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17 00:51:20
《大道之行也》表達(dá)的是孔子在戰(zhàn)亂非常多的春秋時期,迫切希望有一個太平盛世的出現(xiàn)這一感情的吧?他認(rèn)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一個“大同”社會.但在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時期下那個愿望是不可能實(shí)現(xiàn)的!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注釋
1. 選自《禮記·禮運(yùn)》。《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yùn),《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xué)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為:是,表判斷。 4.〔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5.〔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修:培養(yǎng)。 6.〔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yǎng)。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7. 子:以.......為子 8.〔矜(guān)、寡、孤、獨(dú)、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dú),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wù)。分,職分,指職業(yè)、職守。 10.〔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1.〔貨惡(wù)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wù),憎惡。 藏:私藏。于:在。貨惡:賓語前置。 1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憎恨在公共勞動中不出力的行為,卻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力惡:賓語前置。 13. 是故:即“故是”,可譯為“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4.〔謀閉而不興〕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閉,杜絕。興,發(fā)生。 15. 獨(dú):單獨(dú)。 16. 親其親:第一個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人;第二個親,父母。 17. 養(yǎng):供養(yǎng)。 18. 是:這。 19. 終:終老,終其天年。。 20.〔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zao6*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亂,指zao6*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21. 故:所以。 22.〔外戶〕泛指大門。 23. 而〔是故謀閉而不興〕:連詞,表并列。 24.〔閉〕用門閂插門。 25. 謂:叫做。 26.〔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注: 一、“大道”“大同”都屬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 二、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yǎng)”義,后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yǎng),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xiàn)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fā)生,盜竊、zao6*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相關(guān)問答
1、 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理解和認(rèn)識?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zhǔn)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tài)。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dāng)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3、 怎樣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 答:"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shí)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蓖?strong>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達(dá)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寫出表現(xiàn)人人都能關(guān)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guān)愛、能安居樂業(yè)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獨(dú)(17)親④其親(18),不獨(dú)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⑤皆有所養(yǎng)(19),男有分,⑥女有歸。 7,《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8、總括全文的綱領(lǐng)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9、最能夠體現(xiàn)全社會的關(guān)愛這一特征的句子是:衿、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游石鐘山記(明)羅洪先昔酈氏注《水經(jīng)》 ,載石鐘山,以為風(fēng)起微波,激石有聲,不詳其故。東坡夜艤漁舟山上,聽其所以鳴者,本石多竅,遂為辯,以補(bǔ)
- 明史原文:唐鐸,字振之,虹人。太祖初起兵,即侍左右。守濠州,從定江州,授西安縣丞。召為中書省管勾。 洪武元年,湯和克延平,以鐸知府
- 恒齋文集的文言文習(xí)題勤訓(xùn)《恒齋文集》【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計(jì)在于晨,一歲之計(jì)在于春,一生之計(jì)在于勤。言雖近,而旨則遠(yuǎn)矣
- 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翻譯文言文不是能讀懂文本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因?yàn)樾睦镞吤靼撞坏扔谧焐夏軌蛘f出來,嘴上能說出來不等于筆下能夠?qū)懗鰜恚€涉及現(xiàn)
- 戴名世原文: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歷中宦者,為足下道滇黔間事,余聞之,載筆往問焉。余至 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為我書其語來,去
- 梁興甫 都穆 城南梁興甫者,身干短而膂力驚人。永樂中,嘗往南京,止洪武門,見守門軍胄掠人物..,心甚不平,因以好言諭之。
- 文言文省略句句式整理1、省略謂語或省略動詞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xí)題之海瑞清廉都御史剛峰海公,卒于官舍。同鄉(xiāng)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蘇民懷一人。蘇檢點(diǎn)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shù)件而
-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xué)體會論文摘 要:文言文在初中語文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一個一直困擾著廣大師生的難點(diǎn)。初中所學(xué)的許多文言文,對于增強(qiáng)
- 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下面是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譯,請看:公輸【原文】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
- 黃宗羲原文: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
- 方苞原文:王源字昆繩,世為直隸宛平人。父某,明錦衣衛(wèi)指揮。明亡,流轉(zhuǎn)江、淮,寓高郵。源少從其父,喜任俠言兵。少長,從寧都魏叔子學(xué)古文。性豪邁
- 《義犬救主》文言文閱讀及翻譯【原文】華隆好弋。畜一犬,號曰 的尾 ,每將自隨。隆后至江邊,被一大蛇圍繞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華隆僵仆無所知矣
- 牧童指瑕蘇軾【原文】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①以百數(shù)。有戴嵩斗牛圖一軸③,尤所②愛,錦囊玉軸常以身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
-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余幼時即嗜(sh)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jì)日以還。天大寒,硯(yn)冰堅(jiān),手
- 明史原文:趙彥,膚施人。萬歷十一年進(jìn)士。授行人,屢遷山西左布政使。光宗嗣位,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遼陽既失,彥請?jiān)霰T島,特設(shè)大將登州。登
- 清史稿原文:李之芳,字鄴園,山東武定人。順治四年進(jìn)士,授金華府椎官。卓異,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總督浙江軍務(wù)。會吳三桂反,十三年
- 高考文言文常見的20個古今異義詞歸納1.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出使的人。2.夫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古義:那人。3.爪
- 舊唐書原文:李子通,東海丞人也。少貧賤,以魚獵為事。居鄉(xiāng)里,見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無蓄積。隋大業(yè)末,有賊帥左才相,自號博山公,據(jù)
- 高考文言文最常用常錯的實(shí)詞在編排體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個特點(diǎn):①堅(jiān)持詞不離句;②解釋正誤同列;③附有全句譯文。1.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