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鏡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1 17:33:38
古鏡文言文翻譯
古鏡是沈括作品,出自《夢溪筆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古鏡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的閱讀。
原文
予于譙亳得一古鏡,以手循之,當(dāng)其中心,則摘然如灼龜之聲。人或曰:“此夾鏡也?!比粖A不可鑄,須兩重合之。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則其聲當(dāng)銑塞,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yuǎn)。既因抑按而響,剛銅(即青銅,是一種銅錫合金,其硬度很高。)當(dāng)破,柔銅不能如此澄瑩洞徹。歷訪鏡工,皆罔然不測。
[甲]古人鑄鑒①,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xiàn)。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予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shù) 。
譯文
我在亳州譙縣得到一面古鏡,用手撫按它,當(dāng)按到中心時,就發(fā)出像燒灼烏龜甲那樣的綻裂聲響。有人說:“這是夾層鏡。”但是夾層不可以鑄造,必須兩片合起來制成。這面鏡子很薄,絲毫沒有焊接的痕跡,恐怕也不可能合起來。如果鏡子是焊成的,那么它的聲音應(yīng)當(dāng)像敲擊鐘銑那樣重濁窒塞,但敲擊它所發(fā)出的聲音卻清脆而纖細(xì)悠遠(yuǎn)。既然是因為按壓而發(fā)聲,那么剛銅就應(yīng)當(dāng)破裂,柔銅又不能像這樣光潔澄澈。我遍訪了造鏡的工匠,他們都茫然不解。
古人制造鏡子的時候,大鏡子鑄成平的,小鏡子鑄成凸的。鏡面凹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大些,鏡面凸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小些。用小鏡看不到人臉的全像,所以作得稍為凸些,以使臉像變小,這樣的鏡子雖小仍可獲得人臉全像。造鏡時要量鏡子的大小,以決定增減鏡子凸起的程度,使臉像和鏡子大小相稱。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來了,得到古鏡后,都把它們磨平了。
世上有透光鏡,鏡背面有銘文,共二十字,字體極其深奧,沒人能讀懂。用這個鏡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紋和二十個字就會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認(rèn)為是由于鑄造時薄處先冷,唯獨有花紋和字的地方比較厚,冷得慢,以致銅收縮得多。銘文和花紋雖然在背面,但是鏡面上隱隱約約有痕跡,所以在光中顯現(xiàn)出來。我觀察了這面鏡子,認(rèn)為道理確實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鏡子,又見到了別人家所收藏的鏡子,都是一個式樣,圖案銘文沒有絲毫差異,形制很古老。只有這種鏡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鏡子雖然也有很薄的`,卻都不能透光。想來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作者簡介
沈括 (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公元1031年(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個下層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謂“出自寒門”。母徐氏,是蘇州吳縣人,知書達(dá)禮,諳通文墨;父沈周,為官清正,不主張嚴(yán)刑苛法,到泉州任職時,沈括隨往。
沈括的一生著述頗多,著名的傳世之作有《夢溪筆談》、《長興集》、《蘇沈良方》等。在《資治通鑒長編》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寫的《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等資政史料。
公元1082(元豐五年),因徐禧失陷永樂城,沈括連累受貶,居潤州,筑夢溪園(今鎮(zhèn)江東郊),潛心著述,至紹圣元年復(fù)官爵,公元1095辭世,終年65歲。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jiān)、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jīng)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zhàn)牽連被貶。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xué)研究,在眾多學(xué)科領(lǐng)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xué)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nèi)容豐富,集前代科學(xué)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中考語文文言文倒裝句[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dāng)賓語、疑問
- 高中語文文言文背誦技巧化“長”為“短”。即要把篇幅長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幾個短小的部分來背。這樣一來,每次背的內(nèi)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
- 柳宗元作者:品云柳宗元《黔之驢》原文: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
- 中考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名詞活用(一)名詞作動詞1、 鞭數(shù)十(鞭,用鞭子打)2、 果然鶴也(鶴,變成白鶴)3、 天雨墻壞(雨,下雨)4
- 初中語文必背文言文句子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話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點。以下是初中語文必背
- 沈陽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專題訓(xùn)練《功名》【原文】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①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杰歸之。故圣王不務(wù)歸之者,而務(wù)
- 《多歧亡羊》文言文翻譯多歧亡羊比喻事物復(fù)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xué)習(xí)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況復(fù)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
- 《精衛(wèi)填海》文言文精衛(wèi)填海是《山海經(jīng)》記敘的一則故事,說的是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wèi)的鳥努力填平大海。下面是《精衛(wèi)填?!肺难晕牡膬?nèi)容,歡迎閱讀
- 正公仲淹貧悴的文言文練習(xí)題范文正公仲淹貧悴①,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shù)者游。會術(shù)者病篤,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
- 郭汾陽①軼事【唐】 趙璘郭曖②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diào),曖罵公主:“倚乃父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惫黜L洌架囎嘀?。上曰:“汝不
- 李南樓行狀歸有光乍府君諱玉,字廷佩,號南樓,娶杜氏,生一子,曰憲卿,鄉(xiāng)進士。卒于嘉靖乙未月日,享年五十。憲卿卜以卒之年月日,葬于新阡。先期,
- 余友王韋庵,永樂中為深澤令。在縣且二十馀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實愛戴之如父母。嘗坐擅發(fā)官廩賑民,逮于理,得精役以贖。民驅(qū)牛豐二百輛f之
- 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穎敏絕倫。十五為諸生,巡撫顧璘奇其文曰:“國器也!”未幾,居正舉于鄉(xiāng),璘解犀帶以贈,且曰:“君異日當(dāng)腰玉,犀不足溷
- 《原毀》文言文翻譯《原毀》選自《昌黎先生集》,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古文。此文論述和探究毀謗產(chǎn)生的原因,文章先從正面開導(dǎo),說明一個人應(yīng)該
- 魯亮儕擲印文言文閱讀魯亮儕擲印魯字亮儕,奇男子也。田文鏡督河南,嚴(yán),提、鎮(zhèn)、司、道以下,受署惟謹(jǐn),無游目視者。魯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
- 魏書原文:源子雍,字靈和。少好文雅,篤志于學(xué),推誠待士,士多歸之。自秘書郎,除太子舍人、涼州中正。肅宗踐阼,以宮臣例轉(zhuǎn)奉車都尉,遷司徒屬。轉(zhuǎn)
-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瑯一青、張若兆應(yīng)宿,同入北山,觀乎雙溪。一青之弟仲嚴(yán),與邀而疾作,不果來。一青又先返。余與應(yīng)宿宿張?zhí)滴亩斯?
- 文言文:后漢書律歷中賈逵論歷 永元論歷 延光論歷 漢安論歷 熹平論歷 論月食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統(tǒng)歷》,施行百有余年,歷稍后天,朔先于歷,朔或
- 原道韓愈傳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
- 《太原王傳》選文言文閱讀答案分析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鑠人,垂手過膝,能百步穿楊葉,號“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