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武昌九曲事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26 15:07:47
蘇轍
原文:
子瞻遷干齊安①,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陁②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栽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佯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將適西山,行于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風云變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shù)十,其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旦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jù),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日:“茲欲以成吾亭邪?”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于是最樂。
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無責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注】①子瞻:蘇軾。齊安,黃州。當時蘇軾貶謫黃州,蘇轍貶謫筠州。②陂(bēi) 陁(tuó):山岡。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譯文/翻譯:
子瞻被貶到齊安(今黃岡),在長江邊上建廬居住。齊安沒有出名的山,而長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連綿不斷,山谷幽深寂靜,里面有佛塔寺廟僧舍,西邊的叫西山寺.東邊的叫寒溪寺。它們背靠山梁,面對山溝,隱蔽在茂密的松樹櫪(同“櫟”)樹叢中、寂寞清靜,與世隔絕,見不到車馬的喧囂和來人的足跡。每當風停了,太陽出來,江面波平浪靜的時候,子瞻就拄著拐杖,帶著美酒,乘坐漁船,橫渡長江,直奔南山而來。山中有幾個人,熱情好客,喜游山水。聽說子瞻到來,都裹著頭巾,歡笑著迎上來,然后攜手同行,逍遙自在地拾級而上。一直走到深山盡處,大家都筋疲力盡了,方才停下歇息,掃去落葉,坐在草地上,彼此舉起酒杯,互相問候。玩到心情舒適時,競至忘記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為過著這樣愜意的生活,子瞻在齊安住了三年,都不覺得時間過得很久。
然而將往西山去時,就要從青松翠柏之間經(jīng)過,走過彎彎曲曲的羊腸山路,才會見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覽者一定會在此休息。人們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賞,躲在茂密林蔭下小憩,向下可俯視滾滾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邊可掃視小溪幽谷,風云變化和樹林山腳正面、反面的種種景象,都在人們身邊呈現(xiàn)出來。平地上有一座破舊的亭子,它的遺址非常狹小,不能夠坐下許多游客。亭子旁有幾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圍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夠用刀斧來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樹下,就整天(無可奈何地)斜視著它們。一天,來了一陣暴風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連根拔倒,子瞻將那倒下老樹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擴大。子瞻與朋友們進山看了看,相視而笑,說道:“這大概是(老天爺)想成全我們重修亭臺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勝景才算完備了。子瞻對這件事極為高興。
從前我年輕時,跟隨著子瞻游覽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嘗不是帶頭提起衣服卷起褲腳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達的地方,子瞻就總是為這事成天不愉快。有時他一個人飄然獨游,悠閑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著樹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著落在山溝中的果子,從溪中舀取水來喝,看到他這樣子的人往往把他當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實天下的樂事無窮無盡,而以使人心情暢快的事最叫人喜愛。而當他稱心如意的時候,(覺得)萬事萬物都不能換取這種快樂;到了他興盡的時候,又沒有不感到吃驚,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飯,五花入門的菜肴擺在面前,總之是為了一飽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串物(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食物)同樣變成了腐臭的東西,有誰還會去管哪道菜對人有益,又哪道菜對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覺得慚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責,就不妨暫且把心思寄托在這山林之間(盡情享受它)。這就是子瞻在這里感到快樂的原因。
蘇轍《武昌九曲事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三峽》譯文及賞析三峽南北朝: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 通:缺;重巖
- 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1.重
- 包 拯 脫 脫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
- ①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也。父質(zhì),以忠清著稱,少與鄉(xiāng)人蔣濟、硃績俱知名于江淮間,仕魏,至征東將軍、荊州刺史。威早厲志尚。質(zhì)之為荊州
- 文言文口技內(nèi)容分析本文是以記敘的方式寫的文言文,但中間對口技表演采用了較多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因此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
- 《舊唐書、李揆傳》文言文練習附答案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
- 文言文部分古今異義梳理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ü牛旱?;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古:黨羽;今
- 鏡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目能見物,而不能見吾之面,假于鏡而見焉。鏡之貴,不如目;鏡不求于目,而目轉求助于鏡。然世
- 會員:w8257008 友情提供 沈復的《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全文帶譯文原文:余閑居,案頭瓶花不絕。蕓曰:“
- 食言而肥的歷史故事及文言文與翻譯食言而肥是指違背諾言,只圖對自己有利。“食言”,據(jù)《爾雅》解釋:“食,言之偽也?!远恍?,如食之消盡,后
- 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
- 不二齋文言文翻譯《 不二齋》是張岱所寫的一篇散文,分享了《不二齋》文言文及翻譯,一起來看看吧!不二齋原文不二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城西稍空
- 北高峰北高峰,石磴數(shù)百級,曲折三十六灣。上有華光廟,以奉五顯之神。山半有馬明王廟,春日祈蠶者咸往焉。浮屠七級,唐天寶中建,會昌中毀;錢武肅王
- 南史原文:興宗字興宗,動為父廊所重,謂有己風。少好學,以業(yè)尚素立見稱,為中書侍郎。孝武踐阼,累遷尚書吏部郎。時尚書何偃疾患,上謂興宗日:“卿
- 高邦佐自縊的文言文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人。萬歷己未進士,授壽光知縣,招撫流移,為山東循良第一。入為戶部主事,出守永平,升副使備兵天津,升
- 李西涯與程篁墩閣老①李西涯、學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間各以神童舉于京。方朝見,適直隸④貢蟹至焉。帝即出一對試之云:“螃蟹渾身甲胄?!背虒υ唬骸傍P
- 國語原文:趙文子冠,見欒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莊主,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币娭行行樱釉唬骸懊涝?!惜也,吾老矣?!币姺?/div>吳起守信文言文語文練習題吳起守信原文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中考語文文言文試題及答案比較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10—14題。(15分)[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蘇軾原文: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蛘咧撛唬骸皥D王不成,其弊猶可以霸。”嗚呼!使齊桓、晉文而行湯、武之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