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論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2 16:44:56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論語》
論語十則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課文下面注釋:
1、《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時習(xí):經(jīng)常地復(fù)習(xí)。
4、說():“悅”的古字,愉快。
5、慍():生氣、發(fā)怒。
6、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7、吾:人稱代詞,我。
8、日:每天。
9、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誠,誠實。
11、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12、溫故而知新: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稱代詞,你。
16、是知也:這是聰明的。是,此、這。知,通“智”。
17、見賢思齊焉:見到賢人就向他學(xué)習(xí),希望能和他看齊。
18、弘毅:剛強,勇毅。
19、凋:凋謝。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文后練習(xí):
把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附加練習(xí)
1、閱讀理解。
①選文中講學(xué)習(xí)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講學(xué)習(xí)樂趣的句子是。
③講學(xué)習(xí)態(tài)度的句子依次是
④講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句子依次是
2、寫出出自選文的.六個成語,并任選其中三個造句或?qū)懺挕?/p>
成語:
造句或?qū)懺挘篲_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有過不同看法。請你聯(lián)系生huo6*體驗,談?wù)勛约旱挠^點。
答案:
1、①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p>
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后已擇善而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回答時應(yīng)該要肯定這種說法。從自己的內(nèi)心出發(fā),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游釣臺記文言文閱讀練習(xí)游釣臺記(節(jié)選)【清】鄭日奎釣臺在浙東,漢嚴先生①隱處也。先生風節(jié),輝映千古,予夙②慕之,思得一游為快。顧奉檄北上,草
- 童趣文言文原文及譯文童趣文言文的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童趣文言文原文及
- "不遷怒不貳過"的意思即不會遷怒于人,不會犯兩次同樣的錯誤。原文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
- 漢書原文:張禹字子文,河內(nèi)軹人也。及壯,至長安學(xué),從膠東庸生問《論語》,既明習(xí),有徒眾,舉為郡文學(xué)。甘露中,諸儒薦禹,有詔太子太傅蕭望之問。
- 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題目閱讀兩則短文,回答1—4題。甲 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
- 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文言文閱讀(19分)李化龍,字于田,長垣人。萬歷二年進士。除嵩縣知縣。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龍陰察其奸,悉召置之法,縣中大治
- 宋濂《送天臺陳庭學(xué)序》文言文及賞析《送天臺陳庭學(xué)序》是一篇贈序。作者既充分贊揚陳庭學(xué),又規(guī)勸他要注意進德修業(yè)。文章先寫川蜀山水之奇,突出游川
- 甲與乙相善文言文翻譯在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
- 郭衍,字彥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驍武,善騎射。周陳王純引為左右,累遷大都督。時齊氏未平,衍奉詔于天水募人,以鎮(zhèn)東境,得樂徙千余家,屯于陜
- 新五代史原文: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人也。少事時溥,溥與梁相攻,知俊與其麾下二千人降梁,太祖以為左開道指揮使。知俊姿貌雄杰,能被甲上馬,輪劍
- 目貴明 【原文】 目貴①明②,耳貴聰③,心貴智④。以天下之目視,則無
- 詣闕上書理馬援【漢】朱勃①臣聞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備于眾。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大臣曠然,咸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讒言
- 《陳書》節(jié)選韓子高的文言文閱讀和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興,
- 孔穎達,字仲達,冀州衡水人。八歲就學(xué),誦記日千余言,暗記《三禮義宗》。及長,明服氏《春秋傳》、鄭氏《尚書》、《詩》、《禮記》、王氏《易》,善
- 蕭注,字巖夫,臨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舉進士,攝廣州番禺令。儂智高圍州數(shù)月,方舟數(shù)百攻城南,勢危甚。注自圍中出,募海濱壯士,得二千
- 索湘,字巨川,滄州鹽山人。開寶六年進士,釋褐鄆州司理參軍。齊州有大獄,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決,湘受詔按鞫,事隨以白。太平興國四年,轉(zhuǎn)運使和
- 舊唐書.良吏傳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譯文任迪簡,京兆萬年人。舉進士。初為天德軍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嘗有軍宴,行酒者誤以醯①進。迪簡知誤,以景
-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xiāng)人,從上黨張播學(xué)。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講論經(jīng)史,以資見聞。平章政事張啟元以紹應(yīng)詔,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單州,民
-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
- (一)叔孫通傳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5)題。叔孫通者,薛人也。及項梁之薛,叔孫通從之。敗于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徙長沙,叔孫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