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蒯通,說韓信曰”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25 18:23:32
①齊人蒯通,說韓信曰:“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br/>②后數(shù)日,蒯通復(fù)說曰:“夫聽者事之侯也,計者事之機也,知者決之?dāng)嘁?,疑者事之害也,審毫厘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shù),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故曰‘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跼,不如駑馬之安步;’此言貴能行之。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愿足下洋察之?!表n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③漢十一年,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④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xué)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wù)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史記·淮陰侯列傳》節(jié)選)
22、下列成語不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一項為:( )(2分)
A、漂母之恩 B、胯下之辱 C、破釜沉舟 D、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3、從文本第①段中可看出,導(dǎo)致韓信被殺的主要原因是□□□□(2分)
24、文本①——④段中劃線句理解錯的一項是(2分)
A、“先生:你暫且休息去吧,我會想念你的?!?br/>B、能聽取意見,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確謀畫,是事情成功的關(guān)鍵。
C、我后悔沒有運用蒯通的計謀。
D、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25、從文本的第①、②段中,簡析韓信的性格特點。(3分)
26、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太史公曰”這一段文字的三點內(nèi)容。(3分)
參考答案
22、C(2分)
23、功高震主(2分)
24、A(2分)
25、①孤傲樹敵多;②猶豫狐疑(患得患失);③知恩圖報。(3分)
26、布衣時志與眾異;沒有做到“謙讓”;在天下安定時密謀叛逆。(3分)
【參考譯文】
齊國人蒯通勸說韓信道:“臣下聽說凡是武勇和謀略使君主感到威脅的就很危險,功勞蓋過天下的得不到應(yīng)有的賞賜?,F(xiàn)在將軍正擁有這種使君主感到震懾的威信,正挾持著這種不會受賞的大功。您想投靠楚王嗎,楚王不會信用;您想回歸漢王嗎,漢王感到畏懼。那么將軍您憑著這么大的聲望和功績,能到哪里去安身呢?”韓信聽罷推托道:“先生:你暫且回去吧,讓我考慮考慮?!?br/>過了幾天,蒯通又去勸說道:“能聽取意見,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確謀畫,是事情成功的關(guān)鍵。一個人的智慧應(yīng)表現(xiàn)在處事果斷;行動遲疑往往危害事業(yè)。專在枝節(jié)上用心思,漏掉天下大事;理智上明知該怎么辦,卻不敢毅然行動,這就是一切事情失敗的禍根。常言說:‘猶豫不決的猛虎,不如敢把毒刺螫向敵方的蝎子;徘徊不前的千里駒,不如穩(wěn)步前進的劣馬。’這些話都說明,可貴的在于說干就干。要知道干一番事業(yè),失敗容易成功難;成功的時機很難得到,卻又很容易喪失。時機呀時機,錯過了就不再來了。希望將軍仔細想想?!表n信聽了還是猶豫,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認(rèn)為功勞大,漢王再怎么的總不會削奪他山東的封地。便拒絕了蒯通的勸告。
漢朝建立后的第十一個年頭,劉邦的夫人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抓起來,在長樂宮懸鐘的地方殺了。臨刑前,韓信感嘆道:“我后悔沒有運用蒯通的計謀,落得被婦人小子詐騙暗算,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韓信三族親屬都被劉氏王朝誅滅了。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zāi)古钥梢园仓萌f戶人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zāi)?,的確如此。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漢朝的功勛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這些人相比,后世子孫就可以享祭不絕。他沒能致力于這樣做,而天下已經(jīng)安定,反而圖謀叛亂,誅滅宗族,不也是應(yīng)該的嗎。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新課標(biāo)七年級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覽七年級(上冊)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說乎“說”(yuè)通“悅”《〈論語〉
-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復(fù)習(xí)要點一、詞語積累(一)常規(guī)詞語[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xí)]時常地復(fù)習(xí)。 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xí),溫習(xí)、復(fù)習(xí)
- 矛與盾文言文 矛與盾出于《韓非子·難一》原文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無
-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對于文言文的翻譯,各位需要多多練習(xí)。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道旁李苦文言
- 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崔景偁拜師,清朝張惠言的文言文。那么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崔景偁拜師文言文翻譯,歡
- 葉公好龍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仆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
- 原文: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 *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
- 必背的高中文言文參考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原文燭之武退秦師《左傳》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
- 新唐書陽城傳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9分,每小題3分)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遠近慕其行,來學(xué)者
- 宋史原文:董敦逸,字夢授,吉州永豐人。登進士第,調(diào)連州司理參軍、知穰縣。時方興水利,提舉官調(diào)民鑿馬渡港,云可灌田二百頃,敦逸言于朝,以為利不
- 高適者,渤海蓚?cè)艘病I偌邑?,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給。其性傲于權(quán)貴,窺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詩什,以氣質(zhì)自高。每吟一篇,喜為好詩者稱誦。宋州刺史張
- 初三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 復(fù)多爾袞書文言文翻譯復(fù)多爾袞書史可法大明國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史可法頓首謹(jǐn)啟大清國攝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隨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
- 舊唐書原文:孔述睿,趙州人也。父齊參,寶鼎令。述睿少與兄克符、弟克讓,皆事親以孝聞。既孤,俱隱于嵩山。述睿好學(xué)不倦,大歷中,轉(zhuǎn)運使劉晏累表薦
- 文言文經(jīng)典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經(jīng)典句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文言文經(jīng)典句子:1
- 初中文言文閱讀:舊唐書程務(wù)挺傳程務(wù)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業(yè)末仕竇建德為普樂令甚有能名諸賊不敢犯其境后歷晉蒲二州刺史龍朔二年卒贈右衛(wèi)大將軍
- 新唐書原文: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chǎn)不營,有大志。隱太子引為洗馬。微見秦王功高,陰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zé)謂曰:“爾閱
- 越巫的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方孝孺的《越巫》講述了越巫假稱能驅(qū)鬼治病,到處向人夸耀,騙人并取人錢財。越巫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
- 蕭復(fù),字履初,少秉清操,其群從兄弟,競飾輿馬,以侈靡相尚,復(fù)衣浣濯之衣,獨居一室,習(xí)學(xué)不倦,非詞人儒士不與之游。廣德中,連歲不稔,谷價翔貴,
- 高考文言文《始善之論》伏聞上古之年,盤古奮威,混沌初開,已而清者上浮而為天,濁者下沉而為地,玉宇澄清,此天地之始也,善始之論。天地既有,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