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王渙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20:57:17
后漢書
原文: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為太守陳寵功曹,當(dāng)職割斷,不避豪右。寵風(fēng)聲大行,入為大司農(nóng)。和帝問曰:“在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主簿譚顯拾遺補(bǔ)闊,臣奉宣詔書而己。”帝大悅,渙由此顯名。州舉茂才,除溫令。縣多奸猾,積為人患。渙以方略討擊,悉誅之。境內(nèi)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輒云以屬稚子,終無侵犯。在溫三年,遷兗州刺史,繩正部郡,風(fēng)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實論。歲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從駕南巡,還為洛陽令。以平正居身,得寬猛之宜。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者,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群疑。又能以譎數(shù)發(fā)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元興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酸以千數(shù)。渙喪西歸,道經(jīng)弘農(nóng),民庶皆設(shè)盤案于路。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見侵枉,故來報恩。其政化懷物如此。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唯特詔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陽留王渙祠焉。自渙卒后,連詔三公特選洛陽令,皆不稱職。永和中,以劇令勃海任峻補(bǔ)之。峻擢用文武吏,皆盡其能,糾剔奸盜,不得旋踵,一歲斷獄,不過數(shù)十。威風(fēng)猛于渙,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終于太山太守。
(節(jié)選自《后漢書·王渙傳》)
譯文/翻譯:
王渙字稚子,是廣漢郪縣人。父親王順,任安定太守。王渙年少時喜好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崇尚力氣和武藝,與強(qiáng)悍輕捷的少年交往頻繁。后來才改變了自己的志向,鉆研儒學(xué),學(xué)習(xí)《尚書》,研讀律令,大體明曉了這些書典的主要旨義。他擔(dān)任郡太守陳寵的功曹后,對自己的職責(zé)認(rèn)真負(fù)責(zé),敢于決斷,即使對豪強(qiáng)大戶也決不留情。陳寵因而名聲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農(nóng)。漢和帝問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辦法治理政務(wù)的?”陳寵叩頭回答說:“臣任用功曹王渙,讓他選拔有才能的人處理各種事物;又讓主簿鐔顯彌補(bǔ)糾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過是奉命宣讀皇上您的詔書罷了?!焙偷凼指吲d。王渙從此后開始知名。州里舉薦王渙為茂才,并讓他做溫縣縣令。溫縣境內(nèi)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為,長期以來成了當(dāng)?shù)厝说拇蠡?。王渙采取策略加以討伐打擊,把他們?nèi)細(xì)⒘???h境內(nèi)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說自己是王渙的屬下,始終沒有人敢侵犯。王渙擔(dān)任了三年溫縣縣令后,升為兗州刺史,他用法律嚴(yán)格地糾察所屬郡縣,聲名大震。后來由于考核妖言不實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渙隨從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為洛陽縣令。他嚴(yán)格要求自己,辦事清平公正,處理案件也寬嚴(yán)得當(dāng)。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長期告狀,而歷屆官府所不能判決、按法律情理難以彰明、人們難以信服的案件,王渙無不弄清真?zhèn)?,清除大家的疑點。同時他還用巧妙的辦法,多次揭發(fā)和暴露隱密的壞人壞事。京城的人都稱頌嘆服他,認(rèn)為王渙有神仙一樣的智慧和妙算。元興元年,王渙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沒有不嘆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資,前去祭奠釀酒,多達(dá)數(shù)千人。王渙的靈樞向西運回家鄉(xiāng),路過弘農(nóng)縣,老百姓都在路旁擺設(shè)盤、碗加以祭奠。官吏問這樣做的緣故,老百姓全都說平常帶米到洛陽,被士卒衙門所盤剝,經(jīng)常要損失一半,自從王渙任洛陽縣令,不再有官吏掠奪侵?jǐn)_的事情了,所以來祭奠以報答他的恩情。王渙的政治教化令人懷念感激達(dá)到這樣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渙的恩德,在安陽亭西邊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著禮樂獻(xiàn)上祭品。延熹年間,桓帝事奉黃老學(xué)說,將所有的祠堂全部毀去,惟獨專門下詔書要密縣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廟,洛陽保留王渙的祠堂。自從王渙去世以后,皇帝連續(xù)下詔書給三公,要他們專門挑選洛陽令,但挑出來的都不稱職。永和年間(順帝年號,136年-141年),朝廷任命劇縣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陽令。任峻選拔文武官員,充分發(fā)揮這些人的才能。這些人舉發(fā)剪除奸惡盜賊,決不畏避退縮,所以一年中要判的案件,不過幾十個。任峻在威猛方面超過王渙,但在文德治理方面比不上王渙。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后漢書·王渙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小升初最新文言文考試重點整理一、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
- 中考課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練芮伯獻(xiàn)馬賈禍周厲王使芮(ruì)伯帥師伐戎①,得良馬焉,將以獻(xiàn)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無厭,而多信人之言。今以
- 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
- 初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題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乳母費氏,先祖母蔡太孺人之侍婢也。燮四歲失母,育于費氏。時值歲饑,費自食于外,服勞
- 說苑原文: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zhì),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
- 魯亮儕擲印文言文閱讀魯亮儕擲印魯字亮儕,奇男子也。田文鏡督河南,嚴(yán),提、鎮(zhèn)、司、道以下,受署惟謹(jǐn),無游目視者。魯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
- 文學(xué)徐君家傳 [清]魏禧徐君諱謙尊,字玄初,吳縣附學(xué)生1君天資英敏,讀書觀大略,暮
- 宋書原文:沈璞字道真林子少子也童孺時神意閑審有異于眾太祖問林子聞君小兒器質(zhì)不凡甚欲相識林子令璞進(jìn)見太祖奇璞應(yīng)對謂林子曰:“此非常兒?!蹦晔S
- 舊唐書原文:李元纮,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萬年。元纮少謹(jǐn)厚。初為涇州司兵,累遷雍州司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碾硙,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
- 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題一、閱讀文言文《與朱元思書》(吳均),回答問題。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 召公諫厲王弭謗原文及譯文《召公諫厲王弭謗》選自《國語》上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召公諫厲王弭謗原文及譯文,希望大家喜歡!召公諫厲王弭謗
- 舊唐書原文: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父寬,比部郎中、舒王府長史。稹八歲喪父,其母鄭夫人,賢明婦人也。家貧,為稹自授書
- 課外文言文考題參考輪、輻、蓋、軫①。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②,
- 劉沈處世文言文翻譯《劉沈處世》節(jié)選自蘇軾《東坡志林》,下面是劉沈處世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了解。原文劉凝之⑤為①人認(rèn)所著履②,即與之。此人后得
- 《游棲霞紫云洞記》清 林紓原文 棲霞凡五洞,而紫云最勝。余以光緒己亥四月,同陳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墳下,道山徑
- 三國志·魏書原文:臧霸字宣高,泰山華人也。父戒,為縣獄掾,據(jù)法不聽太守欲所私殺,太守大怒,令收戒詣府,時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將客數(shù)十人徑于
- 張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于職,休沐①未嘗出。上行幸河?xùn)|,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后購求得書,以
- 文言文《廉頗藺相如列傳》知識點一、掌握下列文言詞1、宦者令: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宦官的頭目)2、舍人: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門客)3、和氏璧:
- 項梁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等又?jǐn)乩钣?,益輕秦,有驕色。宋義諫項梁日:“戰(zhàn)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空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表椓焊ヂ牎K瘟x
- 劉基《郁離子》原文:宋王偃惡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視朝必詆楚以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于是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