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上韓樞密書》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22:25:05
蘇軾
原文:
唐太宗既平海內,破滅突厥、高昌、吐谷渾等,且猶未厭,親駕征遼東。當時大臣房、魏輩皆力爭,不從,使無辜之民,身膏草野于萬里之外。其后太子承乾、齊王佑、吳王恪,皆相繼誅死。其余遭武氏之禍,殘殺殆盡。武帝好古崇儒,求賢如不及,號稱世宗。太宗克己求治,幾致刑措,而其子孫遭罹如此。豈為善之報也哉?由此言之,好兵始禍者,既足以為后嗣之累,則凡忍恥含垢以全人命,其為子孫之福,審矣。
軾既無狀竊謂人主宜聞此言而明公宜言此此言一聞豈惟朝廷無疆之福將明公子孫實世享其報。軾懷此欲陳久矣,恐未信而諫,則以為謗。不勝區(qū)區(qū)之忠,故移致之明公。雖以此獲罪,不愧不悔。皇天后土, 實聞此言。
(注)①韓樞密:韓縝,曾以龍圖閣直學士同知樞密院事,故稱韓樞密。
譯文/翻譯:
唐太宗平定四海,攻破剿滅突厥、高昌、吐谷渾等,還不滿足,御駕親征遼東。當時的大臣房玄齡、魏征等一類人都力爭,可是皇帝不聽從他們的意見,使無辜百姓死于萬里之外的野草中。后來太子李承乾、齊王佑、吳王恪,都相繼被殺。其余的人遭遇武氏之禍,幾乎被殘殺干凈。武帝好古尊崇儒生,求賢若渴,號稱世宗。唐太宗克制自己,想要天下太平,幾乎到了刑罰置不用的地步,可是他們的子孫卻有這樣的遭遇。這難道是行善的報應嗎?由此看來,喜好打仗,招來禍患的都成了后世子孫的罪孽。那么,凡是能夠忍受恥辱來保全百姓性命的,能成為子孫的福報,是明白的了。
我無能,但私下里認為君王應該聽到這些話,而您應該在皇上面前說說這些道理。這些道理一旦讓皇上聽聞,哪里只是朝廷無邊的福祉,將來您的子孫,實際上是世代享受這份福報。我蘇軾懷有這樣的想法,想陳述給朝廷很久了,擔心不被信任而進諫,那么就會被當作誹謗,可我克制不住這么微末的一點點忠心,所以寫了這封信給明公您。即使因為這封信獲罪,我也不愧不悔?;侍旌笸粒寄苈牭竭@番話。
蘇軾《上韓樞密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歸氏二賢傳 歸有光歸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①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賤,獨
- 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
- 觀滄海曹 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 馬森,字孔養(yǎng),懷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墜,殞焉??〗H其妻曰“我誤也”,不之罪。逾年而舉森。嘉靖十四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太平知府。民
- 文言文翻譯搶分小技巧考試越來越近了,文言文翻譯一直是不少同學失分的重災區(qū),下面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文言文翻譯題的小技巧,希望能幫你在今后的考試
- 文言文練習題與答案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
- 《雪夜訪戴》文言文閱讀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③。忽憶戴安道④;時戴在剡⑤,即便夜
- 史記原文: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
- 《捕蛇者說》原文及譯文《捕蛇者說》主題思想即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下面小編整理了《捕蛇者說》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捕蛇者說唐代:柳宗元永州之野
- 婁師德雅量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武后)以夏官侍郎婁師德同平章事①。師德寬厚清慎,犯而不校②。與李昭德俱入朝,師德體肥行緩,昭德屢待之不至,怒
- 舊唐書原文:李袆,隴西成紀人,吳王李恪之孫,張掖郡王李琨之子。袆少有志尚,事母甚謹,撫弟祗等以友愛稱。少繼江王囂后,封為嗣江王。景云元年,復
- 段太尉逸事狀柳宗元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jié)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
- 諸葛亮傳略文言文練習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①,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②,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
- 最新文言文辭職信全文導語:辭職信是辭職者在辭去職務時的一個必要程序,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文言文辭職信全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尊敬的領導們:話說天
- 文言文《顏杲傳》的閱讀練習及答案顏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剛正,蒞事明濟。嘗為刺史詰讓,正色別白,不為屈。開元中,與兄春卿、弟曜卿并以書判超
- 至于負者歌于途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甲】⑴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 《九章·橘頌》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中國第一首文人詠物詩。此詩前半部分緣情詠物,以描寫為主;后半部分緣物抒情,以抒情為主。兩
- 呂元膺 呂元膺,字景夫,鄆州東平人。姿儀瑰秀,有器識。歷右司員外郎。出為蘄州刺史,嘗錄囚,囚或白:“父母
- 梁賈說蘇軾①梁民有賈于南者,七年而后返。茹杏實、海藻,呼吸山川之秀,飲泉之香,食土之潔,泠泠風氣,如在其左右。朔易弦化,磨去風瘤,望之蝤蠐然
- 張元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語文考試的一道基本的題型,它需要學生對于古文有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張元傳文言文翻譯,僅供大家參考。張元傳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