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11 03:01:29
史記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史記
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 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為!上常衣綈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南越王尉佗自立為武帝,然上召貴尉佗兄弟,以德報之,佗遂去帝稱臣。與匈奴和親,匈奴背約入盜,然令邊備守,不發(fā)兵深入,惡煩苦百姓。吳王詐病不朝,就賜幾杖。群臣如袁盎等稱說雖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張武等受賂遺金錢,覺,上乃發(fā)御府金錢賜之,以愧其心,弗下吏。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nèi)殷富,興于禮義。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宮。遺詔曰: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當今之時,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yè),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離寒暑之數(shù),哀人之父子。傷長幼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賴天地之靈,社稷之福,方內(nèi)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維年之久長,懼于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yǎng)于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詔御史:孝文皇帝臨天下,通關梁,不異遠方。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獨,以育群生。減嗜欲,不受獻,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誅無罪。除宮刑,出美人,重絕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識。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親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廩廩③鄉(xiāng)改④正服⑤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嗚呼,豈不仁哉!
(選自《史記孝文帝本紀》,有刪改)
【注】①綈衣:質(zhì)地粗厚的絲織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為一世。③廩廩:猶庶幾,漸進。④鄉(xiāng)改:更改歷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示敦樸,為天下先 先:做榜樣
B.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靡:倒下
C.以離寒暑之數(shù) 離:遭遇
D.德厚侔天地 侔:比得上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與匈奴和親,匈奴背約入盜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上乃發(fā)御府金錢賜之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C.專務以德化民 不賂者以賂者喪
D.善人之治國百年 鄰之厚,君之薄也
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廩廩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
B.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廩廩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
C.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廩廩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
D.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載/德至盛也/廩廩鄉(xiāng)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于今
12.下面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帝注重休養(yǎng)生息,反對大興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臺,召來工匠一計算,造價要上百斤黃金,就自動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他平時穿的是質(zhì)地粗厚的絲織衣服,甚至嚴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為民做節(jié)儉的榜樣。
C.孝文皇帝有著比較進步的生死觀,他認為死是事物的自然歸宿;對侍喪葬也主張節(jié)儉,反對厚葬等奢侈攀比的習俗。
D.孝文皇帝功德顯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給予他很高的歷史評價,沒有哪個皇帝堪與他比,無溢美之詞。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宮室,??中咧我耘_為! (5分)
(2)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yǎng)于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悲之有!(5分)
答案:
9.B(沒有,不)
10.D(D項結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介詞,和/動詞,結交;B項于是,就/才;C項介詞,用/連詞,因為)11.B
12.D(D項中沒有哪個皇帝堪與他比錯,應為沒有哪個人不曾得到他的好處。)
13.(1)百斤黃金相當于十戶中等人家的產(chǎn)業(yè),我承受了先帝留下來的宮室,時常擔心有辱于先帝,還建造高臺干什么呢?(判斷句、產(chǎn)、奉、羞、何以臺為,每點1分)
(2)如今沒想到能僥幸享盡天年,被供奉在高廟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賢明,卻能有這樣的結果,我認為就很好,還有什么可悲哀的呢?。烤?分)
參考譯文:
孝文帝從代國來(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宮室、園林、狗馬、服飾、車駕等等,什么都沒有增加。但凡有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廢止,以便利民眾。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臺,召來工匠一計算,造價要值上百斤黃金。文帝說:百斤黃金相當于十戶中等人家的產(chǎn)業(yè),我繼承了先帝留下來的宮室,時常擔心有辱于先帝,還建造露臺干什么呢?文帝平時穿的是質(zhì)地粗厚的絲織衣服,對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準她穿長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幃帳不準繡彩色花紋,以此來表示儉樸,為天下人做出榜樣。(文帝規(guī)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準用金銀銅錫等金屬做裝飾,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節(jié)省,不要煩擾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為武帝,然而文帝卻把尉佗的兄弟召來,(加官進爵)使他們顯貴,用恩德回報他們,尉佗于是取消了帝號,向漢朝稱臣。漢與匈奴相
約和親,匈奴卻背約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邊塞戒備防守,不發(fā)兵深入匈奴境內(nèi),不愿意給百姓帶來煩擾和痛苦。吳王劉濞謊稱有病不來朝見,文帝就趁此機會賜給他木幾和手杖,(以表示關懷他年紀大,可以免去進京朝覲之禮)。群臣中如袁盎等人進言說事,雖然直率尖銳,而文帝總是(寬容)采納。大臣中如張武等人接受別人賄賂的金錢,事情被發(fā)覺,文帝就從皇宮倉庫中取出金錢賜給他們,用這種辦法使他們內(nèi)心羞愧,而不把他們下交給執(zhí)法官吏處理。文帝專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禮義興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宮逝世。留下遺詔:我聽說天下萬物萌芽生長,最終沒有不死的。死是世間的常理,事物的.自然歸宿,有什么值得過分悲哀呢!當今世人都喜歡活著而不樂意死,死了人還要厚葬,以致破盡家產(chǎn);加重服喪以致?lián)p害身體。我認為很不可取。況且我生前沒有什么德行,沒有給百姓什么幫助;現(xiàn)在死了,又讓人們加重服喪長期哭吊,遭受嚴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靈受到損害,減少飲食,中斷對鬼神的祭祀,其結果是加重了我的無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護宗廟,憑著我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靈,社稷的福氣,才使得國內(nèi)安寧,沒有戰(zhàn)亂。我不聰敏,時常擔心行為有過錯,使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蒙受羞辱;歲月長久了,總是擔心不能維持始終。如今沒想到能僥幸享盡天年,將被供奉在高廟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賢明,卻能有這樣的結果,我認為就很好,還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詔給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開放了關卡橋梁,處處暢通無阻,邊遠地區(qū)也是一樣;廢除了誹謗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賞賜老人,收養(yǎng)撫恤少無父母和老而無子的貧苦人,以此來養(yǎng)育天下眾生;他杜絕各種嗜好,不受臣下進獻的貢品,不求一己之私利;處治罪犯不株連家屬,不誅罰無罪之人。廢除宮刑,放出后宮美人,對使人斷絕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聰敏,不能認識孝文皇帝的一切。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親自實行了。他的功德顯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廣施,遍及四海,沒有哪個人不曾得到他的好處。
太史公說:孔子曾說治理國家必須經(jīng)過三十年才能實現(xiàn)仁政。善人治理國家經(jīng)過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can6*暴免除刑殺了。這話真是千真萬確!漢朝建立,到孝文皇帝已經(jīng)歷了四十多年,德政達到了極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漸走向更改歷法、服色和進行封禪了,由于他的(謹慎)謙讓,(改制)至今尚未完成。啊,這難道不就是仁嗎?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螳螂捕蛇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cè)傾
- 《圣琵琶傳聞》有書生欲游吳地,道經(jīng)江西,因風阻泊船,閑步入林,過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門外,小廊數(shù)間,傍有筆硯。書生攻②畫,遂把③筆,于素壁
- 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陳平卻讒(陳)平遂至修武降漢,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入,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陳平卻讒。是時萬石君奮為漢王中涓①,受平謁,
- 高考文言文沖刺語境推斷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
- 何真,東莞員岡人,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奪。少英偉好書劍。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義兵保鄉(xiāng)里,仕為河源務副使、淡水盜場管勾。中原兵起
- 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劉幽求篇文言文閱讀劉幽求,冀州武強人。圣歷中,舉制科中第。調(diào)閬中尉,刺史不禮,棄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彥范等誅張易之、昌宗
- 章亨書絕壁 原文章惇嘗與蘇軾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臨絕壁萬仞,岸甚狹。子厚推軾下潭書壁,軾不敢。子厚履險而下,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
- 對牛彈琴文言文的譯文對牛彈琴是一個常用的成語,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對牛彈琴文言文的譯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
- 李溫陵傳的文言文閱讀訓練和答案李溫陵傳[明]袁中道李溫陵者,名載贄。少舉孝廉,以道遠,不再上公車,為校官,徘徊郎署間。后為姚安太守。公為人中
- 柳宗元《黔之驢》原文與翻譯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
- 后漢書原文:郭躬字仲孫,潁川陽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躬少傳父業(yè),講授徒眾常數(shù)百人。后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
- 文言文名句1、不以一眚掩大德?!蹲髠鳌罚ㄗg: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墩撜Z》(
- 李夢登,福建人。乾隆庚寅除孝豐知縣,不攜家室,與同志三數(shù)人,惘惘到縣。始謁巡撫,門者索金,不應,因持刺不許入。夢登則繩床坐軍門,竟日不去,曰
- 語文文言文句式:判斷句中考1.判斷句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文言文中,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 南史原文:王敬則,臨淮射陽人也。性倜儻不羈,好刀劍。元徽二年,隨齊高帝拒桂陽賊于新亭,大破賊水軍。事寧,帶南泰山太守、右俠轂主,轉(zhuǎn)越騎校尉、
- 后漢書原文: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時任司隸校尉,為王莽所殺。永初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滅其子孫。都尉路平承望風旨,欲害永。
- 文言文的解析雖然文言文不是現(xiàn)實中的語言,今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現(xiàn)代文的源泉,還在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所以,要
-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整理高考語文:文言文通假字集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绷T:通“疲”;疲勞。形容詞
- 鼠畫逼真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①,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③
- 高考語文文言文鴻門宴知識點歸納《鴻門宴》一、通假字1.距關,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內(nèi)通“納”,接納)2.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