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貞《贈顧征君亭林序》孫靜庵《明遺民錄》節(jié)選 閱讀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06 18:39:21
東吳顧征君亭林先生,今之大儒,于書無所不讀,習熟國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貫會通,折衷而守之,卓乎為經(jīng)濟之學者也。 而失意于時,君子惜之.以故北游上國,歷燕、趙之墟;上太行,渡黃河:出塞入關,極秦、晉之鄙;折而滯留于齊、魯間,皆得周覽其名山大川,將以擬太史公之故事。乃每過吾州,輒見訪,如僑札之歡,皋梁之托也.為余談說經(jīng)史,不憚娓娓.或留信宿,浹月經(jīng)時,然后乃得去.因見其著述之富,汗牛充棟.要皆崇正黜邪,一軌于圣賢之微旨,抽關啟鑰,盡見其全。其辯詳以核,其論典以要,其思平實以遠,其義純粹以精.本于經(jīng)而不泥于昔聞,原于史而不拘于成說。多前賢所未明,一旦自我發(fā)之者.
自漢唐以來,諸儒林立.觀其意思,略與鄭康成、王文中輩相仿佛.皆能深造理窟,力追大雅,以斯文為己任者也。以視今之作者,不啻奏黃鐘、大呂于秋蟲響答之前,其巨細不侔矣.假使先生得時而駕為當代柱石,功業(yè)所至,不過封候而止。其于嫻先圣之道,以津逮將來,為天下后世之利,且孰得孰失乎?
今年結(jié)夏于此,與二三同人講《易》,復得發(fā)其《日知錄》一書觀之.多考古論世之學,而其大旨在于明經(jīng)術(shù),挾王道,為之三嘆服膺。勸其出以惠學者。余老病荒忽,書數(shù)語其后,附以不朽.必欲東觀大海,盡十洲三島之奇,則有先生所著之全書在,非一朝一夕所得而卒業(yè)者矣。余不佞,倘如豫之五爻,疾而不死,請得讀書養(yǎng)氣,十年之后,文思少進,為先生細論之。
(程先貞《贈顧征君亭林序》)
炎武生性兀傲,不諧于世,身本南人,好居北土。嘗謂人日:“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麥墮整。"又謂:“北方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之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其評論切中南北學者之病。嘗至京師,東海兩學士延之飲,設宴,三醑即起。學士日: “先生幸暢飲,夜闌張燈,送回何如?”炎武怒日:“古人飲酒,卜晝不卜夜,世間惟淫奔、納賄二者,皆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狷介嫉俗如此。
(節(jié)選自孫靜庵《明遺民錄》)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卓乎為經(jīng)濟之學者也 經(jīng)濟:經(jīng)世濟民
B.王文中輩相仿佛 仿佛:類似
C.復得發(fā)其《日知錄》一書觀之 發(fā):發(fā)現(xiàn)
D.東海兩學士延之飲 延:邀請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抽關啟鑰,盡見其全 其皆出于此乎
B.與二三同人講《易> 蜩與學鳩笑之
C.一為先生細論之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炎武先生知識淵博為一代大儒,他在人生失意之時并沒有消沉下去,而是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并以此來效法司馬遷。
B.顧炎武先生一生著述豐富,一心踐行圣賢之道。他在對知識的探索過程中注重核實,善于抓住要點,思想深遠義理精粹。
C.顧炎武先生一身才學,卻生不逢時,不得為國家所用。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弘揚先圣之道,從這點看他也是澤被天下的。
D.顧炎武先生性格耿直,不合世俗,對很多事情的處理都有自己的看法,對南北方百姓的生活習性都作了毫不留情的批評。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o(10分)
(1)上太行,渡黃河,出塞入關,極秦、晉之鄙。
(2)假使先生得時,而駕為當代柱石,功業(yè)所至,不過封侯而止。
(3)嘗謂人日:“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麥跨鞍o"
參考答案
4.(3分)C 5.(3分)D 6.(3分)D
7. (10分)
(1)(先生)登上太行,渡過黃河,出入邊關要塞,走遍了秦晉的邊境地區(qū)。(3分?!皹O”1分,“鄙”1分,語句通順1分。)
(2)假如先生恰逢其時,您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但所建立的功業(yè)不過是封侯罷了。(4分?!暗脮r”1分,“柱石”1分,“所至”1分,語句通順1分。)
(3)(先生)曾經(jīng)對人說:“我天性不喜歡坐船吃米飯,而喜歡吃面食騎馬?!?(3分。“性”1分,“餐”1分,語句通順1分。)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文侯與虞人期獵》翻譯《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
- 淮南子原文: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
- 元史原文:烏古孫良楨,字干卿,資器絕人,好讀書。至治二年,蔭補江陰州判官,尋丁內(nèi)艱,服除,調(diào)婺州武義縣尹,有惠政。改漳州路推官,獄有疑者,悉
- 讀書要三到翻譯文言文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農(nóng)歷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縣城水南鄭義齋館舍(今南溪書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時右眼角長有
- 課內(nèi)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二)課內(nèi)文言文檢測(18分)7、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的用法與例句中的相同的一項是( )(2分)例句:項伯 * ,臣活之
- 元史原文:姚天福,字君祥,絳州人。父居實,避兵徙雁門。天福幼讀《春秋》,通大義。及長,以材辟懷仁丞。至元五年,詔立御史臺,以天福為閣管勾,尋
- 劉文靜,字肇仁,父韶,仕隋戰(zhàn)死,贈上儀同三司。文靜以死難子,襲儀同。倜儻有器略。大業(yè)末,為晉陽令,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咤曰:“
- 文言文閱讀試題: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附答案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韓愈三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
- 宋書原文:沈演之字臺真,吳興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書仆射劉柳見而知之,曰:“此童終為令器。”家世為將,而演之折節(jié)好學,讀《老子》日百遍,以
- 清王夫原文: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騿栔?,答曰:“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有惡其不悔不仁而歸咎于讀書者,曰:“書何負于帝哉?
- 呂某刺虎文言文翻譯導語:呂某刺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東望樓野語》。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呂某刺虎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及參考!呂某自謂勇夫,好帶
- 文言文幽默笑話愛講笑話的人,通常被人稱為幽默,“幽默”是英文humour的音譯詞,說明這個詞近代才誕生的。但是,這不代表我們的古人就不幽默了
- 并原泣學文言文翻譯邴原泣學是講述邴原貧不喪志、刻苦學習的故事。下面請看邴原泣學的文言文翻譯內(nèi)容!原文:邴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
- 顏竣,字士遜,瑯邪臨沂人,光祿大夫延之子也??⒊鯙樘珜W博士,太子舍人,出為世祖①撫軍主簿,甚被愛遇,竣亦盡心補益。元嘉中,太祖不欲諸王各立朋
- 兩小兒辯日初中文言文翻譯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
- 韋放,字元直,車騎將軍睿之子。初為齊晉安王寧朔迎主簿,高祖臨雍州,又召為主簿。放身長七尺七寸,腰帶八圍,容貌甚偉。天監(jiān)元年,為盱眙太守,尋為
-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顗,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睆牡苣?/div>修始滁州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淺談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學銜接淺談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張曉云(福建省龍巖初級中學)在教學生活中,語文教師常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語文學得不錯,晉書劉伶?zhèn)魑难晕募胺g《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晉書劉伶?zhèn)魑难晕募胺g,希望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