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長,京兆武功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15 14:51:11
蘇世長,京兆武功人。十余歲,上書周武帝,帝異其幼,問讀何書,對“治《孝經(jīng)》《論語》”。帝曰:“何言可道?”答曰:“為國者不敢侮于鰥寡。為政以德?!钡墼唬骸吧??!绷钣讷F門館讀書。
入隋,為長安令 ,數(shù)條奏便宜。后為王世充太子太保,與豆盧行褒戍襄陽。高祖與之舊,數(shù)遣使者諭降,褒殺之。
洛陽平,世長始與豆盧行褒歸,帝誅褒而誚世長,頓首謝曰:“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萬夫斂手。豈有獲鹿后忿同獵者,問爭肉罪邪?且武功舊人,亂離以來,死亡略盡,唯臣得見太平。若殺之,是絕其類?!钡坌︶屩?。授玉山屯監(jiān)。與語平生,調(diào)之曰:“卿自謂佞邪,直邪?”對曰:“愚且直?!钡墼唬骸叭糁闭撸螢楸迟\歸我?”對曰:“洛陽平,天下為一,臣智窮力竭,乃歸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據(jù)漢南,尚為勍敵?!钡鄞笮?,嘲曰:“何名長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長曰:“名長意短,誠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詔。昔竇融以河西降漢,十世侯之;臣舉漢南以歸,唯蒙屯監(jiān)?!钡蹛偅葜G議大夫。世長有機辯大率如此。
從獵涇陽,大獲。帝入旌門,顧謂朝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曰:“陛下廢萬機,事游獵,不滿十旬,未為樂也?!钡凵?,既而笑曰:“狂態(tài)發(fā)邪?”曰:“為臣計則狂,為陛下計則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進曰:“此煬帝作邪?何雕麗若此!”帝曰:“卿好諫似直,然詐也。豈不知此殿我所營,乃詭云煬帝邪?”對曰:“臣但見傾宮、鹿臺,非受命圣人所為者。陛下武功舊第,才蔽風雨,時以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歸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復樸素。今乃即其宮加雕飾焉,欲易其亂,寧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長簡率無威儀。初在陜,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撻于市,五伯疾其詭,鞭之流血,世長不勝痛,呼而走,觀者咸以為笑,議者方稱其詐。
貞觀初,使突厥,與頡利爭禮,不屈,拒卻賂遺,朝廷壯之。后出為巴州刺史,舟敗,溺死。
……
贊曰:始唐有天下,懲刈隋敝,敷內(nèi)讜言,而世長仇然獻忠,時主方褒聽,藉以勸天下,雖觸禁忌,而無忤情。及禍亂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視前人之為,猶以鯁論期榮,故時時遭斥讓,為所厭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時異也。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帝誅褒而誚世長,頓首謝曰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莫忘
B.乃詭云煬帝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詭 登高而呼,聲非加疾也
D.欲易其亂,得乎 秦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
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世長有機辯”的一組是( )
①為國者不敢侮于鰥寡。為政以德。
②豈有獲鹿后忿同獵者,問爭肉罪邪?
③為臣計則狂,為陛下計則忠。
④酒酣,進曰:“此煬帝作邪?何雕麗若此!”
⑤何名長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長仇然獻忠,時主方褒聽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 )
A.蘇世長少小愛讀書,有膽魄,十余歲就上書皇上,談治國之道,深受周武帝賞識。后歷經(jīng)隋唐兩代,以機辯敢諫著稱。
B.蘇世長曾出使突厥,與突厥首領(lǐng)抗爭,拒絕對方索禮的要求,朝廷認為他勇敢。
C.蘇世長在陜引咎自撻,圍觀的人譏笑議論他詭詐,他不能忍受人們的譏笑議論,就逃跑了。
D.作者認為蘇世長敢于進言,且多被采納,而后來不少人進諫卻多遭斥責,是時代情況不同了,而非勸諫技巧有高低。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⑴高祖與之舊,數(shù)遣使者諭降,褒殺之。
⑵昔竇融以河西降漢,十世侯之
⑶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歸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復樸素。
參考答案
6、B(A認錯,道歉/告誡 B卻,竟,反而 C憎惡/大 D改變/交換)
7、C(①句為蘇世長向周武帝陳述治國之道 ⑤句為高祖對蘇世長的嘲諷 ⑥句為作者的評論,并且作者認為”非言有巧拙”)
8、C(蘇世長因忍受不了疼痛而逃走)
9、(1)高祖與他有交情,多次派遣使者勸降,豆盧行褒(總是)殺掉使者。(譯出大意1分;“舊”、“數(shù)”各占1分)
(2)過去竇融率領(lǐng)河西歸降漢朝,十代封侯。(譯出大意1分,“以”、“侯”各占1分)
(3)現(xiàn)在因隋朝奢侈,百姓不能承受差遣,而歸順有道之君(或“您”)。您應當割除奢侈,恢復樸素。(譯出大意1分,“堪”“刈”各占1分)
參考譯文:
蘇世長是京兆武功人。十幾歲時,上書周武帝,周武帝對他年幼(敢上書)感到很奇異,問他讀什么書,回答說:“研究《孝經(jīng)》《論語》?!敝芪涞壅f:“有什么話值得說?”回答說:“治理國家的人連鰥夫寡婦都不敢怠慢。以德治國?!?周武帝說:“好?!弊屗讷F門館讀書。
進入隋朝,做長安令,多次上書陳述治國辦法。后來做了王世充的太子太保。與大將豆盧行褒駐守襄陽,高祖(李淵)與他們有交情,多次派遣使者勸降,豆盧行褒總是殺掉使者。
洛陽平定后(高祖平定王世充后),蘇世長才與豆盧行褒歸順。高祖殺了豆盧行褒并責備蘇世長。蘇世長叩頭認錯說:“自古以來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來作比喻,一個人獲得了,其他眾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獲鹿以后,還忿恨其他同獵的人,追究他們爭奪鹿的罪名呢?況且武功故舊,動亂以來,死亡的差不多了,只有我得以見到太平盛世,如殺了我,是滅絕我們這些故人?!?高祖笑著釋放了他。封他為玉山屯監(jiān)。與他敘談平生經(jīng)歷,調(diào)侃他說:“你認為自己是邪佞之人還是正直之人?”回答說:“愚魯且正直?!被实壅f:“你如是正直的人,為什么背叛王世充歸順我?”回答說:“洛陽平定后,天下統(tǒng)一,我智窮力盡,才歸順陛下。假使王世充不死,我占據(jù)漢南,還是勁敵?!被实鄞笮Γ爸S他說:“為什么你名叫長而意氣這樣短,口中說正直之言而心中卻這樣邪曲?”世長說:“名長意短,確實如圣上所說。口正心邪,不敢領(lǐng)旨。過去竇融率領(lǐng)河西歸降漢朝,十世封侯,我?guī)ьI(lǐng)山南來歸順你,只封了屯監(jiān)?!被实鄹吲d,封他為諫議大夫。蘇世長有智靈活善于辯論,大都如此。
后來蘇世長跟隨皇上在涇陽圍獵,收獲很多,皇上進入旌門。環(huán)顧四周后問眾位大臣說:“今天圍獵,快樂嗎?”蘇世長回答說:“皇上您停下紛繁的政務,來圍獵,不到百日,不算是十分快樂!”皇上變了臉色,后來又笑著說:“你發(fā)狂了嗎?”蘇世長回答說:“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fā)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蘇世長曾經(jīng)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興的時候,上奏道:“這座宮殿是隋煬帝建的吧?為什么雕刻裝飾這么華麗呢?”高祖回答說:“你好進諫像個直率的人,其實內(nèi)心狡詐。你難道不知道這座宮殿是我建的,卻假裝說是隋煬帝建的呢?”蘇世長回答說:“我只是看見傾宮、鹿臺,不是一位受天命的君王所做的。您武功所住的房屋僅能夠遮住風雨,當時您也認為很滿足了。現(xiàn)在因隋朝的奢侈,百姓不能承受驅(qū)使,因而歸順有道之君。您應當割除奢侈,恢復樸素?,F(xiàn)在卻在他的宮殿又大加裝飾,想撥亂反正,難道可能嗎?”高祖認為十分正確。
蘇世長生活簡樸,為人直率,缺乏威嚴。剛到陜州的時候,城里的人做違法的事,不能禁止,于是在市井中引咎自責,役卒討厭他的虛偽,用鞭子打得他鮮血長流,蘇世長忍受不了疼痛,呼叫著逃走了。觀看的人都大笑,議論的人都說他詭詐。
歷任陜州長史、天策府軍諮祭酒,被封為學士。貞觀初年,出使突厥,與頡利抗爭禮金,不妥協(xié),拒絕向突厥獻禮,朝廷認為他勇敢。外出做巴州刺史,船翻了,溺水而死。
……
評論說:在唐朝剛擁有天下的時候,鑒戒割除隋朝弊端,采納忠正之言,蘇世長直言進諫,當時的皇帝正要開闊言路,借以勉勵全國,即使觸及禁忌,卻沒有觸怒皇帝。等到禍亂已平定,君位穩(wěn)定,后來的人比照前人的做法,還想用鯁直的言論獲取榮耀,所以常常遭到斥責怪罪,被討厭困辱。不是言辭有巧拙之分,遇到的時代不同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知識點:古今異義1、居---居十日---過了---居住2、走---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跑---走3、再---一股作氣,再而衰---第
- 北齊書原文:陸卬,字云駒。少機悟,美風神,好學不倦,博覽群書,五經(jīng)多通大義。善屬文,甚為河間邢邵所賞。邵又與卬父子彰交游,嘗謂子彰曰:“吾以
- 宋書原文:史嵩之,字子由,慶元府鄞人,嘉定十三年進士。紹定元年,以經(jīng)理屯田,襄陽積谷六十八萬,加其官,權(quán)知棗陽軍。三年,棗陽屯田成,轉(zhuǎn)兩官。
- 文言文主觀翻譯題的關(guān)注點關(guān)注點一: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文言文 * 有的語法現(xiàn)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題專家特別關(guān)注的一項內(nèi)容。因此,我們
- 陳大受,字占成,湖南祁陽人。幼沉敏,初授內(nèi)則,即退習其儀。既長,家貧,躬耕山麓。同舍漁者夜出捕魚,為候門,讀書不輟。乾隆元年,授編修。二年,
- 學弈文言文翻譯答案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zhuǎn)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學弈文言文翻譯答案,希望大
- 李胤,字宣伯,遼東襄平人也。胤既幼孤,有識之后,降食哀戚,亦以喪禮自居。又以祖不知存亡,設木主以事之。由是以孝聞。容貌質(zhì)素,頹然若不足者,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柳開,開奇之,曰:“公輔才也。”
- 文言文專項練習題節(jié)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為而難成者,有難成而易敗者。此四策者,圣人之
- 洪邁原文:理義感人心,其究至于浹肌膚而淪骨髓,不過語言造次之間,初非有怪奇卓詭之事也。楚昭王遭吳闔廬之禍,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
-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寧人。孝宗即位,遷著作佐郎。帝初政,銳意事功,問大昌曰:“朕治道不進,奈何?”大昌對曰:“陛下勤儉過古帝王,自女真通和
- 謝南岡小傳的文言文及譯文〔清〕惲敬謝南岡名枝崙,瑞金縣學生。貧甚,不能治生,又喜與人忤。人亦避去,常非笑之。性獨善詩,所居老屋數(shù)間,土垣皆頹
-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復習歸納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 風煙俱凈 俱:全,都2、 從流飄蕩 從:順,隨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縹碧:青白色
- 初中文言文為字詞義總結(jié)(1)成為,變成。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處遂改勵,終為忠臣。(2)做。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即書詩四句,并自為
-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 天帝①使我長百獸,今子食②我,是逆天帝命也③。子以我為不信④,吾為子先行⑤,子隨吾后,觀百獸之
- 篁村題壁記袁枚壬申,余游北,見良鄉(xiāng)題壁詩,風格清美,末署“篁村”二字,心欽遲之,不知何許人,和韻墨其后。忽忽十余稔,兩詩俱忘。丙戌秋,揚州太
- 魏書原文: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北魏隴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早有盛名,時人號曰神童。從父司空沖雅異之,每曰:“興吾宗者,其此兒乎?”恒
- 司馬朗的文言文閱讀理解文言文,完成10~13小題。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笨椭x之。
- 孔道輔,字原魯,孔子四十五代孫也。道輔幼端重,舉進士第,為寧州軍事推官,數(shù)與州將爭事。有蛇出真武殿中,一郡以為神,州將帥官屬往奠拜之。道輔徑
- 贊劉妍文言文是劉妍者,外貌平普不奇,卻足以見其端莊大氣之面。雖不若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無可異甚矣。儀態(tài)萬千,婉月流轉(zhuǎn),正形如是人也。劉素日以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