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00:55:21
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
1、《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一位老人,孤身勸退強大的秦國軍隊,保存鄭國,何故?沒有超人的膽量,沒有豐富的常識,沒有非凡的口才,試問如何可以成功?(可用于“膽識”、“口才”、“說話藝術(shù)”、“綜合素質(zhì)”等話題)
2、《勾踐滅吳》
失敗總是令人喪氣的,有些人從此就一蹶不振,高中課文與作文素材(善用課文,積累寫作素材)。但是,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失敗總是難免的,積極的辦法,就是跌倒了再爬起來。春秋時的越王勾踐,他的失敗夠慘了吧,他不是臥薪嘗膽,十年積聚,一朝滅吳,報了家仇國恨嗎?(可用于“失敗”、“堅持”、“毅力”、“堅韌”等話題)
3、《鄒忌諷齊王納諫》
有道是“旁觀者清,當(dāng)局者迷”。我們,尤其是權(quán)貴者,往往聽不到真正的聲音,如果我們?nèi)狈ψ灾?,沾沾自喜,就會以為自己真的“美于徐公”,那就危險了。(可用于“自知之明”“贊美與批評”等話題)有的人,本來滿有道理的,但是對方并不服氣,結(jié)果鬧僵了。究其原因,還有一個說話的藝術(shù)問題。齊王縱然再有修養(yǎng),也好歹是個國君,面子大得很,鄒忌要諷他納諫,也要巧用比喻,結(jié)果皆大歡喜,齊王愉快納諫,國家強大,“戰(zhàn)勝于朝廷”。(可用于“說話藝術(shù)”等話題)
4、《觸龍說趙太后》
趙太后因不希望兒子長安君為人質(zhì),換取齊國救兵,盛怒之下,發(fā)出誰再勸說,“老婦必唾其面”的惡毒說話。在這種情形之下,觸龍依然敢于去勸說,而又居然勸說成功,何也?此無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心比心而已。這種說話的態(tài)度,說話的藝術(shù),恰恰是我們經(jīng)常欠缺的。(可用于“說話藝術(shù)”、“將心比心”、“親情”等話題)
5、《季氏將人伐顓臾》
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自己立場不穩(wěn),就會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壞人拖下水,當(dāng)年孔子不是告誡過,季氏之憂,在蕭墻之內(nèi)嗎?(可用于“反腐倡廉”、“自我約束”等話題)
6、《寡人之于國也》
保護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兩千年前,山林湖泊該是很多吧,孟子則已提出:“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彼呀?jīng)意識到濫捕濫伐的危害,告誡人們要注意生態(tài)平衡。(可用于“環(huán)境與生存”等話題)
7、《勸學(xué)》
學(xué)習(xí)要注重積累,要有恒心,要專一,這是常識,也是真理,我們有不少同學(xué),能把荀子的《勸學(xué)》一文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實踐中,卻又忘記了這幾條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自己做到“積土成山”嗎?做到“鍥而不舍”嗎?做到“用心一也”嗎?(可用于“學(xué)習(xí)”、“恒心”、“說與做”等話題)
8、《過秦論》
秦可以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卻二世而亡。賈誼分析道:“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鼻氐慕逃?xùn),似老生常談,但對于今天,仍有借鑒作用,如果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不為人民謀幸福,也一樣會遭到人民反對的。(可用于“反腐倡廉”“民心”等話題)
9、《鴻門宴》
面對復(fù)雜的國際環(huán)境,我們要善于應(yīng)變,善于應(yīng)對。忽然想起《鴻門宴》的場面:面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景,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善于應(yīng)變,善于應(yīng)對,結(jié)果使他逃過一劫;而項羽則是個自大而死板的人,結(jié)果是放虎歸山,氣得范增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可用于“善于應(yīng)變”、“適應(yīng)環(huán)境”等話題)
10、《蘭亭集序》
要學(xué)會尋找風(fēng)景,欣賞風(fēng)景,享受生活,贊美生活。在“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之時,我們何不遠足“崇山峻嶺”,穿行“茂林修竹”,“一觴一詠”,“游目騁懷”?(可用于“風(fēng)景”、“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等話題)
11、《歸去來兮辭》
家,是安樂窩,是避風(fēng)港,那里有天倫之樂,有濃濃親情,作文素材《高中課文與作文素材(善用課文,積累寫作素材)》。不管你到了天涯海角,家都使你魂牽夢繞。當(dāng)年,陶縣令擺脫了官場的束縛,急急往家里奔去,“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可以“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可用于“家”、“親情”等話題)
12、《諫太宗十思疏》
和平時代,我們往往麻痹大意;一帆風(fēng)順時,我們很少想到困難之處。人生道路,又怎么會平坦筆直?魏征就告誡過唐大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可用于“居安思?!薄ⅰ敖渖菀詢€”等話題)
13、《騰王閣序》
勇于并善于表現(xiàn)自己,是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該具備的一項素質(zhì)。無必要的謙虛反而是虛偽和懦弱的行為。毛遂自薦,成就了人業(yè);王勃路經(jīng)騰王閣,毫不推辭,一揮而就,寫下了四座驚嘆的美文《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些精彩的語句,使得他在文學(xué)史中占有光輝的一席。(可用于“表現(xiàn)自己”、“勇氣”、“勇氣與才氣”等話題)
14、《師說》
互幫互學(xué),方能共同進步??鬃赢?dāng)年就認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韓愈當(dāng)年也批評了“恥學(xué)于師”的風(fēng)氣,提倡“不恥相師”。在今天激烈競爭的年代,有些人暗自發(fā)力,以為“留一手”,自己可以脫穎而出,其實封閉自己,只會變成井底之蛙,你虛心求教,必有進步;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促使自己提高。(可用于“學(xué)習(xí)”、“合作”、“幫助”等話題)
15、《陳情表》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使對方信服。李密是前朝遺臣,拒任當(dāng)朝的官,難免令皇帝猜疑,幸而他的一篇《陳情表》,寫得入理入清,如“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
16、《阿房宮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財富,保護文物,是我們當(dāng)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zé)。今天,象項羽那樣一把火將阿房宮燒掉的行為應(yīng)該沒有,但是,漠視、蠶食、占據(jù)、破壞文物古跡的`現(xiàn)象則經(jīng)常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和項羽的所為其實是沒有多大區(qū)別的。(可用于“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chǎn)”等話題)
17、《六國論》
六個大國,居然被地處西北的秦國各個擊破,這一歷史事實,千百年來引起歷史學(xué)家極大的興趣,論述的文章很多,蘇洵的《六國論》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實,有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六國雖然強大,但并不團結(jié),甚至彼此隔岸觀火,勾心斗角,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壘,而是一比一,甚至零點幾比一的對壘了。這種貌似強大而其實一盤散沙的現(xiàn)象,我們平時不是也看得多嗎?(可用于“團結(jié)合作”等話題)
18、《游褒禪山記》
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績,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業(yè)的頂峰,不少人還在做著這樣的白日夢。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朋友,不要在平地觀望了,到“險遠”處去尋求“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吧。(可用于“努力”、“最好的風(fēng)景”、“更上一層樓”等話題)
自信是一種良好的素質(zhì),盲從則是可悲的行為。要想不盲從,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也有過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盲從,他曾與四位朋友去游褒禪山的一個山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本來漸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說“不出,火且盡”,結(jié)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我們在生活中,不是也經(jīng)常遇到這種令人后悔的事嗎?(可用于“自信”、“盲從”等話題)
志、力、物三者,可以說是我們成功的三大要素。有遠大的志向,還得有真才實學(xué),最好還獲得某些幫助,或者良好機遇。王安石在游褒禪山時,就悟出了這個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迸笥眩阆胂?,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樣?(可用于“成功的要素”、“志、力、物”等話題)
19、《伶官傳序》
古之英雄豪杰,不少就載倒在太平享樂之中,如后唐莊宗、李自成、洪秀全等,歐陽修感嘆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苯裉?,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同樣載倒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嗎?(可用于“反腐倡廉”、“自律”等話題)
20、《石鐘山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有調(diào)查才有發(fā)言權(quán),不經(jīng)調(diào)查即道聽途說,或瞎指揮,肯定誤事。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命名的來由,“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雖也未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為就值得贊揚。(可用于“調(diào)查研究”、“科學(xué)態(tài)度”等話題)
21、《項脊軒志》
今夜,月亮很大,很美,我在院子中漫步,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一文中的句子:“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保捎糜诿鑼懬锾煸乱怪吧?/p>
22、《五人墓碑記》
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如果“五人”不是“激于義而死”,以他們“草民”“蟻民”之身,又怎會讓張溥寫出《五人墓碑記》而流傳至今,讓我們也記住他們的壯烈行為?(可用于“死”“價值”“正義”等話題)
23、《病梅館記》
推行素質(zhì)教育,迫在眉睫。應(yīng)試教學(xué)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許多只能是“高分低能兒”,是病態(tài)的苗子,如同龔自珍筆下的“病梅”,或“曲”,或“欹”,或“疏”,改革教育制度,推行素質(zhì)教育,便是救治那些“病梅”的良方。(可用于“人才”、“素質(zhì)教育”等話題)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蒲松齡《聊齋志異》原文:于中丞成龍,按部至高郵。適巨紳家將嫁女,裝奩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無術(shù)。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
- 文言文《陋室銘》全文鑒賞《陋室銘》選自《全唐文》,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文言文《陋室銘》全文鑒賞,歡迎大家閱讀!陋室銘唐代:
- 鄧晨字偉卿,南陽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預(yù)章都尉。晨初娶光武姊元①。王莽末,光武嘗與兄伯升及晨俱之宛,與穰人蔡少公等宴語。少公頗學(xué)圖讖,
- 報劉一丈書文言文及譯文〔明〕宗臣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
- 文言文名篇《韓琦大度》全文原文和注釋【原文】韓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獻玉盞二只,云耕者入壞冢而得,表里無纖瑕可指,真絕寶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
- 舊書不厭百回讀-探索文言文教學(xué)的現(xiàn)實意義文言文離我們年代久遠,與現(xiàn)代口語和書面語都有巨大差異,因此很多人認為沒有實用價值,除了被動學(xué)習(xí)一些用
-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jīng)》。故事梗概是: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去親戚家吃飯,主人在菜中加鹽,菜都很美味可口。傻人以為鹽既然那么好吃,回
- 《當(dāng)機立斷》文言文閱讀理解《當(dāng)機立斷》原文:道中有車載甕,塞于路。屬天寒,冰雪峻滑,進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集,鈴鐸數(shù)千,羅擁在后,無可
- 三國志原文: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陽太守黃子廉之后也,枝葉分離,自祖遷于零陵,遂家焉。蓋少孤,嬰丁兇難,辛苦備嘗。然有壯志,雖處貧賤
- 史記原文:馮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
-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賞析原文: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
- 初中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點訓(xùn)練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
- 《明史·葉盛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葉盛,字與中,昆山人。正統(tǒng)十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師覆土木①,諸將多遁還。盛率同列請先正扈從失律者罪,
- 宋書原文:毛修之,字敬文,滎陽陽武人也。祖虎生,伯父璩,并益州刺史。父瑾,梁、秦二州刺史。修之有大志,頗讀史籍。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為寧遠參軍。
- 原文:王粲①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②見而奇之。時邕才學(xué)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
- 北齊書原文:楊愔,字遵彥,弘農(nóng)華陰人。愔兒童時,口若不能言,而風(fēng)度深敏,出入門閭,未嘗戲弄。六歲學(xué)史書,十一受《詩》《易》,好《左氏春秋》。
- 飲泉亭記【明】 劉基昔司馬氏①有廉臣焉,曰吳君隱之,出刺廣州,過貪泉而飲之,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逼?/div>文言文參考:尋道·仙心尋道·仙心世事難諳,本心難存。處世之道,無非三字,寂,淡,一。寂,為趙師秀所得。約客待到夜半烏月明,閑敲寂寥之子落一樹隋論〔宋〕蘇轍昔者三代之君,享國長遠,后世莫能及。然而亡國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諸侯用新唐書原文:曹確,字剛中,河南人。擢進士第,歷踐中外官,累拜兵部侍郎。懿宗咸通中,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進中書侍郎。確邃儒術(shù),器識方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