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晉獻驪姬》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29 01:53:18
晉獻驪姬
劉向
驪姬者,驪戎之女,晉獻公之夫人也。初,獻公娶于齊,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獻公伐驪戎,克之,獲驪姬以歸,生奚齊、卓子。
驪姬嬖于獻公,齊姜先死,公乃立驪姬以為夫人。驪姬欲立奚齊,乃與弟謀逐太子與二公子。于是驪姬乃說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與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無主。無主,則開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國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與二屈,則可以威民而懼寇矣。”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驪姬既遠太子,乃夜泣。公問其故,對曰:“吾聞申生為人,甚好仁而強,甚寬惠而慈于民,今謂君
惑于我,必亂國,無乃以國民之故,行強于君,君未終命而歿,君其奈何?胡不殺我,無以一妾亂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驪姬曰:“為民與為父異。夫殺君利民,民孰不戴。雖其愛君,欲不勝也。君不早圖,禍且及矣?!惫珣衷唬骸澳魏味?”驪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將釋君乎?”公曰:“不可,吾將圖之?!庇纱艘商印sP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夢見齊姜,亟往祀焉?!鄙晟烙谇郑瑲w福①于絳,公田不在,驪姬受福,乃置鴆于酒,施毒于脯。公至,召申生將胙②。驪姬曰:“食自外來,不可不試也?!备簿朴诘?,地墳,申生恐而出。驪姬與犬,犬死;飲小臣,小臣死之。驪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見中生哭曰:“嗟乎!國,子之國,子何遲為?君有父恩i忍之,況國人乎?弒父以求利人,孰利之?”獻公使人謂太子曰:“爾其圖之?!?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則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則驪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經(jīng)于新城廟。
公遂殺少傅杜原款。使閹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賈華刺夷吾,夷吾奔梁。盡逐群公子,乃立奚齊。獻公卒,奚齊立,里克殺之。卓子立,又殺之。乃戮驪姬,鞭而殺之。
(選自劉向《列女傳》卷七,有刪節(jié))
[注]①歸福,奉獻祭肉。②胙:祭祀時用的肉。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驪姬既遠太子 遠:使……遠離
B.吾將圖之 圖:謀劃
C.公田不在 田:通“畋”,打獵
D.遂自經(jīng)于新城廟 經(jīng):經(jīng)過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則可以威民而懼寇矣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B.今謂君惑于我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禍且及矣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D.驪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日 斧斤以時人山林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則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則驪姬死/吾君不安
B.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則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則驪姬死吾君/不安
C.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則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則驪姬死/吾君不安
D.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則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則驪姬死吾君/不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驪姬勸說獻公讓申生鎮(zhèn)守曲沃,讓重耳鎮(zhèn)守蒲城,讓夷吾鎮(zhèn)守二屈,其真實目的并非加強宗邑和邊境的防守,而是為立奚齊為太子創(chuàng)造條件。
B.驪姬是一個性格復雜的女人。對太子申生為人評價的言辭,顯示了她的險惡用心;勸獻公為防止國家混亂而殺死她,又表明她能為國家大局著想。
C.在獻公對太子起疑心之后,驪姬欺騙太子祭祀母親齊姜,并借機下毒陷害太子。由于太子忠厚,沒有親自前去辯白,她的詭計終于得逞。
D.驪姬工于心計,她的陰謀在精心設計下一步一步得到了實現(xiàn),但這不僅讓晉國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也給自己與兒子招來了殺身之禍。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無主,則開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國之患也。(5分)
(2)無乃以國民之故,行強于君,君未終命而歿,君其奈何?(5分)
參考答案
9.D(經(jīng):縊死)
10.B(均為介詞,表被動(引出被動行為的施事者)。A連詞,表并列,又/連詞,表轉折,卻。C副
詞,將要/連詞,況且。D介詞,用/介詞,按照)
11.C
12.B(“勸獻公為防止國家混亂而殺死她”,表現(xiàn)了驪姬工于心計,同樣說明她用心險惡)
13.(1)沒有主政者,就會讓敵寇產(chǎn)生侵擾的念頭。敵寇產(chǎn)生侵擾的念頭,老百姓輕視政令,這是國家的禍患。(5分。“開”“慢”“政”各1分,“國之患也”判斷句式1分,句意通順1分)
(2)恐怕他會因國民的原因,對您采取強硬措施,您不能享盡天年而死,您將怎么辦?(5分。“行強”“終命”“歿”各1分,“君其奈何”疑問句式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驪姬,是驪戎女子,晉獻公的夫人。當初,晉獻公從齊國娶妻,生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又從戎娶了兩個女子,生了公子重耳與夷吾。晉獻公討伐驪戎,戰(zhàn)勝了它,俘獲了驪姬然后回國,生了奚齊與卓子。 驪姬被獻公寵幸,齊姜在這之前就死了,獻公就立驪姬為夫人。驪姬想立奚齊為太子,于是與她的妹妹謀劃使太子與兩位公子離開都城。于是驪姬就勸說獻公說:“曲沃是您宗廟所在的地方,蒲城與南北二屈,是您的邊境地區(qū)。這些地方都沒有主政者。沒有主政者,就會讓敵寇產(chǎn)生侵擾的念頭。敵寇產(chǎn)生侵擾的念頭,老百姓輕視政令,這是國家的禍患。如果讓太子鎮(zhèn)守曲沃,兩位公子鎮(zhèn)守蒲城和南北二屈,就既可以威震百姓,又可令敵寇畏懼。”于是讓太子鎮(zhèn)守曲沃,重耳鎮(zhèn)守蒲城,夷吾鎮(zhèn)守南屈和北屈。驪姬在使太子遠離都城后,夜里就哭泣。獻公問其中原因,驪姬回答說:“我聽說申生為人,喜歡仁愛而且能力強,對待百姓非常寬厚慈惠,他現(xiàn)在認為您受我蠱惑,這一定會使國家混亂,恐怕他會因為國民的原因,對您采取強硬措施,您未享盡天年而死,您打算怎么辦?何不殺了我,不要因我而讓百姓混亂?!鲍I公說:“他對百姓慈惠,難道對他的父親會不慈惠嗎?”驪姬說:“對百姓和對父親可不一樣。殺了您而對百姓有好處,百姓誰不擁護他?即使他愛您,但也很難戰(zhàn)勝欲望啊。您不早做打算,大禍即將來到?!鲍I公恐懼地說:“那我怎么辦才好?”驪姬說:“您何不告老退位,把政權交給他。他得到了權力親自治理國家,也許會放過您吧?!鲍I公說:“那不行,我將再做打算?!鲍I公從此開始懷疑太子。驪姬于是派人以獻公的名義告訴太子說:“你父親夢見你母親齊姜,你速去祭祀。”申生在曲沃祭祀,在都城絳奉獻酒、祭肉給獻公,獻公打獵不在,驪姬接受了奉獻的酒肉,于是把鴆毒摻入酒中,在肉脯中加了毒藥。獻公回來。召申生呈上祭祀的酒肉,驪姬說:“這些食物從外面送來,不能不試驗一下再吃?!卑丫频乖诘厣?,地面隆起土包,申生害怕就出來了。驪姬把肉給狗吃,狗就死了;把酒給小吏喝,小吏也死了。驪姬于是仰天捶胸流下了眼淚,見到中生哭著說:“唉!國家,是你的國家,你怎么認為做國君晚了呢?國君對你有養(yǎng)育之恩,你都狠心殺他,何況是對待國人呢!殺掉自己的父親來謀求利于他人,誰會(最終)得利呢?”獻公派人對太子說:“你自己看著辦吧?!碧道锟苏f:“如果太子進宮說明白這件事,或許可以活命;否則,不可以活命?!碧诱f:“父王老了,如果我面見父王,進宮為自己辯白,那驪姬就得死了,父王會心里不安的。”于是申生在新城廟中自縊而死。
獻公于是殺掉了少傅杜原款。派閹楚刺殺重耳,重耳逃到狄。派賈華刺殺夷吾,夷吾逃到梁。放逐所有公子,于是立奚齊為太子。獻公死了以后,奚齊繼位,里克殺死了他。卓子繼位,里克又殺死了他。于是戳殺驪姬,用鞭子抽打至死。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南史原文: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也。兄敞之,為趙倫之征虜參軍。慶之少有志力。孫恩之亂也,遣人寇武康,慶之未冠,隨鄉(xiāng)族擊之,由是以勇聞?;?/div>高考常見文言文虛詞焉的用法為了幫 * 生更好的.復習文言文,小編整理了常見文言文虛詞用法,請考生學習。(一)兼詞。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語文文言文片段練習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田單列傳》文言文翻譯引導語:《田單列傳》選自《史記》是田單一個人的傳記,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率領即墨軍民擊敗燕軍的經(jīng)過。接下來是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庇肿u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無不陷也 ?!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三國志》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譯文三國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是為考查而設),完成文后各小題。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正始中,儉陳涉世家文言文翻譯《陳涉世家》為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一篇,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陳涉世家》文言文閱讀原李贄原文:有一道學①,高屐②大履,長袖闊帶,“綱常"③之冠,“人倫"④之衣,拾紙墨⑤之一二,竊唇吻之三四,自謂真仲尼之徒陶淵明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古文桂文言文翻譯古文《桂》選自《閑情偶寄》,清代人李漁所撰寫的《閑情偶寄》,是養(yǎng)生學的經(jīng)典著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桂小古文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資治通鑒原文:秦伐趙,取三城。趙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齊。齊人曰:“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碧蟛豢?。齊師不出,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曰:“復言大龍湫記【元】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嘗從老先生來觀大龍湫,苦雨積日夜。是日,大風起西北,始見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出谷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鄉(xiāng)有賜田數(shù)頃,依以為生。工屬文,第進士。元和初,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浞俱第一,條指楚人烹猴文言文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楚人烹猴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幫助。原文:楚人有烹猴而召元史原文:樞字子明。父天安,字全甫,秉直仲子也。歲癸酉,從秉直降。太師木華黎以其兄天倪為萬戶,而質(zhì)天安軍中。己卯,從略地關右,生擒鄜州驍將張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之文言文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也許現(xiàn)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拔难晕摹敝械牡?/div>建義元年,太原王爾朱榮總士馬于此寺。榮字天寶,北地秀容人也。世為第一領民酋長,博陵郡公。部落八千余家。家有馬數(shù)萬匹,富等天府。武泰元年二月中強弱之辯夫強不自強,因弱以奉①強;弱不自弱,因強以御②弱。故弱為強者所伏,強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文言文《郢書燕說》翻譯及注釋1、文言文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梁書原文:張率,字士簡,吳郡吳人。祖永,宋右光祿大夫。父環(huán),齊世顯貴,歸老鄉(xiāng)邑,天監(jiān)初,授右光祿,加給事中。率年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