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六一居士集》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06 07:45:28
六一居士集敘
蘇軾
夫言有大而非夸,達者信之,眾人疑焉。孔子曰:“天下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泵献釉唬骸坝硪趾樗鬃幼鳌洞呵铩?,而予距楊、墨?!鄙w以是配禹也。文章之得喪,何與于天,而禹之功與天地并。孔子、孟子以空言配之,不已夸乎。自《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孟子之言行,而楊墨之道廢。天下以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孟子既沒有申商韓非之學違道而趨利殘民以后主其說之陋也。而士以是罔其上,上之人,僥幸一切之功,靡然從之。而世無大人先生如孔子、孟子者。推其本末,權其禍福之輕重,以救其惑,故其學遂行。秦以是喪天下,陵夷至于勝、廣、劉、項之禍,死者十ba6*九,天下蕭然。洪水之患,蓋不至是也。方秦之未得志也,使復有一孟子,則申、韓為空言,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者,必不至若是烈也。使楊、墨得志于天下,其禍豈減于申、韓哉?由是言之,雖以孟子配禹可也。太史公曰:“蓋公言黃、老,賈誼、晁錯明申、韓。”錯不足道也。而誼亦為之。予以是知邪說之移人,雖豪杰之士,有不免者,況眾人乎?
自漢以來,道術不出于孔氏,而亂天下者多矣。晉以老莊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韓愈,學者以愈配孟子,蓋庶幾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歐陽子,其學推韓愈、孟子以達于孔氏,著禮樂仁義之實,以合于大道,其言簡而明,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師尊之。自歐陽子之存,世之不說者,嘩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無賢不肖,不謀而同曰:“歐陽子,今之韓愈也。”
宋興七十余年,民不知其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極矣,而斯文終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舊,論卑而氣弱。自歐陽子出,天下爭自濯磨,以通經(jīng)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以犯顏納諫為忠。長育成就,至嘉祐末,號稱多士,歐陽子之功為多。嗚呼!此豈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
歐陽子沒,十有余年,士始為新學,以佛老之似,亂周孔之真,識者憂之。賴天子明圣,詔修取士法。風厲學者,專治孔氏,黜異端,然后風俗一變。考論師友淵源所自,復知誦習歐陽子之書。予得其詩文,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棐(fěi),乃次而論之曰:“歐陽子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睔W陽子諱修,字永叔。既老,自謂六一居士云。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敘。
(選自《宋文精選》)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士以是罔其上罔:欺騙
B.予以是知邪說之移人移:改變
C.士無賢不肖無:沒有
D.乃次而論之曰次:按照順序編輯
7.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其禍豈減于申、韓哉②師不必賢于弟子
B.①士亦因陋守舊②因之以饑謹
C.①論卑而氣弱②劍閣崢嶸而崔巍
D. ①非天其孰能使之②其孰能譏之乎
8.概述歐陽修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天下以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者以愈配孟子,蓋庶幾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風厲學者,專治孔氏,黜異端,然后風俗一變。(4分)
參考答案
6.C。(無:不論)
7. B。(沿襲/接著,繼續(xù);A.比,介詞,表比較;C.連詞,表并列;D.難道,表反問)
8.(1)繼承并發(fā)揚了前人的優(yōu)良文學傳統(tǒng)。(答“歐陽修闡釋儒道像韓愈,談論事情像陸贄,記敘事件像司馬遷,所作詩、賦像李白”也可)
(2)影響并改變了宋代士人的文風。(答“自歐陽修‘出世’,天下學士滌蕩了舊習俗,以懂經(jīng)術學古文為崇高,以救時弊行正道為賢能;以敢直言上諫為盡忠?!币部?(每點2分,只是摘抄原文不計分)
9.(1)(3分)天下人認為這些事情原本就是這樣,卻不知道是他們的功勞。(關鍵點:“以為”:認為;“是”:這些事情;“固”:本來、原本。各1分)
(2)(3分)求學的人認為韓愈比得上孟子,大概差不多。(關鍵點:“學者”:求學的人;“配”:比得上;“庶幾”:差不多。各1分)
(3)(4分)勸諭鼓勵求學的人專門研究儒學,排斥異端邪說,這樣做了以后社會風俗徹底改變。(關鍵點:“風厲”:勸諭鼓勵;“黜”:排斥;“然后”:這樣以后;“一”:完全、徹底。各1分)
參考譯文:
有些話大但并不虛夸,通達事理的人相信它,眾人懷疑它??鬃诱f:“上天要是毀掉周禮,后死者(我)便不能掌握它了。孟子說:“大禹治理洪水,孔子寫作《春秋》,我抵制楊朱、墨翟的學說?!贝蟾攀悄眠@些(文章)來與大禹相媲關。文章的得失,與上天有什么相干?大禹的功績與天地一般大,孔子、孟子憑借空洞的言辭來與大禹相媲美,不也太夸大了嗎?自從《春秋》寫出來.亂臣賊子就懼怕了;孟子的學說實行以后,楊朱、墨翟的主張就廢棄了。天下人認為這些事情原本就是這樣,卻不知道是他們的功勞。孟子死了以后,出現(xiàn)了申不害、商鞅、韓非的學說,他們違背正道(孔孟之道)而追逐利益,殘害百姓來取得君主的好感,他們的學說特別淺薄,而士人卻拿它們來欺騙國君,國君也慶幸僥幸得來的一切成功。風吹草伏似地聽從他們的話。而世上卻沒有孔子、孟子那樣的大人先生。推究他們學說的來龍去脈,權衡他們學說的禍福輕重,匡正他們學說的惑亂之處,所以他們的學說就流行了。秦因此丟掉了天下,欺凌殘sha6*人民以至釀成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那樣的禍殃。死去的人占十分之ba6*九,天下一片蕭條。洪水的災害也不會(凄慘)到這個地步啊。當秦尚未得志的時候,假如再出現(xiàn)一個孟子這樣的人,那么,申不害、韓非講空話,作用于他們的思想,就會危害他們的事業(yè);作用于他們的事業(yè),就會危害他們的國政,一定不至于發(fā)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假如揚朱、墨翟在天下得勢,他們的危害難道比申不害、韓非小嗎?由此說來,即使認為孟子與大禹相媲美也是可以的。太史公說:“您談黃帝、老聃的學說,賈誼、晁錯明曉申不害、韓非的主張?!标隋e不值得稱道,而賈誼也這樣做。我因此知道邪說能夠改變人,即使是豪杰之士也有不可避免的時候,何況普通人呢?”
從漢代以來,治國的方法不是從儒學那里來的,因而擾亂天下的人很多。因為崇尚老聃、莊周的學說而亡國,梁也因為信佛而亡國。沒有誰去匡正他們。五百年以后出現(xiàn)了韓愈,求學的人認為韓愈比得上孟子,大概差不多。韓愈以后的二百多年又出現(xiàn)了歐陽修,他的學說推崇韓愈、孟子的主張一直到孔子。闡明禮樂仁義的實質,與儒家的學說相符舍。他的文章語言簡練而明白,誠信而暢達,引譬取喻,旁征博引,近于真理,使人心折服。所以天下人一致象老師那樣尊敬他。自從有了歐陽修,世上一些不喜歡他的人,起哄地攻擊他,能使他這個人受折挫困辱,但不能使他的學說被埋沒而得不到伸張。無論有才能還是沒有才能的士人都不謀而同地說:“歐陽修,就是今天的韓愈”。
宋朝興盛七十余年來,百姓不知道戰(zhàn)爭,(拿追求)富貴來教育他們。(這種情況)到天圣、景祜時期發(fā)展到了極點,這時的文章終究有愧于古人(的文章),士人也沿襲不合理的老一套,論述卑微,沒有氣勢。自從歐陽修出現(xiàn)以后,天下的士人爭相洗刷砥礪自己,以精通經(jīng)學學習古文為崇高,以挽救時弊推行正道為賢能,以犯顏直諫讓皇帝采納己見為盡忠。培養(yǎng)造就人才,到嘉祐末年,號稱人才濟濟,歐陽修的功勞是很多的。唉,這難道是人的力量嗎?除了天誰又能使它這樣呢?
歐陽修死了,十多年后,士人開始研究新的學說,拿與佛老相似的學說,擾亂周公孔子的真理,有見識的人為此感到憂慮。仰仗著皇帝的圣明,下詔修改選拔人才的辦法。勸諭鼓勵求學的人專門研究儒學,排斥異端邪說,這樣做了以后社會風俗徹底改變。考究推論師友們才德的淵源來自哪里,才知道誦讀學習歐陽修的書。我從他兒子歐陽棐那里得到了他的詩、文七百六十六篇,就按順序編輯起來并評論說:“歐陽修闡釋儒道像韓愈,談論事情像陸贄,記敘事件像司馬遷,所作詩、賦像李白。”這不是我的話,是天下人的話。歐陽子名修,字永叔。年老以后,自稱六一居士。元祜六年六月十五日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雪濤小說原文: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逼迒柊苍?,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币?/div>東吳顧征君亭林先生,今之大儒,于書無所不讀,習熟國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貫會通,折衷而守之,卓乎為經(jīng)濟之學者也。 而失意于時,君子惜之.以《百家姓廉》文言文的歷史來源及家族名人歷史來源「廉」源出;一﹕據(jù)《元和姓纂》所載,相傳為古帝顓頊孫大廉之后,以王父之字為氏。二﹕據(jù)《元史》所王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異稟,書過目,終身不忘。年十九,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世貞好為詩古文,官京師,入王宗沐高考文言文篇目習題及答案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人也。曾祖準,高尚不應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謹有行業(yè)。尚之少時頗輕薄,好摴蒱①,既長廢帝諱奕,字延齡,哀帝之母弟也。興寧三年二月丙申,哀帝崩,無嗣。丁酉,即皇帝位,大赦。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馬桓溫帥眾伐慕容暐。秋七月辛卯,暐周敦頤《愛蓮說》原文《愛蓮說》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文言文幽默笑話愛講笑話的人,通常被人稱為幽默,“幽默”是英文humour的音譯詞,說明這個詞近代才誕生的。但是,這不代表我們的古人就不幽默了明史原文:劉玉,字咸栗,萬安人。祖廣衡,永樂末進士。正統(tǒng)間,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積粟數(shù)百萬,督治陂塘為旱澇備。景泰初歷左副都御史鎮(zhèn)守陜西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杰志義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①,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慈少仕東萊本郡為奏曹吏,郡與州有隙,州章劾之,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博學有才氣。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云興霞蔚?!睈鹬渴掣收?,恒自梢至根童心說李贊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而入,其游蘭溪文言文翻譯賞析《游蘭溪》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三月)的事。這是作者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所作。當時他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較艱苦,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練習《扁鵲見蔡桓公》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扁鵲出,桓侯曰:“醫(yī)明史原文:韓觀,字彥賓,虹人,高陽忠壯侯成子也。以舍人宿衛(wèi),忠謹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衛(wèi)指揮僉事。二十八年以征南左副將軍從都督楊文討龍州土官趙初中文言文閱讀理解:送東陽馬生序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言之有理文言文是古人思想精華的結晶,是我們體味博大精深傳統(tǒng)文化的通道。然而畢竟年代久遠,字詞句隨著時間的流逝變窄,甚至消滄浪亭記文言文注解〔明〕歸有光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張詠察奸初中課文文言文正文:張詠尚書鎮(zhèn)蜀日,因出過委巷,聞人哭,懼而不哀,亟使訊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窮治。吏往熟視,略不見其要害。而妻鄭人買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鄭人買履諷刺了那些死守教條,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人買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鄭人買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