,泛覽群書,機警有識悟。起家北海王國侍
- 裴寂字玄真文言文翻譯導語:在語文的學習中我們的文言文閱讀翻譯是很多中學生都感覺非常頭疼的一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裴寂字玄真文言文翻譯,歡
- 韓非子原文: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荊莊王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莊王之氓社稷也,而荊以亡。齊桓公并國三十,啟
-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譯古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你都讀懂了嗎?下面是小編與你分享的一些文言文哲理句子,字字珠璣!文言文哲理句子1、差若毫厘,謬以千
- 文言文閱讀同步練習題亦嘗觀于射乎?正鵠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爾弓,直爾矢,養(yǎng)爾氣,蓄爾力,正爾身,守爾法,而臨之。挽必圓,視必審,發(fā)必決
- 元史原文:管如德,黃州黃陂縣人。父景模,為宋將,以蘄州降。先是如德嘗被俘虜思其父與同輩七人間道南馳為邏者所獲械送于郡如德伺邏者怠即引械擊死數(shù)
- 鄭人買履文言文翻譯周記很久以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鄭國。鄭國有一個呆書生名叫鄭翔。一次,鄭翔這個呆書生的媽媽,給鄭翔做了一件新衣服,鄭翔高
- 元史原文:丘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兒時,有相者謂其異日當為神仙宗伯。年十九,為全真學于寧海之昆侖山,與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
- 詩詞說文言文詩詞者,發(fā)乎情,感于悟,持于禮,說(shui)不可言其也。故意到之,情寄之,蓋之以詩詞耶。余好詩詞,雖才思甚少,亦予以其三等之分
- 文言文閱讀題《張中彥》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jīng)略陜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
- 《雪濤閣集》序[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使之也。妍媸之質(zhì),不逐目而逐時。是故草木之無情也,而鞓紅鶴翎,不能不改觀于左紫溪
- 蘇軾作品大勇文言文翻譯大勇出自蘇軾《留侯論》,本篇為蘇軾的早年作品。蘇軾作品大勇文言文翻譯,我們來看看下文。大勇原文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
- 陳書原文: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撫軍將軍景歷子也。幼聰敏,精識強記。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母劉氏性悍忌,視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謹,初無
- 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愛蓮說》一、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可愛者甚蕃:多。2、益: 副詞,更。?3 、 植:立。 4、鮮:少5、 褻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基礎(chǔ)復習題參考一、注音豁然 儼然 阡陌 垂髫 詣太守 銘 馨案牘 濯 清漣 褻 隱逸 淤泥 貽罔 髯 詘 篆章 逾 簪 嫗
- 良馬對《良馬對》(又題《論馬》)岳武穆入見,帝從容問曰:“卿得良馬不?”武穆答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噉芻豆至數(shù)斗
- 大鐵椎傳【清】魏禧大鐵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zhèn)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