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點總結(jié)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8 21:37:20
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點總結(jié)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并加以解釋。
1、 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云、響、景:像云彩、回聲、影子一樣
2、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钣靡院螅~變成相關(guān)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1、沛公欲王關(guān)中 王:統(tǒng)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3、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4、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5、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示眼色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2、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3、齊威王欲將孫臏 將: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dāng)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1、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dāng)作賓客。
2、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3、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dāng)作門客
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僅僅把親人當(dāng)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dāng)作孩子。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chǎn)品、收入
2、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sha6*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2、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復(fù)生
4、驚天動地 驚:使驚奇;動:使感動
5、可燒而走也 走:使逃走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兒懼,啼告母 啼:哭著
九、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擔(dān)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
1、曉看紅濕處 紅:紅花
2、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綠、紅:綠葉、紅花。
3、常在于險遠。 險遠:危險而又道遠的地方
十、形容詞用作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時,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質(zhì),而是表示相應(yīng)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fā)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中的窮,是走到盡頭的意思。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窮:看盡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愛
十一、形容詞使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如: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就是使變綠的意思。
1、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弱:使削弱
2、富國強兵 富、強:使┉┉富、強
3、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苦、勞、餓:使┉┉苦、勞、餓
十二、形容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帶上賓語時,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認為小的意思。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小:認為小
2、予怪而問之 怪:認為怪
3、漁人甚異之 異:認為奇怪
十三、數(shù)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名詞)
在文言文中,數(shù)詞往往用來擔(dān)當(dāng)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具有某個數(shù)量的事物。如:
1、六王畢,四海一 一:統(tǒng)一(動詞)
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貳:背離(動詞)
十四、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
1、余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一:全、滿(形容詞)
2、二三其德 二三:不專一,不忠誠(形容詞)
十五、數(shù)詞用作名詞
其一犬坐于前 一,一只狼(名詞)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中高考實詞21.道(dào)(1)名詞。①道路。如: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②規(guī)則,正確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
- 如何學(xué)好文言文學(xué)習(xí)文言文就像學(xué)習(xí)外語一樣,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所以字詞積累是學(xué)好文言文的基礎(chǔ)。積累文言字詞,一般說
- 韓憑夫婦 宋康王舍人韓憑【韓憑,或作韓朋。韓憑與何氏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因為表達了人民的美好愿望,隋唐以后
- 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也。父柔,漢靈帝時舉孝廉,補尚書郎右丞,董卓之亂,棄官歸,州辟別駕從事,詔書就拜會稽都尉。孫策到吳,柔舉兵先附,策表柔
- 鄒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隴蜀間,略知書。容少慧敏,年十二,誦“九經(jīng)”、《史記》、《漢書》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時喜雕刻,父
-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也。少知名,號八俊。長八尺余,姿貌甚偉。以大將軍掾為北軍中侯。靈帝崩,代王叡為荊州刺史。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
- 巎巎(náo)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從征有功。巙巙幼肄業(yè)國學(xué),博通群書,長襲宿衛(wèi),風(fēng)神凝遠,制行峻潔,望而知其為貴介公子。始授承直
-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人也。高祖寔,著名漢代。父贊,魏吏部尚書、左仆射,以雅量見稱。洪少以清厲顯名,骨鯁不同于物,人之有過,輒面折之,而退無
- 新唐書原文:丘和,河南洛陽人,后徙家。少重氣俠,閑弓馬,長乃折節(jié)自將。仕周開府儀同三司。入隋為右武衛(wèi)將軍,封平城郡公,歷資、梁、蒲三州刺史,
- 得過且過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和道理五臺山有鳥,名曰寒號蟲,四足,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dāng)盛暑時,毛羽文采③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
- 新唐書原文:岑文本,字景仁,鄧州棘陽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書。父之象,仕隋為邯鄲令,坐為人訟,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詣司隸理冤,辨對哀暢無所詘
-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xué)家歸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guān)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
- 金農(nóng)與蒼頭 壽門①“所得蒼頭②,皆多藝。其一善攻硯,所規(guī)模甚高雅。壽門每得佳硯石,輒令治之。顧非飲之?dāng)?shù)斗
- 文言文習(xí)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
- 單者易折文言文翻譯單者易折寫吐谷渾國王阿豺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與弟弟們要團結(jié)一心,比喻生動,說理深刻。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單者易折文言文翻譯相
- 與顧章書文言文翻譯與顧章書描寫故鄉(xiāng)山水賞心悅目的情韻和靈趣,表現(xiàn)作者回歸自然的歡愉和對自由人生的積極追求,同時也反映他對人世的退避。以下是小
- 漢書卜式傳原文: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愿輸家財半助邊。上使使問式:“欲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習(xí)仕宦,不
- 陳萬年教子陳萬年乃朝中重臣,嘗病,召其子陳咸戒于床下,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fēng)。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
- 金玉殉國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chǔ)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
- 范蠡事越王勾踐,與勾踐深謀二十余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