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學皆不精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8 19:10:27
標簽:
文言文學皆不精原文及翻譯
原文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ā<笙?。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后劉、項之爭,劉邦智取,項藉以力斗,然終為劉所敗,乃智窮也。
注釋
1、項籍:即項羽。楚國將領項燕的`孫子,秦末起義軍首領,最后敗給劉邦,自盡于烏江邊上。
2、少時:青少年時代。
3、書:文字,包括識字,書法。
4、去:放棄。
5、項梁:項羽的叔父。
6、不足:不值得。
7、敵:抵擋。
8、竟學:學完。
9、大:很。
10、足:值得。
11、兵:行軍打仗。
12、乃:就。
13、名:名字。
14、已:罷了。
15、窮:不如。
譯文
項羽年輕時,學習文學,沒學完成,便放棄了;學習劍術,又沒有成功。項梁生氣了。(項羽)說:“文學,只值得(用來)記錄姓名罷了;劍術,(只能)抵擋一人。(這些都)不值得學習。我要學習能夠對抗萬人的本領。”項梁于是傳授項羽兵法。項羽很高興。但是,項羽略略了解兵法的大意后,又不肯學完。后來終究沒成就大事。后來在劉邦項羽的爭斗中,劉邦選用智取,項藉雖用盡全力,但還是敗給劉邦,能力不足啊!
啟示
說明了一個人光有大志,沒有恒心,不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學習,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唯有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北史原文:柳虬,字仲盤,河東解人也。虬年十三,便專精好學。時貴游子弟就學者,并車服華盛,唯虬不事容飾。遍受《五經》,略通大義,兼涉子史,雅好
- 祖瑩偷讀文言文和翻譯《祖瑩偷讀》選自《北史·列傳第三十五》,這則短文記敘了祖瑩自幼夜以繼日勤奮苦讀的事跡,說明了只要勤奮好學,就能學有所成。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斬顏良,誅文丑建安五年,曹公①東征,禽②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白馬③,羽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紹諸將
- 文言文易錯實詞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清史稿》卷二六五)【寢】息,止【譯文】已經退水的田地還不能耕種,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議。以予之窮
- 高考語文文言文報任安書知識點一、掌握下列字詞:1、曩:曩者辱賜書(從前)2、望:若望仆不相師(埋怨)3、剖符丹書:非有剖符丹書之功(皇帝發(fā)給
- 原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 文言文名人名句導語: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名人名句,希望可以
- 陶潛傳文言文翻譯《陶潛傳》,即記載陶淵明生平事跡的傳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陶潛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陶潛傳原文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
- 初中語文分類歸納文言文內容教學目的:分類歸納文言文內容,讓學生對文言文內容更加清晰。導入:我們學習八年級和九年級的文言文共31篇,而我們考試
- 文言文《童趣》譯文及賞析童趣清代:沈復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 孔雀東南飛并序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槌床便大怒()2. 箱簾六七十()3. 蒲葦紉如絲()二、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
- 河陽豬文言文翻譯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語言文化之一,而文言文的存在為漢語增添了一絲精彩! &nb
-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導讀:文言文倒裝句主要有四種:(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2)賓
- 《孟子·告子上》的文言文練習題閱讀理解?!炯住恳缓勈?,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
- 貞觀政要原文:國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載矣,徒聞其語,不見其人,何哉?蓋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則出乎公道,行之非,則涉乎邪徑。是
- 智囊全集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張佳胤令滑。巨盜任敬、高章偽稱錦衣使來謁,直入堂階,
- 汪應辰文言文賞析汪應辰,字圣錫,信州玉山人。幼凝重異常童,五歲知讀書,屬對應聲語驚人,多識奇字。家貧無膏油,每拾薪蘇以繼晷。從人借書,一經目
- 宋書原文:毛修之,字敬文,滎陽陽武人也。祖虎生,伯父璩,并益州刺史。父瑾,梁、秦二州刺史。修之有大志,頗讀史籍。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為寧遠參軍。
-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知識點詳解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
- 口技文言文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