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晉書隱逸文言文完成小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21 21:43:05
閱讀晉書隱逸文言文完成小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15分)
郭翻字長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辭州郡辟及賢良之舉。 家于臨川,不交世事,惟以漁釣射獵為娛。居貧無業(yè),欲墾荒田,先立表題,經年無主,然后乃作。稻將熟,有認之者,悉推與之??h令聞而詰之,以稻還翻,翻遂不受。嘗以車獵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車送之徒步而歸而漁獵所得或從買者便與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貴焉。
嘗墜刀于水,路人有為取者,因與之。路人不取,固辭,翻曰:“爾向①不取,我豈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將為天地鬼神所責矣。”翻知其終不受,復沉刀于水。路人悵焉,乃復沉沒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價與之,其廉不受惠,皆此類也。 ——《晉書·隱逸》
①注:向:如果
1. 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辭州郡辟及賢良之舉辟:征召
B.經年無主,然后乃作經年:一年
C.路人不取,固辭固:堅決
D.翻于是不逆其意逆:接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州郡辟及賢良之舉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徒步而歸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乃復沉沒取之屠乃奔倚其下
D.其廉不受惠,皆此類也其皆出于此乎
3.上文中反映郭翻自甘淡泊的一組句子是(3分)
①辭州郡辟
②不交世事,惟以漁釣射獵為娛
③欲墾荒田,先立表題,經年無主,然后乃作
④道中逢病人,以車送之
⑤漁獵所得,或從買者,便與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⑥復沉刀于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4. 把下面的兩句話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出來。(4分)
(1)稻將熟,有認之者,悉推與之。2分
(2)爾向不取,我豈能得!2分
5.用“/”給下面的文段中劃線句子斷句。(2分)
嘗以車獵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車送之徒步而歸而漁獵所得或從買者便與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答案:
1.D
2.C
3.D
4.(1)稻谷快熟時,有人來認領這塊地,于是郭翻將稻谷也全還他。
(2)你如果不撈上來,我怎么能得到呢!
5.嘗以車獵/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車送之/徒步而歸/而漁獵所得/或從買者/便與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全對得2分,錯1-4處得1分,錯4處以上不得分)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D (逆:違背)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2.試題分析:C (A的/定語后置標志;B表修飾連詞/表順承連詞;C于是;D代詞,他/語氣副詞,大概)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3.試題分析:D (①取:撈起; ②?。航邮?; ③沉:使……下沉; ④沉:潛水。)
4.試題分析:(1)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認”指認領,“悉”是指全都,這兩個關鍵詞各一分。(2)這個句子中沒什么關鍵性詞語,前半句一分,后半句一分。
5.試題分析:郭翻曾經駕車去打獵,距離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車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魚,捕的禽獸,有人向他買,他便隨手給了人家,不但不要錢,連自己的姓名也不向買主和外人顯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譯文]郭翻,字長翔,是武昌人。郭翻年少時就很有志向,常推辭官府的征召和社會賢達的舉薦,不去做官。安家于臨川,不管世事,只以釣魚打獵為樂。生活清貧無以為業(yè),想開墾一塊荒地。于是先在上面立了一塊標志,一年來,地無人認領,他才進行耕種。稻谷快熟時,有人來認領這塊地,于是郭翻將稻谷也一起還他??h令知道這件事,責問認領人,要他把稻谷還給郭翻,郭翻不接受。郭翻曾經駕車去打獵,距離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車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魚,捕的禽獸,有人向他買,他便隨手給了人家,不但不要錢,連自己的姓名也不向買主和外人顯示。由此士人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認為他很高尚。
郭翻曾經掉刀于水中,有過路人下水為他撈上岸,他于是把刀送給這個人,這個人不接受,堅決推辭,郭翻說:“你如果不撈上來,我怎么能得到呢!”這個人說:“我若接受這把刀,將被天地鬼神責罵了?!惫吹剿罱K不肯拿走刀,于是把刀又丟到水中,這個人覺得不可理解,就又下水把刀撈上來。郭翻于是不再違背這個人的心意,就拿出十倍于刀的價錢給這個人。郭翻清正廉潔不愿受人恩惠,大都是這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明史原文:黃道周,福建人。家貧業(yè)農,事親以孝聞。天啟間入翰林。時在翰林者,多多雍容養(yǎng)望,道周乃作《矯輕警惰文》以諷之,同列皆欽重焉。遼事方急
- 桓榮勤學不倦桓榮初遭倉卒,與族人桓元卿同饑厄,而榮講誦不息,元卿嗤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榮笑而不應。及為太常,元卿吧曰:“我農
- 左傳原文: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zhàn),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奔俺藨?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
- 初一語文課外文言文翻譯:《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作者:李商隱原文Original Text譯文Translated Text
- 梁書原文:袁昂,陳郡陽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號慟嘔血,絕而復蘇,更制服,廬于墓次。昂后與從兄彖同見從叔司徒粲,粲謂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
- (1)廣廈闊屋,連闥通房。人之所安也,鳥入之而憂;高山險阻,深林叢薄,虎豹之所樂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積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
- 漢書原文:劉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為輦郎。既冠,以行修飭擢為諫大夫。是時,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選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達能屬文
- 元稹原文:公諱倰,字德長。宣州觀察使崔衍狀為南陵,會南陵賦錢三萬,稅輸之戶天地相遠,不可等度,由是歲累逋負,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負擔者三
- 文言文語段練習題及答案閱讀下邊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21—26題。(16分)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 強項令 董宣文言文閱讀訓練強項令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 * ,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
- 《六祖壇經》文言文節(jié)選師入塔后,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帝釋獻衣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
- 金史原文:完顏霆本姓李氏,中都寶坻人。粗知書,善騎射,輕財好施,得鄉(xiāng)曲之譽。貞佑初,縣人共推霆為四鄉(xiāng)部頭。霆招集離散,糾合義兵,眾賴以安。招
- 世說新語原文:傅嘏善言虛勝,荀粲談尚玄遠。每至共語,有爭而不相喻。裴冀州釋二家之義,通彼我之懷,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注釋:[1]傅嘏:字
-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致1、送達,送來。(存問致賜《漢書?武帝紀》)2、表達,表示。(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3、達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 《孟子見梁惠王》文言文閱讀孟子見梁惠王【原文】孟子見梁襄王①。出,語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③然問曰:天下惡④乎定吾對曰:
- 于令儀濟盜成良原文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1),長厚不忤物(2),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室(3),諸子擒之,乃鄰子也(4)。令儀曰:“汝
- 精衛(wèi)填海文言文精衛(wèi)填海是《山海經》記敘的一則故事,說的是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wèi)的鳥努力填平大海。根據(jù)《山海經》記述這種叫精衛(wèi)的鳥,原來是炎帝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戰(zhàn)無不勝詞以寄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
- 元史原文:曹伯啟,字士開,濟寧碭山人,弱冠,從東平李謙游,篤于問學。至元中,歷仕力蘭溪主簿,尉獲盜三十,械徇諸市,伯啟以無左驗①,未之信。俄
- 答洪駒父書文言文試題駒父外甥教授:別來三歲,未嘗不思念。閑居絕不與人事相接,故不能作書。專人來,得手書,審在官不廢講學,眠食安勝,諸稚子長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