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李安世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31 06:59:05
魏書
原文:
李安世,幼而聰悟。興安二年,高宗引見侍郎、博士之子,簡其秀俊者欲為中書學生。安世年十一,高宗見其尚小,引問之。安世陳說祖父,甚有次第,即以為學生。高宗每幸國學,恒獨被引問。詔曰:“汝但守此,至大不慮不富貴?!本痈笐n以孝聞。天安初,拜中散,以溫敏敬慎,高宗親愛之。累遷主客令。蕭賾使劉纘朝貢。安世美容貌,善舉止,纘自相謂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纘等呼安世為典客。安世曰:“三代不共禮,五帝各異樂。安足以亡秦之官,稱于上國?”曰:“世異之號,凡有幾也?”安世曰:“周謂掌客,秦改典客,漢名鴻臚,今曰主客。君等不欲影響文武,而殷勤亡秦?!眹矣薪鲜怪粒喑霾貎?nèi)珍物,令都下富室好容服者貨之,令使任情交易。使至金玉肆問價,曰:“北方玉大賤,當是山川所出?”安世曰圣朝不貴金玉所以賤同瓦礫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愛寶故無川無金無山無玉初將大市得安世言慚而罷。時民饑流散,豪右多有占奪安世乃上疏曰:“愚謂今雖桑井難復,宜更均量,審其徑術(shù);今分藝有準,力業(yè)相稱,細民獲資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則無私之澤,乃播均于兆,如阜如山,可有積于比戶矣。又所爭之田,宜限年斷,事久難明,悉屬今主。然后虛妄之民,絕望于視,守分之士,永免于凌奪矣?!备咦嫔罴{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出為相州刺史、假節(jié)、趙郡公。敦勸農(nóng)桑,禁斷淫祀。初,廣平人李波,宗族強盛,殘掠生民。前刺史薛道檦親往討之,波率其宗族拒戰(zhàn),大破檦軍。遂為逋逃之藪,公私成患。安世設方略波及諸子三十余人,斬于鄴市,境內(nèi)肅然。以病免,太和十七年卒于家。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子玚。崔氏以妒悍見出,又尚滄水公主。
(選自《魏書·李安世傳》
譯文/翻譯:
李安世,幼時聰敏有悟性。興安二年,高宗召見侍郎、博士的子弟,想選拔其中才學優(yōu)秀者為中書學生。安世這時十一歲,高宗見他尚小,親自召問。安世陳述家族情況,很有條理,即被取為學生。高宗每次巡幸國子學,常單獨召見。詔示說:“你只要保持這種態(tài)度,不愁不富貴?!睘楦甘貑室孕⒕粗L彀渤跄?,被任命為中散大夫,因溫和敏捷恭敬謹慎,顯祖信任喜愛他。漸升至主客令。蕭賾派劉纘朝貢,安世容貌端美,舉止優(yōu)雅,劉纘等人相互之間談論說:“沒有君子,難道能立國嗎?”劉纘等稱呼安世為典客,安世說:“三代不同禮,五帝不同樂,怎么能用亡秦的職官,稱呼中原帝國?!眲⒗y問:“世代變化而名號不同,共有幾次?”安世說:“周稱掌客,秦改為典客,漢名鴻臚,現(xiàn)在叫主客。君等不想仿效周文王、周武王,卻關注亡秦。”國家遇有江南使者來,拿出很多收藏在宮內(nèi)的寶物,讓京城愛好儀容服飾的富戶買走,讓使者任意買賣。使者到金玉店鋪詢問價格,劉纘說:“北方金玉非常便宜,應當是山上和河中出產(chǎn)的?”安世說:“圣朝不重視金玉,所以價低如瓦礫。又因皇上仁德通于神明,山不吝惜珍寶,因此沒有河流不出金,沒有山嶺不產(chǎn)玉?!眲⒗y開始想大買金玉,聽到安世的話,羞慚作罷。當時民眾貧困饑荒流離失所,豪強巨族大量占有土地,安世于是上疏說:“我認為現(xiàn)今盡管井田制度難以恢復,但應重新調(diào)節(jié)測量,采用周密的方法,使分田耕種有標準,能力與產(chǎn)業(yè)相稱,小民能夠獲得賴以生存的土地,豪強沒有多余土地取盈利。那么,皇上無私的恩澤,就能平均播灑給廣大百姓;如山一樣的糧食,可以堆積在家家戶戶。另外被爭搶的田,應限定年限,事久難明產(chǎn)權(quán)的,一律歸屬現(xiàn)在的主人。然后虛偽詐妄的奸民,才會斷絕覬覦的念頭,安分守己的人,可永遠免受欺凌侵奪?!备咦婧苜澩俗h,后代的均田制由此產(chǎn)生。出朝任相州刺史、假節(jié)、趙郡公。鼓勵引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禁止不合禮法的祭祀。當初,廣平人李波,家族勢力強大,殘害侵奪百姓。前刺史薛道檦親自去討伐,李波率他的宗族迎擊,大敗薛道檦軍隊。于是李波處成為罪犯逃奔的地方,于公于私都成為禍患。李安世設計謀誘捕李波及其子侄三十多人,在鄴城街市斬首,境內(nèi)安定。因病免職。太和十七年去世于家中。李安世娶博陵崔氏,生了一個兒子李玚。崔氏因嫉妒兇悍被休,又娶了滄水公主。
《魏書·李安世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yǎng)弟妹,鄉(xiāng)里稱其敦
- 文言文務大原文鑒賞二曰:嘗試觀於上志,三王之佐,其名無不榮者,其實無不安者,功大故也。俗主之佐,其欲名實也與三王之佐同,其名無不辱者,其實無
- 文言文《陋室銘》鑒賞《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文言文《陋室銘》鑒賞,歡迎大家參考!陋室銘唐
- 文言文中常見的虛詞解析文言文中不乏一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特別是一些虛詞,雖然實際沒有意義,但是卻在整個句子的翻譯中充當重要的
- 呂氏春秋原文:東方之墨者謝子,將西見秦惠王?;萃鯁柷刂咛乒霉?。唐姑果恐王之親謝子賢於己也,對曰:“謝子,東方之辯士也。其為人甚險,將奮於
- 宋弘字仲子,京兆長安人也。父尚,成帝時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賢,違忤抵罪。弘少而溫順,哀、平間作侍中,王莽時為共工。赤眉①入長安,遣使征弘
- 虞初新志黃履莊傳文言文試題附答案【甲】明有奇巧人日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
- 曹錫寶,字鴻書,一字劍亭,江南上海人。乾隆初,以舉人考授內(nèi)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資深當擢侍讀,錫寶辭。大學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進,
- 三國志韋曜傳文言文翻譯《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
- 陳獻章,字公甫,新會人。舉正統(tǒng)十二年鄉(xiāng)試,再上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學。居半載歸,讀書窮日夜不輟。筑陽春臺,靜坐其中,數(shù)年無戶外跡。久之,復
- 岳珂原文:嘉定庚午,余在中都燕李奉寧坐上,客有葉知幾者,與焉。葉以博古知音自名。前旬日,有士人攜一古琴,至李氏,鬻之。其名曰“冰清”,斷紋鱗
-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原文吳王欲伐荊(1),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3)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
- 初二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參考·舍生取義:為正義事業(yè)而犧牲生命。(舍生而取義者也?!遏~我所欲也》)·簞食壺漿:(老百姓)用簞盛了飯,用壺裝了
- 宋人及楚人平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②也。何大乎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于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宋城,
- 吳越備史原文:杜建徽,字延光,新登縣人。父棱,兩浙行軍司馬、鎮(zhèn)海軍節(jié)度副使。徽少強勇,不與諸弟類。嘗于山莊構(gòu)小茅齋,輒私署軍州押衙,紀于棟。
- 獲麟解文言文翻譯《獲麟解》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韓愈在文中以麒麟自喻,他認為麒麟之所以稱為仁獸,是由于出現(xiàn)在圣人在位的時候;如果不等待圣人
- 幼時記趣文言文翻譯沈復(1763—1825以后),字三白,號梅逸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作家,詞人。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幼時記
- 當止不止文言文翻譯當止不止文言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應當先看情況而定結(jié)果,不能意氣用事。告訴人們要適可而止,不能一昧強求,過于的'強求
- 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題目閱讀兩則短文,回答1—4題。甲 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
-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锻局泻场?nbs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