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舍記》閱讀練習答案及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08:06:13
學舍記
(宋)曾鞏
予幼則從先生受書,然是時,方樂與家人童子嬉戲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時,窺六經(jīng)之言,與古今文章有過人者,知好之,則于是銳意欲與之并。
而是時,家事亦滋出。由斯以來,西北則行陳、蔡淮、汴,出于京師;東方則絕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出于東海上;南方則載大江,臨夏口而望洞庭,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魚洶涌湍石之川,風波霧毒不測之危,此予之所單游遠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藥物,廬舍器用,箕筥碎細之間①,此予之所經(jīng)營以養(yǎng)也。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shù)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之所遘禍而憂艱也。太夫人所志,與夫弟婚妹嫁,四時之祠,屬人外親之問,王事之輸,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
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蓋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閑時,挾書以學,于夫為身治人,世用之損益,考觀講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專力盡思,琢雕文章,以載私心難見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視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②之初,予之侵擾多事故益甚,予之力無以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學?;蚣财浔埃蜃h其隘者,予顧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勞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為之矣。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則有之,可以進于道者,學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堅木好、高大之觀,固世之聰明豪雋挾長而有恃者所得為,若予之拙,豈能易而志彼哉?”遂歷道其少長出處,與夫好慕之心,以為《學舍記》。
【注】①筥(jǔ):圓形的竹筐。②至和: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于是銳意欲與之并 并:比肩
B.家事亦滋出 滋:生發(fā)
C.而冒犯以勤也 冒犯:遭遇
D.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遂:符合
17.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南方則載大江 故木受繩則直
B.太夫人所志 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C.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學 樊噲側其盾以撞
D.遂歷道其少長出處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1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敘述學習“六經(jīng)之言與古今文章”,語言樸素,看似平平說起,卻包含了作者關注“道”與“文”的內容,為后面述志奠定了基礎。
B.因家庭變故多,曾鞏為生計四處奔波,歷經(jīng)艱辛;文章用一組排比句,在不動聲色中,將跌宕起伏的一生描繪到極致,讀來令人動容。
C.面對漂泊的環(huán)境、艱辛的生活條件,作者仍然泰然自若,一有空閑,就看書學習。這都是因為有堅定的追求,“隨其志而有待也”。
D.本文既可看作是求學記,又可看作是作者前半生的自傳總結,最后一段表明曾鞏安于貧困,不求聞達、蔑視權貴的高貴品質。
19. 用“/”給文中花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shù)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之所遘禍而憂艱也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于夫為身治人,世用之損益,考觀講解,有不能至者。
②若予之拙,豈能易而志彼哉?
參考答案
16.B
17.C
18.D
19. 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shù)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之所遘禍而憂艱也。(3分,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20.(1)對于如何修身治民,對社會現(xiàn)存的一切何者當增、何者當損,我都有很多方面沒有考察分析。
(2)像我這樣愚拙的人,哪能輕易搬到而敢去想它呢?
(7分,第(1)句4分,第(2)句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參考譯文】
我年幼時便跟隨老師讀書,然而這時候,正以與家人小孩們打打鬧鬧、四處玩耍為樂,對書還不懂得愛好。十六七歲時,看出六經(jīng)中的話與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過常人的見解,才懂得讀書,從此一心一意希望將來能與古今作家并駕齊驅。
然而這時候,家中不幸的事也就連續(xù)發(fā)生了。從那以來,西北方我到過陳州、蔡州、譙縣、苦縣,淮水、汴水、睢水、泗水流域,到達京師開封。東方我渡過大江,放舟運河,越過五湖,沿著封山、禺山、會稽山,到達東海邊。南方我乘船沿長江而上,抵達夏口,遠望洞庭湖,再轉向彭蠡澤,登上大庾嶺,由湞陽到瀧水,直達南海之濱。這便是我進入社會而奔走四方的情形。那蛟魚伏藏、波濤洶涌、激流轉石的大河,那高峻的山巖、莽莽的林野,以及猛獸毒蛇聚居之地,加上雨淋日曬,嚴寒酷暑,江河中的風波和濃霧瘴毒,到處是難以預料的危機,這便是我只身漂泊、寄居遠方,而遇到的各 種艱難困苦。家中的衣食藥物,房屋用具,以及簸箕篾筐之類瑣碎的小事,都是我必須操辦而用以養(yǎng)親活口的。那年在南京,父親忽然病故,一下子仿佛天傾地裂,在異鄉(xiāng)獨自痛哭,從幾千里之外,運著父親的靈柩南歸,又經(jīng)過多時的操勞,才完成安葬的大事,這就是我遭家禍而喪父的情形。母親生前的遺愿,以及弟弟結婚,妹妹出嫁,四季的祭祀,內外親屬的問候慶吊,向官府繳租納稅,這些就是我終日忙忙碌碌還辦不到的。我因此被弄得精疲力盡,加上又多病,能用言語敘述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兩點粗略的情況。得到一點空閑時間,拿起書本學習,對于如何立身治民,對社會現(xiàn)存的一切何者當增、何者當損,在 好些方面我都未能加以考究觀察、討論分析。因此也就不能專心致志地琢磨文章,用以表達個人心中難于表現(xiàn)的情志,從而追趕古今的作家,取得可與他們相比的成績,以滿足我的愛好和向往之情,這就是我回顧自己而深為嘆息的。
當今皇帝至和初年,我所受到的干擾和事故之多更加嚴重,我的力量實在無法應付,于是只得在家休息,而到宅旁的草屋里讀書。有人嫌這屋子太低矮,也有人說它太窄小,我回頭笑著說:“這對我來說是很適合的了。我多年心神操勞、身體困乏,而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為。我居住小巷陋室,破衣粗食,吃野菜湯,雖窮困而仍然安心,自然是想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 而等待著機會。我所恨的倒也是有的,那就是本可掌握圣賢們的大道,可是學問還達不到。至于文章,是我平生的愛好和向往,倒是常常寫作而沒有空閑過。至于那建筑堅固、木材美好、高大壯觀的房舍,本是世上那些聰明豪俊、有優(yōu)越條件和強大勢力可以依靠的人才能修得起的,像我這樣愚拙的人,怎么能改換了自己的志趣去追求那些呢?”于是我一一敘述了自己從少小到成年的經(jīng)歷,以及個人的愛好和向往之心,寫成這篇《學舍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說苑原文:晉平公①問于師曠②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③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④安
- 《留侯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根據(jù)《史記·留侯世家》所記張良圯下受書及輔佐劉邦統(tǒng)一天下的事例,論證了“忍小忿而就大謀”、
- 鄧艾傳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也。少孤,太祖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yǎng)犢。年十二,隨母至穎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
- 課外文言文習題及答案附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朱公①中男 * ,囚于楚。朱公曰:“ * 而死,職也。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备?/div>中考文言文重點篇目考點:《如夢令》譯文: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于是就文言文螳螂殺蛇閱讀習題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嘗試觀于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曾參不受魯君邑》文言文翻譯及原文注釋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痹硬皇?。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越人穽鼠文言文翻譯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中考文言文翻譯試卷絕大多數(shù)都增加了直接翻譯題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越人穽鼠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出陳子昂別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縣人也。奇杰過人,姿狀岳立,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古詩文名句(1)送別,自古以來讓人情難以堪,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卻表現(xiàn)得氣勢豪邁,已經(jīng)開闊,其中的“ &nbs韓愈原文: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士贾M鎮(zhèn),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魏書原文:李沖,字思順,隴西人,敦煌公寶少子也。少孤,為長兄滎陽太守承所攜訓。承常言:“此兒器量非恒,方為門戶所寄?!睕_沉雅有大量,隨兄至官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少有大志。大觀三年進士。授蜀州司理參軍。先是,朝廷以拓土為功,邊帥爭興利以徽賞,皆誘近邊蕃夷獻其地之不可耕者,謂之《與陳伯之書》是南朝梁文學家丘遲的代表作,更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招降文字,它是漢末建安以來言情書札的繼承和發(fā)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暮春三月,江文言文: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語文文言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秘笈初中的文言文學習,只是“讀讀背背,不作具體要求”。高考的文言文學習,除了要“讀讀背背”,積累語言材料,增加感性認識博陵李文博的文言文閱讀博陵李文博,性貞介鯁直,好學不倦。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復吟玩。開皇(隋文帝年號)中,為羽騎尉,特為吏部世說新語選自《 太平廣記 》)原文:鐘毓、鐘會稍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繇曰:“可令二子來?!庇谑请芬?。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文言文訓練:《北史·陸俟傳》節(jié)選陸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帥部人從征伐,數(shù)有戰(zhàn)功,位至上黨太守、關內侯。明元踐祚,襲爵關內侯。太武征赫連昌,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