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強記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9 09:27:28
王粲強記文言文翻譯
王粲[càn,鮮明的樣子](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zhèn))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粲強記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王粲強記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p>
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闇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其強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注釋】
①蔡邕:東漢末年文學家。②車騎填巷,賓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④王公:特稱王粲的祖父王暢。⑤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1。奇:以……為奇2。一:全,滿3。識:記4。加:超過5。精意覃思:精心深思6。王公:特指王粲祖父王暢7。倒徙: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8。強(qiǎng)記:(1)高強的記憶力;(2)強制記憶,亦有死記硬背之意 9。屬文:寫文章10。宿構:預先謀劃準備11。蔡邕(yōng):東漢末年文學家12。倒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13。坐:滿座的賓客14。車騎填巷,賓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文學常識】
說“《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三國志》記述魏蜀吳三國歷史、基本屬于紀傳體的史書。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陳壽的風格非常嚴謹,有記錄但無法考證的從來不記。在古代紀傳體正史中,與《史記》、《漢書》和《后漢書》并稱為前四史。
《三國演義》為明朝羅貫中所寫,是在《三國志》所記載的歷史的基礎上加以改編的文學作品,內容與歷史事實不完全吻合,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的故事之所以被現(xiàn)在的'人們這么津津樂道,羅貫中是功不可沒的。書中有許多虛構的故事,如桃園結義、三迎戰(zhàn)呂布、草船借箭、三氣周愉、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等。若論史學價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論文學價值,后者高于前者。
歷史傳記: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三國時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學家。其祖為漢朝三公。獻帝西遷時,王粲徙至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后到荊州依附劉表。劉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軀體羸弱,不甚見重。劉表死后。王粲勸劉表次子劉琮,令歸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魏國始建宗廟,王粲與和洽、衛(wèi)覬、杜襲同拜侍中。其時舊制禮儀廢弛,朝內正要興造制度,故使王粲與衛(wèi)覬等典其事。王粲強記默識,善算術行文;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與魯國孔融、北海徐干、廣陵陳琳、陳留阮瑀、汝南應玚、東平劉楨,合稱「建安七子」。王粲為"七子之冠冕",文學成就最高。他以詩賦見長,《初征》、《登樓賦》、《槐賦》、《七哀詩》等是其作品的精華,也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和詩的代表作。明代人輯錄其作品,編就《王侍中文集》流傳后世。著名的文學典籍《昭明文選》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歲。
【譯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陽郡高平縣人。漢獻帝西遷,王粲也遷到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到王粲,認為他與眾不同。當時蔡邕才學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權重,經常車馬滿巷,賓客滿座。聽說王粲在門外求見,沒有來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進來,年齡很小,身材又矮,滿座的賓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公的孫子,有特殊的才學,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書籍文章,都要全部送給他?!?/p>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閱讀路邊的碑文。別人問他說:“你能夠不看就背誦出來嗎?”王粲說:“能?!庇谑谴蠹易屗硨χ谋痴b,背誦得一字不差。他的記憶力就是這樣好。他還擅長計算,作算術,能大致通曉道理。王粲擅長寫丈章,一下筆就成篇,不用修改,當時的人常常以為他是事先寫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石林燕語原文:米芾詼譎好奇。在真州,嘗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軍《王略帖》示之。芾驚嘆,求以他畫易之,攸意以為難。芾曰:“公若不見從,某
- 華陽國志原文: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受學于散騎常侍譙周,治《尚書》《三傳》,銳精史、漢,聰警博識,屬文富艷。初應州命衛(wèi)將軍主簿、東觀秘
- 《宋史·袁樞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翻譯文言語句是考查文言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近年來高考語文全國卷都把主觀性翻譯題的分值提高到了10分,在整個
-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文言文原文及譯文游褒禪山記 原文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
- 患難見知交的文言文翻譯人們在患難的時候總是能見到真情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患難見知交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的閱讀。原文趙洞門為御史大
- 劉敞,字原父,臨江新喻人。舉慶歷進士,廷試第一。編排官王堯臣,其內兄也,□親嫌自列,乃以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賢院,判尚書考功。奉使契丹,素
- 陳策,建昌南城人。嘗買騾,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養(yǎng)于野廬,俟其自斃。其子與猾駔①計,因經過官人喪馬,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既售矣,策
- 明史原文:嚴清,字公直,云南后衛(wèi)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除富順知縣。公廉恤民,治聲大起。憂歸,補邯鄲。入為工部主事,歷郎中。董作京師外城,修九
- 文言文《搜神記·卷一·漢董永》原文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子)一起盡力種地,(董永)用小車載著父親,自己跟著。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
- 裴讓之傳裴讓之,字士禮。年十六喪父,殆不勝哀,其母辛氏泣撫之曰:“棄我滅性,得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婦則,又閑禮度。夫喪,諸子多幼
- 文言文應該怎樣復習呢文言文應該怎樣復習?文言文做題經常出錯,有幾種可能,一種是你認為懂了,但是實際沒有懂。另外一種情況,是你懂的是一個大略,
- 馮勝,定遠人。生時黑氣滿室,經日不散。及長,雄勇多智略,與兄國用俱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國用偕勝來歸,甚見親信。太祖
- 中考語文《之》文言文虛詞整理(一)之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
- 龔遂治渤??さ奈难晕姆g龔遂治渤海郡出自《漢書·龔遂傳》?!稘h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
- 古詩文名句(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山勢高險,即便是善飛
- 文言文愛情對白婚前女:你原先有過女朋友?男: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女:死了?怎么死的?男:山天陵,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女:喔
- 文言文孫權勸學全文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
- 洪邁《容齋隨筆》原文:漢黨錮之禍③,知名賢士死者以百數,海內涂炭,其名跡章章者,并載于史。而一時牽連獲罪,甘心以受刑誅,皆節(jié)義之士,而位行不
- 文言文名人名句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以下是文言文名人名句,歡迎閱讀。NO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墩撜Z·子張》NO2、實事求
- 蔡磷堅還亡友財 【原文】蔡磷,字勉旃(zhān),吳縣人。重諾責①,敦②風義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