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孫德昭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05:12:24
新五代史
原文:
孫德昭,鹽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黃巢陷長安,惟最率其鄉(xiāng)里子弟,得義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陽,興平州將壯其所為,益以州兵二千。與破賊功,拜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朱玫亂京師,僖宗幸興元,惟最率兵擊賊。累遷鄜州節(jié)度使,留京師宿衛(wèi)。鄜州將吏詣闕請惟最之鎮(zhèn)京師民數(shù)萬與神策軍復(fù)遮留不得行改荊南節(jié)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軍號“扈駕都”是時,京師亂,民皆賴以為保。
德昭以父任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化三年,劉季述廢昭宗,幽之東宮。宰相崔胤謀反正①,陰使人求義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與孫承誨、董從實應(yīng)胤,胤裂衣襟為書以盟。天復(fù)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將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輿斬之,承誨等分索余黨皆盡。昭宗聞外喧嘩,大恐。德昭馳至,扣門曰:“季述誅矣,皇帝當(dāng)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進逆首!”德昭擲其首入。已而承誨等悉取馀黨首以獻,昭宗信之。德昭破鎖出昭宗,御丹鳳樓反正,以功拜靜海軍節(jié)度使,賜姓李,號“扶傾濟難忠烈功臣”,與承誨等皆拜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圖形凌煙閣,俱留京師,號“三使相”,恩寵無比。
是時,崔胤方欲誅唐宦官,外交梁以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貞為捍蔽,梁、岐交爭。冬十月,宦者韓全誨劫昭宗幸鳳翔,承誨、從實皆從,而德昭獨與梁,乃率兵衛(wèi)胤及百官保東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頗德其附己,以龍鳳劍、斗雞紗遺之。太祖至華州,德昭以軍禮迎謁道旁。太祖至京師,表同州留后,將行,京師民復(fù)請留,遂為兩街制置使。梁兵圍鳳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屬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陽,賜甲第一區(qū)。昭宗東遷,拜左威衛(wèi)上將軍,以疾免。太祖即位,以烏銀帶、袍、笏、名馬賜之。疾少間,以為左衛(wèi)大將軍。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將軍以卒。承誨、從實至鳳翔,與宦者俱見殺。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雜傳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復(fù)歸正道,此指帝王復(fù)位。
譯文/翻譯:
孫德昭是鹽州五原人。他的父親孫惟最,具有雄才大略。黃巢攻陷長安時,孫惟最率領(lǐng)鄉(xiāng)里的子弟,得到義兵一千人,向南攻黃巢于咸陽,興平州將認為他的行為很雄壯,把州兵兩千人增派給他。因為他參與破賊有功勞,拜為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朱玫在京師作亂,唐僖宗到興元,孫惟最率兵攻擊賊軍。累官升任墉州節(jié)度使,留在京師擔(dān)任護衛(wèi)。墉州將吏到京城請求孫惟最到鎮(zhèn)赴任,京師百姓幾萬人和神策軍又攔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為荊南節(jié)度使,在京師處理事務(wù),分管神策軍,號稱“扈駕都”。這時,京師動亂,百姓都靠他作為保障。
孫德昭因父親恩蔭被任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化三年,劉季述廢黜唐昭宗,把他幽禁在東宮,宰相崔胤策謀恢復(fù)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尋求可以共同成就事業(yè)的義士,孫德昭于是和孫承誨、董從實響應(yīng)崔胤,崔胤撕下衣襟來書寫盟約。天復(fù)元年正月初一,還沒有天亮,劉季述將要上朝,孫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攔擊他的車馬把他殺掉,孫承誨等人分別搜索他的全部余黨。唐昭宗聽見外面喧嘩,非常恐懼。孫德昭馳馬趕到,敲門說:“劉季述被殺了,皇帝應(yīng)當(dāng)復(fù)位!”何皇后呼喚道:“你可進獻逆賊的頭來!”孫德昭把劉季述的頭扔進去。不久孫承誨等人都取來劉季述余黨的人頭進獻,唐昭宗相信了他們。孫德昭打破門鎖救出唐昭宗,登上丹鳳樓復(fù)位,因功拜為靜海軍節(jié)度使,賜姓李,號稱“扶傾濟難忠烈功臣”,和孫承誨等人都拜為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凌煙閣懸掛畫像,都留在京師,號稱“三使相”,受到皇帝恩寵,無人能比。
這時,崔胤正打算誅殺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結(jié)作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貞作保護,梁、岐兩方交相爭斗。冬十月,宦官韓全誨劫持唐昭宗到鳳翔,孫承誨、董從實都隨行,而孫德昭獨親附梁,于是率兵護衛(wèi)崔胤以及百官保衛(wèi)東街,催促梁兵西進,梁太祖頗為感激他親附自己,拿龍鳳劍、斗雞紗送給他。梁太祖到華州,孫德昭以軍禮在路旁謁見。梁太祖到京師,表奏孫德昭為同州留后,將要出行,京師百姓又請求把他留下,于是任為兩街制置使。梁兵包圍鳳翔,孫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干人歸屬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讓他先到洛陽,賜給一處上等住宅。唐昭宗東遷,拜為左威衛(wèi)上將軍,因病免職。梁太祖登位,用烏銀帶、官袍、笏板、名馬賞賜他。病稍痊愈,任命為左衛(wèi)大將軍。梁末帝登位,拜為左金吾大將軍而死。孫承誨、董從實到鳳翔,和宦官們一起都被殺死。
《新五代史·孫德昭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莊暴見孟子》譯文“莊暴見孟子”是《孟子》中的經(jīng)典段落,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內(nèi)容以莊暴和孟子的對話為形式,闡述孟子想要告訴君主仁君應(yīng)“
- 高中文言文偏義副詞高中文言文偏義副詞,一起來看看吧。偏義復(fù)詞由兩個字組成,只有一個字表示意義,另一個字只作陪襯。例如:契闊談宴,心念舊恩。契
- 《甘利》文言文閱讀練習(xí)明·江盈科嗚呼,味之至甘者,莫過于利;人之至苦者,莫甚于貧。以至甘之味,投至厭苦之人,往往如石授水,有受無拒。故四知卻
- 竊糟文言文的翻譯《竊糟》收錄于劉基所著的《郁離子》中,是一篇諷刺短文。本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諷刺了那些一知半解又夸夸其談的學(xué)術(shù)騙子,告誡人們,
- 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 ,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說明一個道理:不能一學(xué)到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驕傲自滿 ,要謙虛好學(xué),學(xué)而不厭。以學(xué)自損,
- 鴻門宴原文及譯文“鴻門宴”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陳勝吳廣起義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下面小編為你分享鴻門宴原文及譯文,歡迎參考!鴻門宴原文沛
- 莊子原文: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
- 盧奕,黃門監(jiān)懷慎之少子也。與其兄奐齊名。謹愿寡欲,不尚輿馬,克己自勵。開元中,任京兆司錄參軍。天寶初,為鄠縣令、兵部郎中。所歷有聲,皆如奐之
- 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游褒禪山記》王安石(1021年1 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 《冷泉亭記》是唐代大文學(xué)家白居易的名作之一,作于長慶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此記介紹了冷泉亭景色為杭州靈隱之最,冷泉亭景色之宜人。冷
- 《同學(xué)別子固》翻譯《同學(xué)一首別子固》是 王安石的一步作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摹锻瑢W(xué)別子固》翻譯,歡迎閱讀。《同學(xué)一首別子固》作者: 王安
- 仲兄字文甫說蘇洵洵讀《易》至《渙》之 * 曰:“渙其群,元吉?!痹唬骸班捣?,群者,圣人所欲渙以混一天下者也?!鄙w余仲兄名渙,而字公群,則是以圣
- 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之浦陽鄭君仲辨浦陽鄭君仲辨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
- 盧懷慎傳開元元年,盧懷慎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三年,改黃門監(jiān)。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憲司按得其罪,業(yè)為申列,有詔紫微、黃門覆實。懷慎與姚崇執(zhí)奏:
- 晏殊《浣溪沙》 《鵲踏枝》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江西撫州)人。天資穎發(fā),十四歲以神童薦,賜進士出身。累官大學(xué)
- 《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原文及翻譯袁宏道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袁宏道原文:廬山之面,在南康,數(shù)十里皆壁
- 作者EMAIL:wzmjydn@163.com《苦齋記》原文和譯文(修正版)原文: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
-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以及道理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div>文章繁簡 [清] 顧炎武韓文公作《樊宗師墓銘》曰:“維古于辭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后皆指前公相襲,從漢迄今歐陽修原文:歐陽公(2)四歲而孤(3),家貧無資(4)。太夫人(5)以荻(6)畫地,教以(7)書(8)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xué)為詩。及其稍長,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