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墨竹賦》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3 22:41:15
《墨竹賦》是北宋詩人蘇轍的一篇賦。該賦通過客人與文與可對話的形式,表現(xiàn)了文與可畫工的神似特點。
墨竹賦
蘇轍
與可以墨為竹[1],視之良竹也。
客見而驚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賦形于地,涵濡雨露[2],振蕩風(fēng)氣,春而萌芽,夏而解馳[3],散柯布葉,逮冬而遂。性剛潔而疏直,姿嬋娟以閑媚;涉寒暑之徂變[4],傲冰雪之凌厲;均一氣于草木,嗟壤同而性異;信物生之自然,雖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5],運脫兔之毫,睥睨墻堵[6],振灑繒綃[7],須臾而成;郁乎蕭騷[8],曲直橫斜,稼纖庳[9]高,竊造物之潛思,賦生意于崇朝[10]。子豈誠有道者邪?”
與可聽然[11]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隱乎崇山之陽,廬乎修竹之林。視聽漠然,無概乎予心。朝與竹乎為游,莫與竹乎為朋⑾,飲食乎竹間,偃息[12]乎竹陰,觀竹之變也多矣。若夫風(fēng)止雨霽,山空日出,猗猗其長[13],森乎滿谷,葉如翠羽,筠[14]如蒼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蟬鳴鳥噪,人響寂歷[15]。忽依風(fēng)而長嘯,眇[16]掩冉以終日。筍含籜[17]而將墜,根得土而橫逸。絕澗谷而蔓延,散子孫乎千憶。至若叢薄[18]之馀,斤斧所施,山石犖埆[19],荊棘生之。蹇[20]將抽而莫達,紛既折而猶持。氣雖傷而益壯,身已病而增奇。凄風(fēng)號怒乎隙穴,飛雪凝冱[21]乎陂池⒃;悲眾木之無賴,雖百圍而莫支。猶復(fù)蒼然于既寒之后,凜乎無可憐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竊仁人之所為,此則竹之所以為竹也。始也,余見而悅之;今也,悅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筆之在手,與紙之在前,勃然而興,而修竹森然,雖天造之無朕[22],亦何以異于茲焉?”客曰:“蓋予聞之: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萬物一理也,其所從為之者異爾,況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與可曰:“唯唯!”
注釋
[1]與可:文同(1018—1079),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以學(xué)名世,擅詩文書畫,以善畫竹著稱,是北宋著名畫家。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和蘇軾、蘇轍是表兄弟。
[2]涵濡:指滋潤,沉浸。
[3]解弛:這里指竹筍脫落,開始長成竹子。
[4]徂變:指往來變化。徂:即逝去。
[5]青松之煤:因為墨是由松煙制造的,所以如此說。
[6]睥睨墻堵:形容漫不經(jīng)心看著作畫的墻壁。睥睨: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7]振灑繒綃:形容在絹帛上盡情揮灑作畫的樣子。繒綃:泛指絹帛之類。
[8]郁乎:指植物紛繁茂盛貌。蕭騷:形容風(fēng)吹竹葉發(fā)出的聲音。
[9]庳:指低矮,與“高”相對。
[10]生意:指生命力。崇朝:指從天亮到早飯前的一段時間,喻指時間短。
[11]聽然:指微笑的樣子。
[12]偃息:表示睡覺休息。
[13]猗猗其長:秀麗茂盛的樣子。
[14]筠:指竹子的青皮。
[15]寂歷:形容凋零疏落,這里指孤寂、落寞。
[16]眇:同“渺”,遠,高。掩冉:形容偃倒的樣子。
[17]籜:指竹筍外層一片一片的皮,即筍殼。
[18]叢?。褐覆菽緟采?。
[19]犖埆:形容怪石嶙峋的樣子。
[20]蹇:指艱難?!凹娂取币痪洌盒稳葜裰B強,雖欲倒卻頑強支撐著。
[21]凝冱:指凍結(jié)、凝結(jié);陂池:指池塘。
[22]無朕:沒有跡象或先兆,這里形容天地造物之自然。
作品譯文
文同擅長畫墨竹,畫出的竹子看起來和真的一樣。 客人見到他畫的竹子之后非常驚訝,說:“大自然賦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潤,存在于天地間。春天竹子開始萌芽生長,夏天竹筍就脫離竹殼,舒展為竹。等到葉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長成了。竹子性情剛直,長得姿態(tài)卻嫻雅嫵媚。歷經(jīng)寒暑變化,笑傲面對冰雪嚴(yán)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間渾然之氣是一樣的,嗟嘆它們生長的土壤一樣,但是性情卻不一樣。確實萬物生長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誰能夠駕馭的了?如今你卻用松煙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筆,漫不經(jīng)心地看著作畫的墻壁,然后在絹帛上盡情揮灑,不一會兒就畫好了。竹子枝葉紛繁茂盛,極為傳神,仿佛能聽到風(fēng)吹竹葉發(fā)出的聲音。畫出的竹子彎直橫斜,粗細高低,形態(tài)各異。竊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構(gòu)思,賦予畫竹以蓬勃生機。你難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嗎?”
文同聽過了之后微笑著說:“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這種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開始在高山的南面隱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視聽淡漠,對外界無牽掛。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間吃飯,在竹陰下睡覺休息??吹街褡有螒B(tài)體貌的變化很多。每當(dāng)風(fēng)住、雨停的時候,山林間空曠幽靜,太陽出來,竹林就顯得特別秀麗茂盛,布滿了整個山谷。竹葉像是翠鳥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來了。只有蟬和鳥在林間鳴叫,人的聲音寂寞而寥落。我順著風(fēng)長嘯一聲,終日看著那蒼茫的遠方。新的竹筍帶著筍殼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長,穿過澗谷蔓延開來,生出成千上萬的子孫。到了被斧頭砍過,比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荊棘叢生,竹在那種地方艱難地抽出來卻不能伸展開,雖欲倒卻頑強支撐著,雖環(huán)境艱難元氣受損卻更加堅強,身體彎折形狀卻更加奇特??耧L(fēng)怒號的天氣,天寒地凍,嘆息別的樹木即使很粗大卻沒有自持。竹卻依舊在嚴(yán)寒之后蒼翠,沒有那種可憐的姿態(tài),使自己與松柏同列,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這就是竹子為什么稱之為竹了。我一開始見到竹子就很喜悅,現(xiàn)在這種喜悅的感覺已經(jīng)融入自己身體里了。來了興致之后,揮毫潑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雖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設(shè)的,可是這與墨竹又有什么分別呢?”客人聽了之后說:“我從前聽說,庖丁,是個殺牛的廚師,但是學(xué)養(yǎng)生的人從他那里學(xué)到了養(yǎng)生的道理;輪扁,是制造車輪的木匠,讀書的人卻從中學(xué)到了讀書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不一樣而已,更何況您把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說您是得道的人,難道不對嗎?”文同聽過之后說:“大概是這樣子的吧?!?br/>評析
蘇轍這篇文章,通過客人與文與可對話的形式,作者先寫客見墨竹驚訝的神情,突出墨竹之神似,通過客之口,得出文與可已經(jīng)深諳“道”了。與可講到自己為畫竹整日與竹生活在一起,對竹的生長過程以及習(xí)性等都了然在胸。達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了,后來又對竹“悅之”到了一個“悅之而不自知”的境界,這就是從忘我到忘物的一個境界,最后達到了物我兩忘,進入了一種與物完全融合的創(chuàng)作境界。最后又借助客人之口,引用“庖丁解牛”與“輪扁斫輪”兩個典故,把題旨升華到了“萬物一理”的這個社會生活根本的原則上。[1]
文章在描寫與可為了得到“竹道”終日與竹子相處在一起,對竹子的發(fā)芽生長以及面對不同環(huán)境的神態(tài)的描寫,特別傳神,把竹的那種秉直、剛強之性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文章句式上以散句為主,駢散結(jié)合的方法非常靈活。行文也很流暢,前后聯(lián)系密切,結(jié)構(gòu)合理緊湊。
試題及答案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信物生之自然 信:誠然,確實 B.廬乎修竹之林 廬:搭建茅廬
C.絕澗谷而蔓延 絕:橫穿 D.蹇將抽而莫達 達:達到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
A.嗟壤同而性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B.與可以墨為竹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C.猗猗其長,森乎滿谷 以吾一日長乎爾
D.而養(yǎng)生者取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墨竹賦》是以對話體結(jié)構(gòu)全篇的一篇賦作。賦中借客之口贊美竹子,將竹子的稟賦與道德人格結(jié)合起來寫,既表現(xiàn)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個人的胸襟。
B.與可指出畫竹必須心隨竹轉(zhuǎn),情與竹游,發(fā)掘竹的深層次的美韻。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韻的美,也是表現(xiàn)畫家胸襟的美,同時又是表現(xiàn)藝術(shù)構(gòu)思的過程,情、理、物象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
C.愛竹的與可留心觀察竹子的變化,熟悉竹子的各種姿態(tài),將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這兩個典故,把題旨升華到了“萬物一理”這個社會生活根本原則上。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分)
視 聽 漠 然 無 概 乎 予 心 朝 與 竹 乎 為 游 莫與 竹 乎 為朋飲食 乎 竹 問 偃 息 乎 竹 陰 觀 竹 之 變 也 多 矣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若夫風(fēng)止雨霽,山空日出。(3分)
(2)雖天造之無朕,亦何以異于茲焉?(4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姚崇,字元之,陜州硤石人。崇少倜儻,尚氣節(jié),長乃好學(xué)。仕為孝敬挽郎,舉下筆成章,授濮州司倉參軍。契丹擾河北,兵檄叢進,崇奏決若流,武后賢之,
- 蘇轍原文:公昔守穎上,樂其風(fēng)土,因卜居焉。及歸而居室未完,處之怡然,不以為意。公之在滁也,自號醉翁,作亭瑯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號六一居
- 張憲,飛愛將也。飛破曹成,憲與徐慶、王貴招降其黨二萬。有郝政率眾走沅州,首被白布,為成報仇,號“白巾賊”,憲一鼓擒之。飛遣憲復(fù)隨州,敵將王嵩
- 呂氏春秋原文: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饑也。饑寒,人之大害也。救之,義也。人之困窮,甚如饑寒,故賢主必憐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窮也。如此則名號
-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寧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親筆硯。未冠,以詞業(yè)稱。侍母渡江,奉養(yǎng)以孝聞。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道泣禱于河
- 病入膏盲文言文翻譯病入膏盲意思是病情特別嚴(yán)重,無法醫(yī)治,也比喻事態(tài)嚴(yán)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病入膏盲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高中文言文判斷句總結(jié)判斷句,是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
- 《細柳營》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細柳營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
- 青溪別業(yè)記(清)廖燕①青溪別業(yè)者,為金陵鶴閑朱先生讀書處也。予未至其地,其勝概則不可得而知者焉。今得而記之者,□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詳也。②
- 董文炳文言文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董文炳字彥明,俊之長子也。文炳師侍其先生,警敏善記誦,自幼儼如成人。歲乙未,以父任為藁城令。
- 韓玉字溫甫,其先相人,曾祖錫仕金,以濟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經(jīng)義、辭賦兩科進士,入翰林為應(yīng)豐,應(yīng)制一日百篇,文不加點。又作《元勛傳》,稱旨,章
- 耶律安摶,父迭里,幼多疾。神冊六年,為惕隱,從太祖將龍軍討阻卜、黨項有功。天贊三年,為南院夷離堇①,征渤海,攻忽汗城,俘斬甚眾。太祖崩,淳欽
- 文言文閱讀任賢練習(xí)及答案任賢魏征,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臨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①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
- 《登徒子·好色賦》文言文閱讀登徒子好色賦宋玉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王以登徒子之
- 宋濂《宋文憲集》原文:秦有尊盧沙者,善夸談,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盧沙曰:“勿予笑也,吾將說楚以王國之術(shù)?!濒骠嫒荒?。 迨至楚境上
- 歸有光原文:東園翁馬勖者,字文遠,長洲甫里人。翁蚤孤,事其母甚謹(jǐn),出入必告。初好內(nèi)典,有賣餳者勸令讀儒書,遂通詩、易、史傳。洪武中,涼國公①
- 洪天錫,字君疇,寶慶二年進士。授廣州司法。丁內(nèi)艱,免喪,調(diào)潮州司理。帥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改秩知古田縣,行鄉(xiāng)飲酒禮。邑劇,牒訴猥多,
- 文言文中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歸類整理文言文在記敘人物生平事跡時常涉及到官職的變動對這些表示官職變動的文言詞語的理解很重要,它關(guān)系著我們能否準(zhǔn)確
- 何岳得金不昧何岳嘗夜行,拾得銀二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shù),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jǐn)?shù)
- 文言文《文侯與虞人期獵》原文及翻譯《文侯與虞人期獵》告訴我們做人要誠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段暮钆c虞人期獵》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