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曹相國世家》(二)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6 04:08:18
史記
原文:
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項籍已死,天下定,漢王為皇帝。高帝以長子肥為齊王,而以參為齊相國。以高祖六年賜爵列侯,與諸侯剖符,世世勿絕。以齊相國擊陳稀將張春軍,破之。黥布反,參以齊相國從悼惠王將兵車騎十二萬人,與高祖會擊黥布軍,大破之。孝惠帝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shù),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于是避正堂,含蓋公焉?;莸鄱辏捄巫?。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 。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于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后去, .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太史公日:曹相國參攻城野戰(zhàn)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候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選自《史記·曹相國世家》,有刪改)
譯文/翻譯:
平陽侯曹參,是沛縣人。項羽已死,天下平定,漢王做了皇帝。高帝把長子劉肥封為齊王,任命曹參為齊國相國。在高祖六年時,分封列侯的爵位,并與諸侯剖符為憑,世代相傳而不斷絕。曹參以齊國相國的身份攻打陳稀部將張春的軍隊,打敗了敵軍。黥布反叛,曹參跟從齊悼惠王率領軍隊車騎十二萬人,與高祖合攻黥布的軍隊,大敗敵軍。孝惠帝元年,廢除了諸侯國設相國的法令,改命曹參為齊國丞相。曹參做齊國丞相時,齊國有七十座城邑。天下剛剛平定,悼惠王年紀很輕,曹參把長者與讀書人都召來,詢間用來安撫百姓的辦法。到來的齊國原有的那些讀書人數(shù)以百計,每個人說法都不一樣,曹參不知如何決定。他聽說膠西有位蓋精研黃老學說,就派人帶著厚禮把他請來。見到蓋公后,蓋公對曹參說,治理國家貴在清靜無為,百姓就會自行安定,以此類推,把這方面的道理都講了。曹參于是讓出正廳,讓蓋公住?;莸鄱?,蕭何去世。曹參聽到這個消息,就告訴門客趕快整理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過了不久,使者果然來召曹參。曹參起初貧賤的時候,和蕭何關系很好:等到成為將相,,可便有了隔閨。到蕭何臨終時,蕭何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王朝的相國,做事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曹參從各郡國官吏中挑選不善于文辭而又持重忠厚之人,立即召來任命為丞相史。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古奧峭拔,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趕走他們。曹參整天痛飲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上門來的人都想有話要說。這些人一到,曹參就拿美酒給他們喝,過了一會兒,來人想說些什么,曹參又讓他們喝酒,直到喝醉后離去,始終沒能夠開口勸諫,如此習以為常。相國住宅的后園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飲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參的隨從官吏厭惡這件事,但對此無可奈何,就請曹參到后園中游玩,聽到官吏們醉酒高歌、狂呼亂叫的聲音,隨從官吏希望相國把他們召來并查究,但曹參反而拿酒陳設座席喝起來,也高歌呼叫,與那些官吏相應和。曹參見別人有細小的過失,一味地隱瞞遮蓋,因此相府中平安無事。太史公說:相國曹參攻城野戰(zhàn)的功勞之所以如此多,是因為他跟淮陰候- -起共事。等到韓信被消滅,那么位列侯爵而成就戰(zhàn)功的,唯獨曹參據(jù)有其名。曹參作為漢朝相國,主張清靜無為,完全合乎道家的學說。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以后,曹參讓他們休養(yǎng)生息,所以天下都稱頌他的美德。
《史記·曹相國世家》 《史記·曹相國世家》(二)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陋室銘》寫作手法《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qū)區(qū)八十一字內(nèi)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類比等手法,而且押韻,韻律感極強,讀
- 說難韓非子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于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jié)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于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
-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①,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巨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②,燒廬
- 高一文言文《師說》原文和翻譯《師說》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高一文言文《師
- 文言文虛詞用法綜合一、 代詞1、 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①公與人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
- 宋史原文:竇儀,字可象。薊州漁陽人。十五能屬文,晉天福中舉進士。周廣順初,召為翰林學士。歷駕部郎中、給事中,并充職。劉溫叟知貢舉,所取士有覆
- 掌握正確文言文翻譯方法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一篇譯文好壞的標準,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好的譯文能夠將一篇文章在另一種語言環(huán)境中真實
- 對牛彈琴文言文相關內(nèi)容《對牛彈琴》是東漢學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選自《牟子理惑論》,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公明儀為牛彈奏樂曲的故事。相關內(nèi)容,一起來看
- 中考語文文言文常用實詞積累常用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
- 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鄙、兵、病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
- 世說新語原文: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于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仆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
- 高帝求賢詔文言文翻譯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一定會遇到文言文翻譯,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小編帶來了高帝求賢詔文言文翻譯,請看:高帝求賢詔文言文翻譯
- 公輸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
- 三人成虎 【出 處】 《戰(zhàn)國策·魏策二》《韓非子·內(nèi)儲說左上》【比喻義】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釋 義】三個人都說街市上有老虎,別人
- 司馬光砸缸文言文翻譯司馬光砸缸是著名歷史故事,發(fā)生在宋朝河南光山。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司馬光砸缸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
- 金史原文:鄭王永蹈,本名銀術可,初名石狗兒。大定十一年,封滕王,未期月進封徐王。二十五年,加開府儀同三司。二十六年,為大興尹。章宗即位,判彰
- 《吊古戰(zhàn)場文》選自《全唐文》,是唐代詩人李華寫的一篇駢賦。文中描述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景象,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雖用駢文形式,
- 張養(yǎng)浩原文: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嘗有是訓矣。蓋一家之事,無緩急巨細,皆所當知;有所不知,則有所不治也。況牧民之長,百責所叢,若庠序,若
- 一舉而三役文言文的翻譯及閱讀導語:宋朝中宗年間,一次宮中失火,主持修繕工作的丁謂通過巧妙的想法和設計,開溝注水、水運資材、填渠成街,一舉多得
- 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