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徜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19:28:31
明史
原文:
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歷按畿輔、淮、揚,矯然有風裁。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徜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萬歷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以嚴為治,屬吏皆惴惴。按行關隘,增置敵樓①三百余所,筑邊墻萬余丈。錄功,進右副都御史。中官馮保家在畿內(nèi),張居正屬為建坊,徜拒不應。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歸。
其冬大計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詔起官時,調(diào)南京用。御史按陜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知府遣吏報御史,吏為虎噬。及再報,則居正已死,事乃解。起應天府尹。召拜大理卿,進戶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饑。徜鄉(xiāng)邑及鄰縣蒲城、同官至采石為食。徜傷之,進石數(shù)升于帝,因言:“今海內(nèi)困加派,其窮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寬賦節(jié)用,罷額外徵派有諸不急務,損上益下,以培蒼生大命?!钡鄹衅溲裕H有所減罷。
尋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歸。召拜刑部尚書。徜以獄多滯囚,由公移③牽制。議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獄上刑部,次日即詳讞大理,大理審允,次日即還刑部,自是囚無淹系。尋奏,帝報從之。已,條上省刑省罰各三十二事。帝稱善,優(yōu)詔褒納。自是刑獄大減。有內(nèi)監(jiān)sha6*人,逃匿禁中。徜奏捕,卒論戍。改左都御史。
徜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先后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徜齒雖邁,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徜乞去不已,疏復二十余上。既不得請,則于明年二月拜疏徑歸。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贈太保。天啟初,追謚恭介。
注:①敵樓:城墻上御敵的城樓,即譙樓。②言路:言官。③公移: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間的公文的總稱。
(選自《明史》)
譯文/翻譯:
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進士。授職為行人,他被提拔為御史。依次巡視京都附近、淮、揚等地,糾正過失雷厲風行。隆慶年間,被提拔為大理丞。因為曾經(jīng)彈劾高拱,高拱的門徒給事中程文誣陷并彈劾李徜,李徜被革職等候查辦。高拱被罷免,事情水落石出,李徜被起用任原官。
萬歷元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嚴厲手段治理政事,下屬官吏都很恐懼。巡視關隘,增設御敵的城樓三百多所,修筑邊防墻一萬多丈。記載功勛,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馮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張居正囑咐李徜替馮保修建牌坊,李徜拒絕不答應。李徜知道他們兩人一定會生氣,萬歷五年春天托病辭官回歸故里。
這年冬天大規(guī)模審核京官,言官們迎合張居正的意旨而彈劾李徜。詔令他起用官職時,調(diào)至南京聽用。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李徜痛恨不已,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李徜貪污受賄。知府派遣官吏告知御史,官吏(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告知,張居正已經(jīng)死了,事情于是才停止。李徜起任應天府尹。朝廷下詔任命李徜為大理卿,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
萬歷十五年,黃河以北大鬧饑荒。李徜的故鄉(xiāng)和鄰縣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為食物的地步。李徜感到哀傷,把數(shù)升石頭進獻給皇帝,趁機對皇帝說:“現(xiàn)在全國百姓被額外征收的賦稅所困,貧窮的并非只有吃石頭的百姓。應該減輕賦稅節(jié)省開支,罷除那些額外的收稅派捐項目和不緊急的事務,減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來保護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話感動,很多賦稅被減輕或罷除了。
不久,李徜由左侍郎升為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辭歸。后來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他為刑部尚書。李徜認為監(jiān)獄里滯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間的公文制約。商議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冊,凡是案子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詳細呈報給大理寺,大理寺審核批準后,次日就反饋到刑部,從此沒有長期滯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復說聽從這樣的建議。后來分條呈上減免刑罰和處罰的各三十二件事。皇帝稱好,用褒美的詔書來嘉許并采納了。從此刑部案子大大減少。有個宮內(nèi)小臣殺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宮內(nèi)。李徜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終將其發(fā)配邊關。李徜改任左都御史。
李徜年老還去上朝,認為不是舉薦賢能之士就不能用來報效國家。先后舉薦隱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不答復。雖然李徜年邁,(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潔,更加優(yōu)待他。可李徜不停地乞求辭官,上書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請求辭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鄉(xiāng)。在家居住兩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朝廷贈封李徜為太保。天啟初年,李徜被追贈“恭介”的謚號。
《明史·李徜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苻子原文:鄭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④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于身⑤。
- 李嚴,幽州人也,初名讓坤。事劉守光為刺史,后事莊宗為客省使。嚴為人明敏多藝能,習騎射,頗知書而辯。同光三年,使于蜀,為王衍陳唐興復功德之盛,
- 蘇軾原文: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于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動/飛鳶過而攫之③,磔其腹而
- 莊子原文: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
- 長安春 唐·白居易原文: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譯文/翻譯:青門柳枝軟無力:&
- 酒以成禮文言文翻譯導語:《酒以成禮》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以下是小編整理酒以成禮文言文翻譯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驹摹跨娯?y
- 原憲甘貧文言文試題和答案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①,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②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③
- 文言文《矛與盾》原文及翻譯《矛與盾》這篇文言文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睹c盾》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
- 千泉文言文翻譯千泉,古地名。又名屏聿。故地在今吉爾吉斯北部吉爾吉斯山脈北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千泉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千泉原文素葉城西行
- 楊嗣昌,字文弱,武陵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改除杭州府教授。遷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累進戶部郎中。天啟初,引疾歸。崇禎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參政,移
- 文言文扁鵲見蔡桓公的原文及翻譯【原文】: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
- 十五從軍征文言文翻譯《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
- 聊齋志異原文: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驮?,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訥。無何,妻卒,又娶繼室牛氏,生子誠。牛氏悍甚,
- 蘇轍原文: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內(nèi),澤及鳥獸。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也。父況,以明經(jīng)為郎。弇少好學,習父業(yè)。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及王莽敗,更始立,諸將略地者,
- 至于負者文言文閱讀讀(15分)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
-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
- 孫樵原文:樵曩于襄漢間,得數(shù)十幅書,系日條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于安福樓南;某日安北諸蕃君長請
- 蘇軾《葉嘉傳》原文及翻譯導語: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其文章也非常優(yōu)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葉嘉傳》原文及
- 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進吏科右給事中,坐累謫交阯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僉都御史,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