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列傳》“陳軫者,游說之士”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07:13:13
陳軫者,游說之士。與張儀俱事秦惠王,皆貴重,爭寵。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重幣輕使秦楚之間,將為國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軫曰:“然。”王曰:“儀之言果信矣?!陛F曰:“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士盡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爭以為臣,曾參孝于其親而天下愿以為子。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婦嫁于鄉(xiāng)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 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終相張儀,而陳軫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于秦。軫遂至秦。
韓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問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為之決。陳軫適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陳軫對曰:“王聞夫越人莊舄乎?”王曰:“不聞?!痹唬骸霸饺饲f舄仕楚執(zhí)珪,有頃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細人也,今仕楚執(zhí)珪,貴富矣,亦思越不?’中謝對曰:‘凡人 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則越聲,不思越則楚聲?!谷送犞?,猶尚越聲也。今臣雖棄逐之楚,豈能無秦聲哉!”惠王曰:“善。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謂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決,愿子為子主計之馀,為寡人計之?!标愝F對曰:“亦嘗有以夫卞莊子刺虎聞于王者乎?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迩f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國傷,小國亡,從傷而伐之,一舉必有兩實,此猶莊子刺虎之類也。臣主 王何異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選自《史記·張儀列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 惡:厭惡
B.儀之言果信矣 信:真實
C.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售者 售:嫁出去
D.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 須:等待
6.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3分)
①王 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②凡人 思故,在其病也
③臣主 王何異也?
A.①以 ②所 ③為 B. ①以 ②之 ③與
C.①于 ②之 ③與 D. ①于 ②所 ③為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B.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C.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D.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儀在秦惠王前說陳軫打算離開秦國,投靠楚國。秦惠文王一聽,立刻找來陳軫,問是否有這回事。
B.陳軫面對秦王的質問,肯定張儀的說法,以退為進,然后引事例、打比方,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
C.陳軫跟張儀爭寵,秦惠王最終拜張儀為相,陳軫便去了楚國。楚國重視他,還讓他出使秦國。
D.陳軫用卞莊子刺虎的故事讓秦惠王明白:韓魏相爭,就像是兩頭老虎打架,他們兩敗俱傷時才是秦國出兵的最佳時機。
9.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⑴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4分)
②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3分)
⑵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xiàn)陳軫“游說才能”的兩個事例。(要求自己概括)(3分)
參考答案
5. 【答案】A【解析】惡:詆毀
6. 【答案】B【解析】以,動詞,認為;之,助詞,無義;與,連詞,和
7. 【答案】B
8. 【答案】C【解析】“楚未之重也”, 楚國不重視他。
9.(1)①現(xiàn)在楚國對秦國不友好而對陳軫很好的原因,就在于陳軫為自己打算多而替大王著想少。(判斷句式1分,“善”1分,“厚”“薄”1分,句意1分)
②忠于國君尚且被棄用,我陳軫不去楚國又到哪里去呢?
(“且”1分,“見棄”被動句1分,句意1分)
(2)①陳軫面對張儀的詆毀,秦王的質問,肯定張儀的說法,以退為進,然后引事例、打比方,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
②韓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向陳軫征求意見前,想知道陳軫是否還愿意幫他,陳軫用莊舄病中說越語的故事打消了秦惠王的疑慮,放心聽取他的建議。
③陳軫用卞莊子刺虎的故事讓秦惠王明白:韓魏相爭,就像是兩頭老虎打架,他們兩敗俱傷時才是秦國出兵的最佳時機。果真,韓魏兩敗俱傷,秦國才出兵,大獲全勝。
(1點2分,2點3分。答到三點中任意兩點均可。)
【參考譯文】
陳軫,是個游說的辯士。跟張儀一起侍奉秦惠王,都受到敬重,因而互爭寵幸。張儀在秦王面前詆毀陳軫說:“陳軫帶著豐厚的禮物輕便快捷地來往于秦國和楚國之間,本該替國家的外交事務出力?,F(xiàn)在楚國對秦國不友好而對陳軫很好的原因,就在于陳軫為自己打算多而替大王著想少。況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到楚國去,大王為什么不隨他的便呢?”秦惠王對陳軫說:“我聽說您想離開秦國到楚國去,有這回事嗎?”陳軫說:“有?!鼻鼗萃跽f:“張儀的話果然是真的?!标愝F說:“不僅張儀知道這回事,而且路過的人都知道這回事。從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國君,天下的君主便都爭著要他做臣子;曾參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因而都希望要他做兒子。所以被販賣的奴仆、侍妾,不出里巷就賣掉了的,是好奴仆、好侍妾;被遺棄的婦女能嫁在本鄉(xiāng)本土的,是好婦女。如果陳軫不忠于他的君主,楚國又憑什么認為陳軫是忠臣呢?忠于國君還要被棄用,我陳軫不到楚國去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認為陳軫的話是對的,就友好地對侍他。
陳軫在秦國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終于讓張儀做了宰相,而陳軫就投奔到楚國。楚國沒有重用他,卻派遣陳軫出使秦國。陳軫于是到秦國去。
韓國與魏國相互攻打,打了整整一年。秦惠王想勸救,向文武大臣詢問。有的說勸救有利,有的說勸救不利。秦惠王一時之間下不了決定。陳軫剛好到了秦國,秦惠王問他:“你離開我,去了楚國,有思念寡人沒有?”陳軫回答說:“大王聽過越人莊舄嗎?”秦惠王說:“沒有。”陳軫說:“他在楚國當了大官,不久生病了。楚王說:‘莊舄是越國的微賤之人,現(xiàn)在在楚國做了大官,尊貴富有了,也思念越國不?’身邊的侍從人員回答說:‘一般人生病時最容易泄露自己對故土的思念之情。他思念越國就會說越語,不想念越國就會說楚語?!屓巳ヂ犓f話,果然還是說越語。現(xiàn)在我雖然被棄用被趕到了楚國,怎么會不說秦話了!秦惠王說:“好!韓國與魏國相互攻打,打了整整一年。有的對我說勸救有利,有的對我說勸救不利。我下不了決定。希望你為你的主子謀劃之余,能幫我謀劃這件事。”陳軫回答說:“應該也有人講過卞莊子刺虎的故事給您聽吧?卞莊子想殺老虎,客館里的傭人勸他:說‘兩只老虎在吃一頭牛,牛好吃他們就必然會爭起來,爭起來他們就會打起來,打起來強大的一方就會受傷,弱小的一方就會死。您趁機上去刺那只受了傷的,一舉而有殺兩頭老虎的名聲?!迩f子認為他說得對,就站在一旁看著兩虎相斗。不一會,兩只老虎果然打起來,強大的那只老虎受傷了,弱小的那只老虎死了。卞莊子趁機上去刺那只受傷的,果然一舉而有拿下兩只老虎之功?,F(xiàn)在韓魏相爭,打了整一年還停不下來,這一定會導致兩國中強大的一方受損傷,弱小的一方滅亡,到時候趁機去討伐受傷的那個國家,必然一舉而拿下兩國。這不就像是卞莊子刺虎嗎?(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而選擇立場),我為自己的國君出主意與為大王您出主意有什么不同呢?秦惠王說:“好。”最終不去勸救。最后韓魏兩國果然強大的一方受損傷,弱小的一方滅亡了。秦國這才出兵討伐,大獲全勝。這是陳軫的計謀。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荊軻刺秦王原文及譯文荊軻刺秦王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xiàn)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于犧牲的
- 解元字善長文言文翻譯宋朝名將解元,1088-1142,字善長,吉安吉水人。從保安軍德清砦[zhài] 起兵,積累功績?nèi)蚊鍧径加莺?。疏眉俊?/div>黎庶昌原文:紀伊,日本南海也。斗入海中,號為多佳山水處;與大和國中隔大山;紀伊在其南,大和在其北。大和者,神武 * 始都之橿原也。由大和出紀伊正確文言文教學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教學目的: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元史原文:史天澤,字潤浦,秉直季子也。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絕人。中統(tǒng)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澤,問以治國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對,大略《鄭莊公戒飭守臣》文言文賞析鄭莊公是個成功的政治家,文治武功都很有一套,在紛爭多變的國際爭斗中,鄭莊公通謀略,精權變,善外交,將鄭國經(jīng)營的顯文言文學皆不精原文及翻譯原文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div>王昌齡出塞文言文翻譯《出塞》是樂府舊題,也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作得七言絕句。邊塞詩得代表之一。內(nèi)容主要是是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xiàn)出啦詩人石鐘山記蘇軾《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①置水中,雖大風浪雜說(四) [唐]韓愈【題解】本文原題四則,這是第四則。所謂雜說,是一種文藝性較強的議論文,近似于現(xiàn)代的雜感、隨筆。它不拘一格,形王商字子威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為太子中庶子,以肅敬敦厚稱。父薨,商嗣為侯,推財以分異母諸弟,身無所受,居喪哀戚。新唐書原文:仲方,性歧秀,父友高郢見,異之,曰:“是兒必為國器,使吾得位,將振起之?!必懺?,擢進士、宏辭,為集賢校理,以母喪免。會郢拜御史荀攸傳文言文翻譯大家想知道荀攸傳文言文的翻譯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荀攸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對您有幫助~原文/荀攸傳荀攸①字公達。祖父曇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考點為了幫 * 生們了解高考信息,小編分享了高考文言文知識點之詞類活用知識點,供您參考!詞類活用(一)名詞作動詞。1、假舟楫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詳解(1)謂語提前句謂語: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tài)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后。清史稿原文: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陽人。家貧,事親孝,服膺宋儒之學。嘉慶七年進士,以知縣發(fā)山東,假歸養(yǎng)母。母喪,服闋,補鄒平。到官閱四月,不中考語文臨考復習題之文言文閱讀及參考答案(一)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族字在文言文里的不同用法①名詞,家族,指同姓的親屬宮之奇以其族行?!秾m之奇諫假道》 譯文: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②名詞,種族,民族我黃帝子清明祭詩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濕杏花,&nb掌握正確文言文翻譯方法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一篇譯文好壞的標準,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好的譯文能夠將一篇文章在另一種語言環(huán)境中真實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