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文言文閱讀練習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13 12:59:39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文言文閱讀練習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蘇轍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時,轍亦遷??担瑫鴣砀嬖唬骸肮胖娙擞袛M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于東坡。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數(shù)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貧,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①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瘻Y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xiāng)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處之矣。
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黽勉(mǐn miǎn):努力。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 B.獨喜為詩,精深華妙
C.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 D.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閱讀答案(附翻譯)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置家羅浮之下
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C.
每以家貧
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B.
追和古人,則始于東坡
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
D.
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
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
8、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文引用蘇軾的話介紹他追和陶詩的情況,著重談了他晚年謫居儋耳、深服淵明、并立志學陶的原因。
B.蘇轍對蘇軾的上述情況略加評論,其中說到了蘇軾半生為官,頻遭屈辱而不知悔,議論中流露出對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蘇軾認為陶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認為陶淵明的人是“性剛才拙”,自己能夠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
D.這篇序言引用蘇軾的原話來介紹其創(chuàng)作動機等相關(guān)情況,這種寫法有利于縮短讀者與蘇軾的距離,讓人感到親切可信。
9、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B.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C.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D.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君子,子為我志之。 (3分)
②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3分)
③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 (4分)
參考答案:
6、.B (A古:古代的一種器樂合奏,即“鼓吹樂”,在文中代指音樂;今:宣揚提倡,吹噓。B古今義同,指學問或理論精密深奧。C古:在文中指得意之作,感到滿意的作品,用作名詞;今:感到非常滿意,用作形容詞或動詞。D古:推辭世事,指隱居不仕;今:去世,謝世。)
7、A (A相同,均為結(jié)構(gòu)助詞“的”。B介詞,從;介詞,對于。C連詞,因為;介詞,在。D代詞,他的;語氣副詞,表詰問,難道。)
8、C (“性剛才拙”非蘇軾的評價。)
9、D
10、翻譯:①現(xiàn)在我將把它們編成集子并且抄錄下來,來(把它們)送給后世的君子,你為我把這些記下來。(集:作動詞,編成集子;1分。遺:送給,1分。志:記載,記錄;1分。共3分。)這就是我十分佩服陶淵明、想在晚年學得他的一點長處的原因。(所以:表原因,1分。師范:做動詞用,“學習”,1分。大意1分。共3分。)③然而自從子瞻被貶謫(到黃州)住在東坡之后,他的才學日益長進,充沛盛大如同河水正奔流而至。 (斥:斥退放逐,貶謫;1分。日:日益,一天天地;1分。沛然:充沛盛大的樣子,1分。大意1分。共4分。)
文言翻譯: 東坡先生被貶謫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羅浮山下,只和幼子蘇過挑著東西過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頭,心中沒有那種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只是把史地著作當作園囿來游覽,把文章當作音樂來欣賞,到了這時也全都停下來了,只是喜歡寫詩。他寫的詩精深華妙,并未顯出老年人的那種衰弱疲憊的精神狀態(tài)。
這時,我也被貶謫到???,子瞻來信對我說道:“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詩人寫過模擬古人的作品,卻沒有人追和古人的詩。追和古人的詩,便從我東坡開始。在詩人中沒有誰是我非常喜愛的,我唯獨喜愛陶淵明的詩。陶淵明作詩不多,但他的詩看上去樸質(zhì)而實際上華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實際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劉禎、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眾位詩人,都趕不上他。我前后和淵明的詩共一百幾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認為在淵明面前并不覺得很慚愧?,F(xiàn)在我要把它們編成集子并且抄錄下來,為的是把它們送給后世的君子,你為我把這些記下來。但是我對于淵明,哪里只是喜愛他的詩呢?如對于他的為人,我確實是很有感觸的。淵明臨死前寫信給陶儼等人說:‘我年輕時生活窮苦,常常因為家里貧窮東奔西跑。我性子剛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觸,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會給你們留下禍患。于是盡力辭去世事,使你們很小就過著挨餓受凍的生活。’淵明這些話,說的是實際情況。我現(xiàn)在真的'有了他這種毛病,由于自己沒有早早知道這種毛病,做了半輩子官,卻招來了世間的災禍。這就是我十分佩服淵明、想在晚年學得他一點長處的原因?!?/p>
唉!陶淵明不肯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齊去拜見鄉(xiāng)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監(jiān)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頓的地位,最后還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難之中,才想起在晚年從淵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雖然是這樣,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職或升或降的原因還是可以考究出來的。后世君子,一定會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立身處世的教訓來。
我年輕時沒有老師,子瞻成年以后,學問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學習。子瞻曾經(jīng)稱贊我的詩具有古人的風格,我自己認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從被貶謫到黃州住在東坡之后,他的學問日益長進,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詩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來,是要超過他們的,于是就和陶淵明相比。我雖然隨著他奔馳不已,總是落在他的后面。對于他追和陶淵明的詩,我又跟著寫了一些和詩。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中文言文主謂倒裝句高中文言文主謂倒裝句有哪些呢?我們一同來看看吧!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
- 《師說》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 徒: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類,屬)2、 出:其出人也遠矣(超出)二、通假字1、師
- 博學之,審問之【原文】博學之①,審問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篤行之⑤。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⑥;有弗問③,問之弗知⑦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
- 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
- 文言文《孟母三遷》譯文及賞析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文
- 文言文辭職信尊敬的領導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雖出自古書三國,吾以為對當今之事亦有裨益。今,天下遭遇百年經(jīng)濟危機,試看全球
- 彭龜年,字子壽,臨江軍清江人。七歲而孤,事母盡孝。性穎異,讀書能解大義。及長,得程氏《易》讀之,至忘寢食,從朱熹、張栻質(zhì)疑,而學益明。登乾道
- 語文文言文復習:出師表摘錄:《出師表》選自《諸葛亮集》,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文體
- 唐子畏墓志并銘[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為歌詩,往哭之慟。將葬,其弟子重請為銘。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銘
- 顏氏家訓原文: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人士全不辨之,名亦呼為字
- 珍瓏無雙局文言文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之戰(zhàn),未嘗敗績。世人疑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郁郁而返。脾性怪異,不喜人眾
- 明史原文:薛瑄,字德溫,河津人。性穎敏,甫就塾,授之《詩》、《書》,輒成誦,日記千百言。補鄢陵學生,遂舉河南鄉(xiāng)試第一。明年成進士。以省親歸。
- 鴻門宴原文及譯文“鴻門宴”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陳勝吳廣起義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下面小編為你分享鴻門宴原文及譯文,歡迎參考!鴻門宴原文沛
- 初中文言文翻譯方法介紹翻譯古文實在是太難了,怎么辦呢?試試六字法,可能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六個字是:對、增、刪、移、留、換。接下來小編為
- 舊唐書原文:李袆,隴西成紀人,吳王李恪之孫,張掖郡王李琨之子。袆少有志尚,事母甚謹,撫弟祗等以友愛稱。少繼江王囂后,封為嗣江王。景云元年,復
- 舊五代史原文:李琪,字臺秀,五代祖憕,天寶末,禮部尚書、東部留守。安祿山陷東都,遇害,累贈太尉,謚曰忠懿。憕孫寀,元和朝,位至給事中。寀子敬
- 高颎字昭玄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cè)艘?。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詞令。初,孩孺
- 梁書原文:子云字景喬,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縣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長勤學,以晉代竟無全書,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書成,表奏
- 史記原文: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
- 段會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寧中,以杜陵令五府舉為西域都護、騎都尉、光祿大夫,西域敬其威信。三歲,更盡還,拜為沛郡太守。以單于當朝,徙為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