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字世偉,南陽西鄂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8 04:58:55
張輔,字世偉,南陽西鄂人,漢河間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為豪強所屈。時強弩將軍龐宗,西州大姓,護軍趙浚,宗婦族也,故僮仆放縱,為百姓所患。輔繩之,殺其二奴,又奪宗田二百余頃以給貧戶,一縣稱之。轉(zhuǎn)山陽令,太尉陳準家僮亦暴橫,輔復(fù)擊殺之。
后轉(zhuǎn)御史中丞。時積弩將軍孟觀與明威將軍郝彥不協(xié),而觀因軍事害彥,又賈謐、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義陽王司馬威有詐冒事,輔并糾劾之。梁州刺史楊欣有姊喪,未經(jīng)旬,車騎長史韓預(yù)強聘其女為妻。輔為中正,貶預(yù)以清風俗,論者稱之。用孫秀執(zhí)權(quán),威構(gòu)輔于秀,秀惑之,將繩輔以法。輔與秀箋曰:“輔徒知希慕古人,當官而行,不復(fù)自知小為身計。今義陽王誠弘恕,不以介意。然輔母年七十六,常見憂慮,恐輔將以怨疾獲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輔前后行事,是國之愚臣而已?!毙汶m兇狡,知輔雅正,為威所誣,乃止。
后遷馮翊太守。是時長沙王乂以河間王颙專制關(guān)中,有不臣之跡,言于惠帝,密詔雍州刺史劉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討颙。于是沈等與颙戰(zhàn)于長安,輔遂將兵救颙,沈等敗績。颙德之,乃以輔代重為秦州刺史。當赴颙之難,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輔轉(zhuǎn)梁州刺史,不之官??勢o之還,不時迎輔,陰圖之。又殺天水太守封尚,欲揚威西土。召隴西太守韓稚會議,未決,稚子樸有武干,斬異議者,即收兵伐輔,輔與稚戰(zhàn)于遮多谷口,輔軍敗績。
輔嘗論班固、司馬遷云:“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監(jiān)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晁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遷既造創(chuàng),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nbsp; (《晉書·列傳》三十)
10.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又賈謐、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 引:引薦,薦舉
B. 然輔母年七十六,常見憂慮 見:看見
C.颙德之,乃以輔代重為秦州刺史 德:感激
D.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 舉:清晰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而觀因軍事害彥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轉(zhuǎn)梁州刺史,不之官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①貶預(yù)以清風俗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1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輔“不畏權(quán)勢”的一組是( )
①奪宗田二百余頃以給貧戶 ②太尉陳準家僮亦暴橫,輔復(fù)擊殺之 ③輔遂將兵救颙
④輔并糾劾之 ⑤輔徒知希慕古人,當官而行 ⑥貶預(yù)以清風俗
A.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 威構(gòu)輔于秀,秀惑之,將繩輔以法。(4分)
(2) 楷聞輔之還,不時迎輔,陰圖之。(4分)
(3)遷既造創(chuàng),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4分)
參考答案
9.C(還要熟悉常見手法和布局以及體會風景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10.B(見:指稱性復(fù)詞,相當于“我”)
11.D(D、連詞,表目的/表示因果關(guān)系,因為。A、介詞,依靠,憑借。B、轉(zhuǎn)折,竟然,卻。C、動詞,到。)
12.C
13.(1)司馬威在孫秀面前挑撥張輔,孫秀被司馬威迷惑,準備用法律制裁張輔。(得分點:“構(gòu)”、“于”、“繩”、“秀惑之”句式各1分,“秀惑之”即“秀惑于之”)
(2)游楷聽說張輔要回返原地,時時準備迎接他,卻想暗中除掉他。(得分點:“不時”“陰”“圖”及句意各1分。)
(3)司馬遷創(chuàng)造了紀傳體之后,班固又沿襲他的辦法,難易更加不同。(得分點:“既”“因循”“益”及句意各1分。)
【參考譯文】
張輔,字世偉,南陽西鄂縣人,是漢朝河間相張衡的后代。年輕的時候便有辦事的才干氣度,不被當?shù)睾缽娗.敃r強弩將軍龐宗,是西州的世家大族,他的護軍趙浚,是龐宗夫人的本家,所以他的僮仆不受約束,被百姓痛恨。張輔按照法律制裁他,殺了他的兩個惡奴,又沒收了龐宗的二百余頃田地分給貧窮之家,全縣的人都稱贊他。改任山陽縣令,太尉陳準家中的僮仆也兇暴、橫行,張輔又捕殺了這些僮仆。
改任御史中丞。當時積弩將軍孟觀與明威將軍郝彥不和,孟觀憑借軍中事務(wù)陷害郝彥;又有(當時寵臣)賈謐、潘岳、石崇等結(jié)幫相互引薦、提攜;還有義陽王司馬威有欺詐假冒的事情,張輔一并檢舉、彈劾他們。梁州刺史楊欣有一個姐姐去世,(喪事)不滿十天,車騎長史韓預(yù)強行聘娶他姐姐的女兒為妻。張輔(當時)擔任中正,就貶了韓預(yù)的官職用來清正風俗,評論這件事情的人都稱贊他。到孫秀掌權(quán)時,司馬威在孫秀面前誣告張輔,孫秀被司馬威迷惑,準備用法律制裁張輔。張輔給孫秀寫信說:“我張輔只知道仰慕古代圣賢,當官辦事,不再知道稍稍為自身打算?,F(xiàn)在義陽王司馬威確實寬宏大量,饒恕我,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然而我母親七十六歲了,時常擔心我,害怕我有一天會因別人的怨恨不滿而獲罪。希望明公您注意審查我任官前后做的事,(我)只不過是一個忠于朝廷的愚臣罷了。”孫秀雖然兇狠狡詐,也知張輔向來典雅方正,是被司馬威誣陷的,就停止了(追究)。
后來調(diào)任馮翊太守。這時長沙王司馬乂因為河間王司馬颙在關(guān)中專權(quán)橫行,有圖謀不軌的跡象,就對惠帝說了(這件事),惠帝秘密下詔,令雍州刺史劉沈、秦州刺史皇甫重討伐司馬颙。于是劉沈、皇甫重等與司馬颙在長安交戰(zhàn),張輔于是帶兵援救司馬颙,劉沈等被打敗。司馬颙感激張輔,就讓他代替皇甫重擔任了秦州刺史。當時奔赴司馬颙的危難,金城太守游楷也有戰(zhàn)功,(張輔)改任梁州刺史,他沒有到任。游楷聽說張輔要回返原地,準備隨時迎接他,卻想暗中除掉他。游楷又殺了天水太守封尚,想在西疆揚威。游楷召集隴西太守韓稚一起商議,未有結(jié)果。韓稚之子韓樸勇武強悍,當場殺了有不同意見的人,接著召集軍隊攻打張輔。張輔與韓稚在遮多谷kou6*交戰(zhàn),張輔軍被打敗。
當初,張輔曾談?wù)摪喙?、司馬遷說:“司馬遷的著作,文辭簡約而事理清晰,敘述三千年的事只用了五十萬字;班固敘述兩百年的事竟然用了八十萬字,語言繁簡不同,這是班固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一點。優(yōu)秀的史官敘述事情,善行足夠用來獎勵、勸勉,惡行足夠用來鑒察、使人警戒,這是人們都知道的常識。一般的普通小事,(司馬遷)也不值得拿來記錄,但班固都記了下來,這是班固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二點。文中詆毀貶低晁錯,有傷忠臣之道,這是班固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三點。司馬遷已經(jīng)首創(chuàng)了(紀傳體),班固又沿襲(司馬遷)的老辦法(寫史書),難易更加不同?!?/p>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本草綱目谷部糟》文言文作者:李時珍釋名名粕。氣味酒糟:甘、辛、無毒。大麥醋糟:酸、微寒、無毒。干餳糟:基、溫、無毒。主治酒糟:手足皸裂。用
-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譯守株待兔寓意要想得到回報,就應(yīng)該自己去創(chuàng)造機會。而不是去在那里傻傻地等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譯 ,歡
- 《傷仲永》譯文及注釋《傷仲永》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下面
- 太宗教子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題太宗教子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教誨曉喻)。見其臨
- 周本,舒州宿松人,漢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為祠,子孫居其旁者,猶數(shù)十家。本少孤,羈貧,有勇力,嘗獨格虎殺之。昊武王起,隸帳下,勇冠三
- 于園和相州晝錦堂記的文言文練習以及答案比較閱讀下文,完成問題。(甲)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shù)裸,緣坡植牡丹、芍藥,
- 梟將東徙的文言文翻譯梟將東徙是一個典故來的,常被用來表示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著手的意思,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梟將東徙的文言文翻譯,
- 新五代史原文:劉仁贍字守惠,彭城人也。父金事楊行密,為濠、滁二州刺史,以驍勇知名。仁贍為將,輕財重士,法令嚴肅,少略通兵書。事南唐,為左監(jiān)門
- 初中文言文復(fù)習之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麗。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著鏡子,問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個更美?他妻
- 晉書原文:嵇康,字叔夜,譙國铚人也。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側(cè),因而命氏??翟绻?,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
- 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完成4-7小題(18分)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
- 中考初中文言文閱讀題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nèi)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
- 韓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夢殷,累官薊、儒、順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帥劉仁恭奇之,召為幽都府文學、平州錄事參軍,同馮道祗候院,授幽州觀察
- 曾公亮傳文言文習題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
- 宋史原文:任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父載,右拾遺。中正進士及第,為池州推官。歷大理評事、通判邵州。以翰林學士錢若水薦,遷秘書省著作佐郎、通
- 勸 學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
- 宋濂《送天臺陳庭學序》 【原文】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①。然去中州萬里②,陸有劍閣棧道之險③,水有瞿塘滟滪之虞④??珩R行篁竹間,山高
- 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重點文言文記憶知識點總結(jié)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原文:周厲王使芮(ruì)伯帥①師伐戎②,得良馬焉,將以獻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③之。王欲無厭④,而多信人之言。今以⑤
- 文言文《商君書錯法》原文及翻譯原文:臣聞:古之明君錯法而民無邪,舉事而材自練,賞行而兵強。此三者,治之本也。夫錯法而民無邪者,法明而民利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