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丞簿史題名碑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21 20:32:56
武鄉(xiāng)吳侯令陽信,以最①稱。收令與丞與簿若②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樹之于其聽政堂之東,時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
頃之,村父老十?dāng)?shù)輩,長眉曳筇杖,聚觀之,按其名而數(shù)焉。至某也,則瞿焉,曰:“是某也,真父母也。吾祖也,吾父也,嘗事焉。吾賦稅外無私征焉,吾舉室休休焉。吾兒時尚及見也。今安得斯人者來焉,為父母焉?!毖砸眩瑒t已慨焉,歙焉,啜啜焉,泣焉,咄③而思焉,爪其姓名弗忍移焉,恍焉若聆厥咳焉,蓋與坐斯人于縣堂而跪且拜焉者無以異也。又數(shù)之曰:“某也,某也?!眲t眾也漠焉,若弗聞焉。又數(shù)之至某也,某也,則日:“是某也,三老④役焉,某也者廷掾⑤役焉,亦載名于斯也!”目以笑焉。又數(shù)之至某也,則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盜者也?!币?,又嗔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將鏟其名。
無或以告野史氏。野史氏喟焉,曰:“嘻!惡用是碑也乎哉!又惡用記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盡矣。雖然,不可以不記也,亦不可以不碑也。使后之為令丞與簿若史者過而觀焉,將問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為若思也?某尋而常者乎?為若笑也?某酷者也?貪者也?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將嗔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蓋問對之頃有感發(fā)焉,顧瞻之際有懲創(chuàng)焉,是侯之功也已?!?br/>侯名琦,字汝器,丁丑進士。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觀斯碑者,將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欺且慨焉,為之廟社以春秋焉,蓋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縣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①最:古dai6*考核政績的等級,以上等為最。 ②若:和,與。 ③咄:表示驚詫的嘆詞。
④三老:古代掌教化的鄉(xiāng)官,幫助縣令、丞、尉推行政令。 ⑤廷掾:縣的佐吏。
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則眾也漠焉 漠:冷淡 B、無或以告野史氏 或:有人
C某循者乎 循:遵循 D、有父母之道焉 道:風(fēng)尚
3、下列都屬于陽信父老對歷屆宣吏的評議的一組是(3分)( )
①是某也,真父母也 ②今安得斯人者來焉 ③其心也直以恒
④又惡用記乎哉 ⑤廷則出口唾焉 ⑥以杖戳焉,若將鏟其名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吳侯為陽信縣令時,將該縣若干屆縣令、縣丞、主簿和典史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把碑樹在聽政堂東面,引起了父老的聚觀與評議。
B、第二段大量使用“焉”字,音律整齊,具有韻味。它以虛訶的獨特表現(xiàn)力,生動地描繪了村中父老的神情變化和對父母官的愛戴與懷念。
C作者認為,盡管父老的議論已經(jīng)對眾官吏作出了評價,但還是要題名立碑,因為這樣可以提醒警示后代的官員,讓他們反思自己。
D、作者在文章末尾補充交代了吳侯的情況,同時表彰了吳侯的為人和政績,并肯定他也將得到父老鄉(xiāng)親們的愛戴和懷念。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賦稅外無私征焉,吾舉室休休焉。(3分)
(2)惡用是碑也乎哉!(3分)
參考答案:
2.C(循:遵紀守法) 3.A(③④不屬于父老的評議)
4.B(對于父母官的愛戴懷念僅僅是評議的一方面)
5.(1)我們除了應(yīng)繳的賦稅外,沒有繳過縣令私自征收的稅,我們?nèi)疑畎查e。(“征”1分,“休休”1分,句意通順1分)
(2)哪里用得著這塊碑?。。ā皭骸?分,“是”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武鄉(xiāng)人吳侯任山東陽信縣令,以政績優(yōu)異出名。他收集了陽信縣歷年的縣令、縣丞、主簿和典史等若干人姓名,刻在石碑上,把石碑樹在縣衙聽政堂的東側(cè),時間是正德辛巳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五。
很快,村里十幾位眉毛長長的老人,拄著竹杖,聚在石碑前觀看,用手摸著碑上的名字數(shù)說著。數(shù)到了某人的名字,這些老人就面露驚奇之情,其中一位說:“這個人,真的是父母官啊。我的祖父、父親,曾經(jīng)在他手下做事。我們除了應(yīng)繳的賦稅外,沒有繳過縣令私自征收的稅,我們?nèi)疑畎查e。我在小時候還見到過他。如今從哪里能找到這樣的人來當(dāng)我們的父母官啊?!闭f完,就已經(jīng)感慨起來,接著唏噓起來,抽噎起來,默默地流著眼淚。老人帶著驚奇的表情沉思著,手指摸著他的名字舍不得移動,恍然聽到了這個人的咳嗽聲,跟這個人在大堂上坐著,自己向他跪拜的情景一模一樣。又有人指著石碑上的名字:“某人,某人。”但眾人表情冷漠,好像沒有聽到過這個人。又數(shù)到某人,某人,就說:“這個人,做過‘三老’,這個人,做過廷掾,他們也在這碑上留名了??!”老人們彼此對視著直笑。又數(shù)到某人的時候,老人們就出口唾罵,說:“這人名義上是做官的,實際上是一個強盜?!闭f完,又瞪著眼睛看著這個名字,怒氣沖沖,用竹杖戳著此人名字,像是要把它從石碑上鏟掉一樣。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我,我對此有所感嘆,說:“唉!哪里用得著這塊碑啊!又哪里用得著把這些人的名字都記錄下來??!父老鄉(xiāng)親們的話已經(jīng)把他們的為人都說得夠詳盡了啊。雖然這樣,可還是不可不記下他們的名字,不可不樹起這塊碑。因為這樣做可以讓后代做縣令、縣丞、主簿和典史的人,走過這里時看上一看,去問一問父老:‘我是清官嗎?我是好官嗎?我會被你們想念嗎?我是平庸的官嗎?會被你們嘲笑嗎?我是酷吏嗎?是貪官嗎?會被你們怒罵嗎?’又想到:‘后代的父老會指著我的名字怒目相視嗎?會唾罵我嗎?還是冷漠地對待我而已?’后代為官者問答之時有感慨,觀看這些人的名字的時候能讓自己警惕,這可是吳侯的功勞啊?!?br/>吳侯,名琦,字汝器,丁丑年的進士。他始終保持著直率的性格,他的操守正直而始終不變,他的為政仁愛而清明,有父母官的風(fēng)尚。因為政績優(yōu)異而被征召離開了陽信,我知道后代的父老觀看這塊碑的時候,一定會摸著他的名字想念著他,會為他流淚,會唏噓,會感嘆,會在春秋時節(jié)祭祀社神時紀念他,那就不止是恍然見到他坐在大堂上眾人朝他跪拜的樣子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記與歐公語 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者,醫(y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fēng),驚而得之?!贬t(yī)取多年舵牙為舵公手汗
- 高考文言文倒裝句復(fù)習(xí)1.賓語前置(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2)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3)自比于管?、?/div>君子濟文言文翻譯津長被稱為君子,是因為他厚道、不貪圖錢財?!凹疵浣驗榫訚钡囊馑际牵壕兔@個渡口為君子濟,“君子濟”是魏桓帝為這個渡口達奚長儒,字富仁,代人也。長儒少懷節(jié)操,膽烈過人。十五襲爵樂安公。魏大統(tǒng)中,起家奉車都尉。周太祖引為親信,以質(zhì)直恭勤,授予都督。天和中,除渭小石城山記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小石城山記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徑①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許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漢乾佑中,登進士第,時年十八。周顯德初,解褐授濟陰主簿,考功員外郎張義薦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初赴調(diào),引對便殿。仲宣氣貌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你還在為如何理解文言文發(fā)愁嗎?不懂文言文的意境不要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學(xué)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學(xué)者有四失》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xué)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原文】學(xué)者有四失,王克敬文言文練習(xí)題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既仕,累遷江浙行省照磨,尋升檢校。調(diào)奉議大夫、知順州,以內(nèi)外艱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王子猷子敬俱病篤文言文閱讀試題訓(xùn)練附答案【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闭Z時了不悲。便索輿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齊宣王,宣王使謁者①延入。王斗曰:“斗趨見王為好勢,王趨見斗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復(fù)還報。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請從?!?/div>貞觀十一年,侍御史馬周上疏曰:“漢、晉以來,諸王皆為樹置失宜,不預(yù)立定分,以至于滅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愛,故前車既覆而后車不改轍也。今《本草綱目·石部·石燕》文言文《本草綱目·石部·石燕》作者:李時珍釋名石燕狀如蜆蛤,色如土,堅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種是這里所錄的魏書原文:鄭羲,字幼麟,滎陽開封人,魏將作大匠①渾之八世孫也。弱冠舉秀才,尚書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書博士。天安初,劉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文言文閱讀練習(xí)之木蘭花《木蘭花慢 春興閱讀答案》吳存賞析[元]吳存問東君識我,應(yīng)怪我,鬢將華。甚破帽蹇驢,清明無酒,寒食無家。東風(fēng)綠蕪千里,備戰(zhàn)中考語文沖刺之文言文閱讀一、能力要求1.順暢朗讀基本課文,能讀準字音,讀好停頓。2.了解一些文言文的主要句式,如判斷句、省略句等。3.把宋史原文:樂黃目,字公禮,撫州宜黃人。淳化三年舉進士,補伊闕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邊事,召對,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館、知浚儀縣。文言文《學(xué)弈》原文及譯文賞析文言文《學(xué)弈》原文翻譯《學(xué)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xué)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語文文言文理解:陳禾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①博士、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歐陽伯和墓志銘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解析歐陽伯和墓志銘張耒君歐陽氏,諱發(fā),字伯和,廬陵人,太子少師文忠公諱修之長子也。為人純實不欺.內(nèi)外如一,淡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