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閱讀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13 14:52:59
課外文言文閱讀
1.班昭續(xù)《漢書》
扶風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競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③踵而成之。帝數(shù)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
(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傳》)
[注釋]①扶風:古地名,今陜西境內。②班彪:當時著名學者。③東觀藏書閣:皇家藏書樓。
【文化常識】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文史家。她幫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業(yè),而且對闡述《漢書》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詩賦在當時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國歷史上不多,另一個是漢末的蔡文姬(蔡琰,見后文),還有一個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詞人,她早年還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書畫。
【譯文】
班昭續(xù)《漢書》
扶風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風郡)班彪的女兒,叫做班昭,字惠班。學識淵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節(jié)講究禮節(jié)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寫作《漢書》,其中有八卷表記和《天文志》沒有寫完就去世了。漢和帝下詔命令班昭在東觀藏書閣繼承班固遺志完成《漢書》。和帝多次下詔讓班昭進宮,并命令皇后和貴人們以老師之禮對待她,班昭因此號稱“大家(gu)”。每當各地或外國有貢獻來的奇異的東西,就下令讓班昭寫詩賦頌揚。當時《漢書》剛一發(fā)行,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風郡)的馬融趴跪在樓閣下邊,拜班昭為老師誦讀傳授《漢書》。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競_________②輒_________
2.翻譯:①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②師事焉
3、寫馬融的目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①終②總是
2.①漢和帝下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繼續(xù)完成《漢書》(就,到;踵,繼續(xù));②像跟老師一樣向她學習。
3、襯托《漢書》精深。
2.蔡文姬求情
董祀為屯田都尉①,犯法當②死。文姬③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④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選自《后漢書董祀妻傳》)
[注釋】①屯田都尉:職官名稱。②當:判決。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驛:使者。⑤文狀:文書。⑥明公:對曹操的敬稱。⑦原:原諒,此指赦罪。
[文化常識]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末年的女詩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學有才辯,通音律。初嫁衛(wèi)仲道。夫亡后歸母家。遇漢末大亂,為董卓部將所虜,歸南匈奴左賢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無后代,便以重金贖歸,再嫁董祀。她憑記憶寫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憤詩》及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最為著名。當代戲劇家曹禺創(chuàng)作有話劇《蔡文姬》。
【譯文】
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職,觸犯法律被判決死罪。蔡文姬面見曹操請求(赦免)他。當時大臣、名士以及從遠方外國來的使者坐者滿滿的坐在殿里。曹操對他的客人們說:“蔡伯喈的女兒就在門外,今天我請諸位見一見?!辈涛募нM來的時候,頭發(fā)凌亂,光腳走路,向曹操磕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話音非常酸楚哀痛,眾人都被她感動了。曹操說:“就算真的像你說得那么可憐,但是降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下去了,怎么辦呢”蔡文姬說:“明公您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shù),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被她的話感動,于是派人追回文書赦免了董祀的罪。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廄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譯:①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②誠實相矜;③濟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屬什么句式
【參考答案】
1.①拜見②赤足③馬棚④勇敢的士卒
2.①表露的思想極悲哀,聽的人都因此改變了臉色;②確實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將要被處死的人。
3.被動詞。
3.炳燭而學
晉平公①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②呼”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漢劉向《說苑》)
[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②炳燭:點燃蠟燭。
[文化常識]
“師曠”及其他。師曠是個盲樂師,他名字叫“曠”,但不姓“師”,因為他是當時著名樂師,所以叫“師曠”。這種以職業(yè)為姓的現(xiàn)象在春秋時還有:有個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稱“匠石”,有個著名的制作車輪的師傅名扁,世稱“輪扁”。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jīng)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
晉平公(1)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2)學,恐已暮(3)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7)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暮②安敢③善
2.翻譯:①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②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上文“臣聞之”中的“之”屬代詞,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遲、晚②怎么敢③好
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國君開玩笑的呢?②點燃蠟燭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個好呢?
3.下面一段話。
4.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總比不學習好。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中生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閱讀下面課外文言語段。(7分)延陵季子出游①,見路有遺金②。當夏五月,有披裘③而薪者,季子吁④薪者曰:“取彼地金來!
- 公私分明文言文翻譯南朝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又是飽學之士,待人忠實厚道,從不跟人家耍心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私分明文言文翻譯
- 人生格言座右銘文言文人生格言可以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人生格言座右銘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
- 顧炎武文章繁簡[清] 顧炎武原文:韓文公作《樊宗師墓銘》曰:“維古于辭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后皆指前公相襲,從漢迄今
- 愚溪詩序柳宗元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 于令儀不責盜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
- 楊嗣昌,字文弱,武陵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改除杭州府教授。遷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累進戶部郎中。天啟初,引疾歸。崇禎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參政,移
- 經(jīng)典文言文《訴衷情》賞析訴衷情陸 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
- 秋夜小洞庭離宴序【唐】蘇源明 ①源明□東平太守征國子司業(yè)①,須昌外尉袁廣載酒□回源亭,明日遂行,□夜留宴,會莊子若訥過歸莒,相里子同祎過如魏
- 《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八》文言文五月初一日余束裝寄逆旅主人符心華寓,蘭溪人。乃南抵普安北門外,東向循城行。先是駝騎議定自關嶺至交水,至是余欲往
- 舊五代史原文:葛從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從周少豁達,有智略。初入黃巢軍,太祖大破巢軍于王滿渡,從周與霍存 、張歸霸昆弟相率來降
- 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時,仕州郡。王莽時,連征不至。家累千金,隱居養(yǎng)志,好施周急
- (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只、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
- 鄭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從樓昉學,能文,樓鑰亟加稱賞。嘉泰二年,入太學。十年,登進士第,調峽州教授。帥趙方嚴重靳許可清之往白事為置酒命其
- 游衡岳記(明)張居正 《山海經(jīng)》,衡山在《中山之經(jīng)》,而不列為岳,豈禹初奠山川望秩,猶未逮與?《舜典》:“南巡狩,至于南岳?!苯駷t湘、蒼梧,
- 蕭統(tǒng)原文: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是以圣人韜光賢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親己之切,無重于身。故道存而
- 《禮記》仲尼燕居文言文翻譯《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jīng)典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
- 文言文判斷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是徑直用名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詞、語氣詞、副詞來表示或加強判
-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 杜佑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杜佑,字君卿,京兆萬年人。父希望,重然諾,所交游皆一時俊杰。為安陵令,都督宋慶禮表其異政,后坐小累去官。佑以蔭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