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理解試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9:39:45
語文文言文理解試題
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庭芝生時,有芝產(chǎn)屋棟,鄉(xiāng)人聚觀,以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穎異,日能誦數(shù)千言,而智識恒出長老之上。王昱守隨,庭芝年十八,告其諸父曰:王公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隨必亂,請徙家德安以避。諸父勉強從之,未浹旬①,昱果為部曲挾之以叛,隨民死者甚眾。
淳祜初,舉進士,中第。辟荊帥孟珙幕中,主管機宜文字。珙卒,遺表舉賈似道自代,而薦庭芝于似道,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興國,即棄官歸,為珙行三年喪。似道鎮(zhèn)京湖,起為制置司參議,移鎮(zhèn)兩淮,與似道議柵清河五河口,增淮南烽百二十。開慶元年,似道宣撫京湖,留庭芝權揚州。
庭芝初至揚時,揚新遭火,廬舍盡毀。州賴鹽為利,而亭戶②多亡去,公私蕭然。庭芝悉貸民負逋③,假錢使為屋,屋成又免其假錢,凡一歲,官民居皆具。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慶場,以省車運。兼浚他運河,放亭戶負鹽二百余萬。亭民無車運之勞,又得免所負,逃者皆來歸,鹽利大興。又大修學,為詩書、俎豆④,與士行習射禮⑤??ぶ杏兴?,即命發(fā)廩,不足則以私財振之。揚民德之如父母。
德佑二年,宋亡。三月,大元將阿術使者持詔來招降,庭芝開壁納使者,斬之,焚詔陴⑥上。七月,阿術請赦庭芝焚詔之罪,使之降,有詔從之。庭芝亦不納。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煥守揚,與姜才將兵七千人東入海,至泰州,阿術將兵追圍之。朱煥既以城降,驅庭芝將士妻子至泰州城下,裨將孫貴、胡惟孝等開門降。庭芝聞變,赴蓮池,水淺不得死。被執(zhí)至揚州,朱煥請曰:揚自用兵以來,積骸滿野,皆庭芝與才所為,不殺之何俟?于是斬之。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八十》)
注:①浹旬:十天。 ②亭戶:鹽戶。 ③貸民負逋:寬免百姓的拖欠的賦稅。
④俎豆:古代禮器。祭祀時用以盛牛羊等祭品。
⑤射禮:古代貴族男子重武習射,常舉行射禮,射禮分四種,此處指鄉(xiāng)射。
⑥陴:城上女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留庭芝權揚州 權:代理
B.兼浚他運河 浚:疏通
C.放亭戶負鹽二百余萬 放:免除,解除
D.不殺之何俟 俟:通矣,語氣詞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庭芝善于安民的一組是
①隨必亂,請徙家德安以避 ②扶其柩葬之興國
③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慶場,以省車運 ④逃者皆來歸,鹽利大興
⑤又大修學,為詩書、俎豆 ⑥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 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庭芝聰穎過人。他出生時,他家的`房梁上長出了靈芝,鄉(xiāng)人認為這是大吉之兆,于是就起名庭芝。他少年時就非常聰明,每天能背誦數(shù)千字的內(nèi)容,智慧和見識也常常超過長輩。
B.李庭芝知恩守喪。他在孟珙帳下聽用,孟珙去世前遺表推舉賈似道接替自己,又把李庭芝推薦給賈似道。李庭芝為報答孟珙的知遇之恩,棄官回家,為孟珙守喪三年。
C.李庭芝拒不降元。南宋滅亡后,大元將領阿術派使者勸降李庭芝,結果使者被殺,詔書也被焚毀。后再次勸降,又被李庭芝拒絕。
D.李庭芝拒元至死。朱煥利用李庭芝將士和妻子、孩子誘迫把守泰州城的副將孫貴、胡惟孝等開門投降,并最終請求將李庭芝處死在泰州。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假錢使為屋,屋成又免其假錢,凡一歲,官民居皆具。(5分)
譯文: 。
(2)郡中有水旱,即命發(fā)廩,不足則以私財振之。揚民德之如父母。(5分)
譯文: 。
參考答案:
4.D(俟:等待)
5.C(①顯示的是智慧;②是感恩于孟珙)
6.D(被處死在揚州)
7.(1)借給百姓錢款讓他們蓋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貸款,總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蓋好了。(5分。假錢、使之、凡、具各1分,句意1分。采分點準確即給分)
(2)州郡中發(fā)生水災旱災,李庭芝馬上就下令打開糧倉,不夠就用自己家財救濟他們。揚州百姓像對父母一樣感激他。(5分。發(fā)廩、振、德、如父母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李庭芝出生的時候,有靈芝長在房梁上,鄉(xiāng)人都聚攏觀看,認為是生男孩兒的吉兆,于是就用來給他起名。年輕時聰明得很,每天能誦讀數(shù)千言,而且智慧識見常常高出年紀大的人。王旻為隨州知州,李庭芝十八歲,告訴他的叔父說:王公貪婪而且不體恤百姓,百姓大都怨恨他,隨州肯定要動亂,請把家遷往德安避難。叔父們勉強聽從了他,沒過十天,王旻果然被部下挾持而叛亂,隨州百姓死了很多。
淳祜初年,考進士,及第。辟舉到孟珙幕府,主管機宜文字。孟珙去世,臨終表文舉薦賈似道接替自己,又向賈似道推薦李庭芝。李庭芝因孟珙了解自己而感動,護送他的靈柩到興國安葬,馬上就放棄官職回家了,替孟珙守了三年喪。賈似道鎮(zhèn)守京湖,起用李庭芝任制置司參議,改為鎮(zhèn)守兩淮,同賈似道商議在清河五河口設置柵欄,增添淮南烽火一百二十處。開慶元年,賈似道宣撫京湖,留下李庭芝暫管揚州。
李庭芝起初到揚州時,揚州剛剛遭遇火災,房屋全都被燒毀。州里靠鹽取利,但是鹽戶大多逃亡,公私兩方都很凄慘。庭芝將百姓拖欠的賦稅全部寬免,借錢讓他們蓋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貸款,總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蓋齊。開鑿河道四十里進入金沙余慶場,節(jié)省車輛運輸。兼及疏浚其它運河,免掉鹽戶拖欠鹽稅二百多萬。鹽民沒有車輛運輸?shù)膭谝?,又能免除所欠,逃亡的人都返回了,鹽業(yè)很興旺。又大規(guī)模地興修學校,誦讀詩書,舉行祭祀,同士人操練射禮。州中發(fā)生水災旱災,馬上就下令打開糧倉,不夠就用自己家財救濟他們。揚州百姓就像對父母一樣感激他。
元的將領阿術派人拿著詔書來招降,李庭芝打開營門放進使者,殺了他,在城墻上燒掉詔書。七月,阿術請求赦免李庭芝燒掉詔書的罪過,讓他投降,詔書下達聽從了他的建議。李庭芝還是不接受。這月,益王派使者用少保、左丞相的官職招降李庭芝,李庭芝派朱煥守衛(wèi)揚州,同姜才領兵七千人往東面下海,到了泰州,阿術帶兵追擊包圍他們。朱煥率城投降以后,驅趕李庭芝將士的妻兒來到泰州城下,偏將孫貴、胡惟孝等人開門投降。李庭芝聽說情況有變,跳進荷花池,水淺沒死成。被抓到揚州,朱煥請求說:揚州自從打仗以來,堆積的尸骸到處都是,都是李庭芝和姜才造成的,不殺掉他們還等什么?于是就殺掉了他們。死的那天,揚州的百姓全都落了淚。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梅花書屋文言文翻譯導語:梅花書屋,是在原先倒塌的老房子基礎上加高地基而修建的一間大書屋,書屋四周栽植了海棠、薔薇、牡丹、茶花和梅花等名目眾多
- 文言文翻譯失誤講解從2002年起,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語句不再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譯的表述形式。怎樣正確地翻譯文言文?一、文言文
- 三國志原文: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又精方藥
- 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導語: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歡迎借鑒
- 梅圣俞墓志銘歐陽修嘉祜五年,京師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臥城東汴陽坊。明日,朝之賢士大夫往問疾者,屬路不絕。城東之人,市者廢,行者不得往來
- 明史原文:弋謙,代州人。永樂九年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貶峽山知縣。復坐事免歸。仁宗在東宮,素知謙骨鯁。及嗣位,召為大理少卿。
- 后漢書原文:張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shù)歲而知孝讓,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xiāng)人號為“張曾子?!逼邭q通《春秋》,復欲進余經(jīng),父母曰“汝小未
- 桓彥范,字士則,潤州丹陽人。以門蔭調(diào)右翊衛(wèi),遷司衛(wèi)主簿。張柬之將誅易之等,引與定策。于是,以彥范、敬暉為左、右羽林將軍,屬以禁兵。時中宗每北
-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詞的差異所謂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古義與今義有差別,甚至詞義相差很遠。這種詞義的差異,是由詞義發(fā)展變化造成的。古今詞義的變化
- 章惇豪俊,博學善文。進士登名,恥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舉甲科,調(diào)商洛令。與蘇軾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臨絕壁萬仞橫木其上惇作揖軾書壁軾懼怕不敢書。
- 初中文言文第一冊知識點歸納之重要語句翻譯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而不思則罔;
- 《為學》文言文翻譯《為學》是初中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為學》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原文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
- 工之僑為琴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①。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②。使國工③視之,曰:“弗古
- 趙普文言文文意理解趙普文言文大意是什么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nèi)容吧!原文:《趙普》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
- 《農(nóng)桑輯要養(yǎng)蠶收種》文言文翻譯《農(nóng)桑輯要養(yǎng)蠶收種》作者:佚名《齊民要術》:收取種繭,必取居簇中者。近上則絲薄,近地則子不生也。《務本新書》:
- 隋書原文: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也。高潁屢言其賢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臥內(nèi)與語大悅拜太子少保,俄兼納言、民部尚書。威上表陳讓,詔曰:“
- 文言文訓練:曹劌論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 漢書原文:漢興有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當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聞而召之,不至。其后呂后用留侯計
- 文言文斷句技巧全攻略想要讀懂文言文,一定要在翻譯以及技巧上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文言文斷句技巧全攻略,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韓非子原文:吳起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臨境,吳起欲攻之。不去,則甚害田者;去之,則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車轅於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