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張釋之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1-03 01:20:09
漢書
原文:
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也。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diào)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chǎn)不遂欲免歸。中郎將愛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補謁者。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庇谑轻屩郧亍h之間事,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文帝稱善,拜釋之為謁者仆射。從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薄甚悉,欲以觀其能口對響應(yīng)亡窮者。文帝曰:“吏不當(dāng)如此邪?尉亡賴!”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曰:“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fēng)靡,爭口辯,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舉錯不可不察也?!蔽牡墼?“善。”乃止不拜嗇夫。項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門。遂核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聞之,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jǐn)?!北√笫故钩性t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拜釋之為廷尉。其后人有盜高廟座前玉環(huán),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當(dāng)棄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盜先帝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贬屩夤陬D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基。今盜宗廟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與太后言之,乃許廷尉當(dāng)。是時,中尉條侯周亞夫與梁相山都侯王恬啟見釋之持議平,乃結(jié)為親友。張廷尉由此天下稱之。
(選自《漢書·張釋之傳》)
譯文/翻譯:
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和哥哥張仲一起生活,他用家財買了個騎郎之職,侍奉文帝,十年來未能升遷,沒有名氣。張釋之說:“長久做郎官耗減哥哥的家產(chǎn),于心不安。”想自動請求免職回家。中郎將爰盎知道他賢能,舍不得他離去,于是奏請調(diào)遷張釋之補謁者之職。張釋之朝見完畢,趁機上前陳述便國宜民的事。文帝說:“淺顯一些,不要說一些過高難行的意見,要講當(dāng)前能夠?qū)嵭械?。”于是張釋之就談?wù)撈鹎?、漢之間的事,講起秦朝之所以滅亡,漢朝之所以興起的原因。文帝稱好,便提升張釋之為謁者仆射。張釋之跟隨皇上出行,皇上參觀虎圈,詢問上林尉禽獸冊子的情況,提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左右瞧看,都回答不出來??垂芑⑷Φ膯莘蛟谂赃叴嫔狭治净卮鹆嘶噬纤鶈柕那莴F冊子,很詳細(xì),想以此來顯示自己對答如流猶如回響應(yīng)聲一樣無窮。文帝說:“官吏不應(yīng)該像這樣嗎?上林尉不行!”于是命張釋之授予嗇夫為上林令。張釋之說:“如今陛下因嗇夫口齒伶俐就越級提拔他,我擔(dān)心天下人會跟隨附和這種風(fēng)氣,爭相施展口舌,而不講求實際。況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子隨形和回響的應(yīng)聲還要快,陛下任用與罷黜不能不謹(jǐn)慎啊?!蔽牡壅f:“好。”于是不再提拔嗇夫。不久,太子與梁王同乘一輛車入朝,經(jīng)過司馬門沒有下車,當(dāng)時張釋之追上去制止太子、梁王,不讓他們進入殿門。并彈劾他們在司馬門不下車為不敬罪,匯報上去。薄太后知道了這事,文帝摘下帽子賠罪道:“怪我教導(dǎo)兒子不嚴(yán)?!北√筮@才派使者傳令赦免太子、梁王,然后他們才得以進宮。文帝因此認(rèn)為張釋之與眾不同,授予他為中大夫。升張釋之為廷尉。后來有人偷了高祖廟內(nèi)座前的玉環(huán),被捕,文帝大怒,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依照法律中偷盜宗廟服飾器物的條文上奏,判處斬首?;噬喜淮笈溃骸澳侨撕鞣菫?,居然偷盜先帝宗廟中的器物!我交付給廷尉你審理,是想滅他全族,而你卻按照通常的法律條文奏請,這不是我用來恭敬承奉先人的本意?!睆堘屩撁边殿^謝罪說:“按照法令這樣判處已經(jīng)足夠了。況且斬首與滅族同是死罪,但以逆順輕重的程度為根據(jù)。今日偷盜宗廟的器物便誅滅他的全族,假設(shè)愚民偷挖了長陵上的一捧土,陛下將又怎樣施加給他刑罰呢?”文帝和薄太后談?wù)摿诉@件事,才批準(zhǔn)了廷尉的判決。當(dāng)時,中尉條侯周亞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啟看到張釋之議lun6*公正,就同他結(jié)為親密的朋友。張釋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稱頌。
《漢書·張釋之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賈島文言文解析篇一:賈島推敲文言文閱讀答案【原文】(賈),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又欲 推 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
- 文言文閱讀-《金溪民方仲永》文言文閱讀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
- 徐樂原文: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疆土之地 ,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無鄉(xiāng)
- 中學(xué)文言文教學(xué)的思考文言文教學(xué)是中學(xué)階段教學(xué)的難點。學(xué)生對文言文往往沒有正確的認(rèn)識,甚至有的學(xué)生把文言文稱作“第二外語”,這不能不說是文言文
- 蕭穎士風(fēng)節(jié)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
- 高一語文文言文句式想要學(xué)好文言文,懂得它的句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知識,只有搞清楚了文言文的句式,才能讓自己的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變得更好,下面是小編為
- 文言文馬說練習(xí)題《馬說》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文言文馬說練習(xí)題,我們來看看下文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 《桑中生李》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南頓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fù)生李,轉(zhuǎn)相告語。有病目
-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附答案解析①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
- 游虎丘小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虎丘,原名海涌山,據(jù)《史記》載吳王闔閭葬于此,傳說葬后三日有“ * 蹲其上”,故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游虎丘小記
- 韓愈《貓相乳說》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韓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dǎo)意義。下面和
- 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一詞多義知識故 ①鳩曰:"何故?" 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問其故 ⑤故自號曰醉翁⑥故
- 脫脫字大用文言文翻譯脫脫字大用出自《脫脫傳》,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脫脫字大用文言文翻譯!脫脫字大用文言文翻譯原文脫脫,速渾察之孫,繼承其祖父爵
- 三國志原文: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將避難江東。孫策領(lǐng)會稽太守,綜年十四,留吳與孫權(quán)共讀書。策薨,權(quán)為討虜將軍,以綜為金曹從事。權(quán)
- 文言文專項復(fù)習(xí)方法指導(dǎo)(一)語境推斷文言文實詞含義豐富,大多都存在一詞多義現(xiàn)象,要想對其進行準(zhǔn)確的界定、理解,需要我們借助上下文的語境進行推
- 芙蕖文言文翻譯賞析蓮花,這一種尋常的植物,在我國清代戲曲家李漁看來,卻是渾身都是寶,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平常?,F(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樣來展示這
- 柳宗元《黔之驢》原文與翻譯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嬋淮笪镆?,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
- 孔穎達(dá),字仲達(dá),冀州衡水人。八歲就學(xué),誦記日千余言,暗記《三禮義宗》。及長,明服氏《春秋傳》、鄭氏《尚書》、《詩》、《禮記》、王氏《易》,善
-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 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練習(xí)趙威后問齊使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①,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②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③,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