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專題復習文言翻譯方法全解介紹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27 21:18:56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習文言翻譯方法全解介紹
從考查的特點和目的出發(fā),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譯總是要求以直譯為主,意譯只能是一種次要的方式。這里說的直譯,是指將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和所采用的表達方式。而意譯,則是根據(jù)原文表達的基本意思進行翻譯,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實,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別較大的表達方式。高考固然要求考生能從宏觀上整體把握文言材料的內容,但更要求考生能從微觀上理解文言文字詞句式等語言知識以及這些知識與現(xiàn)代漢語的差別。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譯試題都要求采用直譯的方式,但遇到難以直譯或直譯后表達不出原文意蘊時,也可酌情采用意譯。
高考文言文翻譯也講究的是信、達、雅。所謂信,指的是準確無誤,忠于原文,不隨意增刪內容和改變風格;所謂達,指的是譯文語句通順,語意明確,行文規(guī)范;所謂雅,指的是文句流暢,鮮明生動,具有文采。對考生來說,信和達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較高的要求。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譯多是從前面閱讀材料中選幾個句子進行翻譯,因此翻譯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通讀文言閱讀材料,并借助選擇題的選項整體把握文意,為翻譯局部的語句打好基礎,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第二步,按照詞序,逐詞落實,進行一句句對譯。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第三步,譯完全文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要想在翻譯時做到信、達、雅,還要掌握一些具體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概括為“留、補、換、刪、調、貫”六個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古代國名、朝代名、年號、人名、地名、官名、政區(qū)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專名之稱。這些詞均不必翻譯,原樣保留。
例如: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的北門的鑰匙。
句中“人”“我”“北門”就可以保留不譯。
補1.文言文中是單音節(jié)詞,現(xiàn)代漢語已變成復音的要補成復音詞。
如:奚足以語文事?——哪里夠得上談論文章的事情?(2006年湖南卷)
這里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要誤合單音詞。例如上例中的“語文”,就不能當作現(xiàn)代漢語中“語文課”的“語文”,在例句中它是兩個詞,“語”是談論,“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與今已有差距的簡練說法,要參照文中語句的含義作適當的補充。
如: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譯為“話”,而應譯為“記載言論的著作”。
又如: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這里的“言”不是“說”,而應譯為“用文字表述、記載”。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陳湯字子公,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西至長安求官。得太官獻食丞。數(shù)歲,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湯待遷,父死不奔喪,
- 文言文《陳諫議教子》原文及翻譯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陳諫議教子》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 方苞原文:王源字昆繩,世為直隸宛平人。父某,明錦衣衛(wèi)指揮。明亡,流轉江、淮,寓高郵。源少從其父,喜任俠言兵。少長,從寧都魏叔子學古文。性豪邁
- 文言文《景公飲酒》原文與譯文《景公飲酒》原文:景公飲酒,移于晏子家,前驅報閭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
- 明史原文:山云,徐人。父青,以百戶從成祖起兵,積功至都督僉事。貌魁梧,多智略。初襲金吾左衛(wèi)指揮使。數(shù)從出塞,有功。時幼軍二十五所,隸府軍前衛(wèi)
-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濟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婦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宮妝,髻上加氈笠,錦衣弓鞋,結束為急裝。腰劍,騎黑衛(wèi),極神駿,婦人神
- 《智伯索地智伯》文言文閱讀智伯①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桓子曰:“無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無故索地,鄰國必恐;
- 重修欞星門移置瑞光樓記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人才生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靈。故三蘇生而眉山草木枯,韓相出而日下五云見,由古而
- 薛憕傳薛憕字景猷,河東汾陰人也。曾祖弘敞,值赫連之亂,率宗人避地襄陽。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yǎng)祖母,有暇則覽文籍。時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
- 知恩圖報文言文翻譯導語:知恩圖報是一個漢語成語,圖,謀劃、準備,也就是說受恩者謀劃準備以后報德于施恩人也。出自于《說苑·復恩》。下面是小編整
- 文征明原文:嗚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學藝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緒余,為明經試策,宏博奇麗,獨得肯綮,御史按試,輒褒然舉首,一時聲稱甚
- 宋太初,澤州晉城人。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解褐大理評事、通判戎州,以善政聞。有詔褒美,遷將作監(jiān)丞,轉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賜緋魚。會
- 《一字師》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鄭谷在袁州,齊已攜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谷云:“數(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齊已不覺
- 關尹子教射文言文翻譯關尹子教射選自《列子·說符》,原文結尾處還有一句:“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yǎng),都要
- 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父懿,魏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好學,涉獵經史,陰陽卜筮之術,靡不習焉。年未弱冠,
- 雪濤閣集序①袁宏道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使之也。妍媸之質,不逐目而逐時。是故草木之無情也,而鞓紅鶴翎,不能不改觀于左紫溪緋②。唯識時之士,為
- 綱鑒易知錄原文:始汲黯為謁者①,以嚴見憚。河內失火,延燒千余家,上使往視之。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
- 元史原文:張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強命中,嘗從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軍盡歡。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攝管軍萬戶
- 中考文言文常見古今異義詞1.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 太宗教子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題太宗教子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教誨曉喻)。見其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