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裴秀才跋尾》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06 08:41:44
秦觀
原文:
裴本秦之別姓,自漢以來,世有顯者,在唐尤為望族,五房之裴為宰相者,十有七人。裴氏衣冠于斯為盛。而東眷房晉公度實唐第一等人。君,晉公之裔孫也。少篤學,鋒氣銳甚,頗有志于天下之事。已而舉進士屢不中,乃嘆曰:“人生如寄耳,用是區(qū)區(qū)者為哉!”于是退居許之陽翟,葛巾藜杖,日閱佛書,惟以專精神養(yǎng)壽命為事。
元祐三年冬,君之弟朝散君通判蔡州,君自陽翟籃輿過之,逾月而去。將行,謂朝散君曰:“吾絕意世間事久矣,比閱簏中故人書札,見麻溫故郎中昔所贈詩,憮然感心,不能自己。聞秦少游方為此郡學官,愿因弟丐一言,庶幾異時有知我者?!庇嗦劧鴩@之。昔馬援南征,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日:‘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馭款段馬為郡掾吏守墳墓鄉(xiāng)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贏余,但自苦耳!’當吾在浪泊、西里,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薰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
朝散君起家四十為郎,聲聞籍甚,所謂功名富貴,蓋未易量。而君羸老疾病,臥于衡茅之下,氣息奄奄僅屬。既不求人知,人亦莫君知者。弟兄出處異矣!然以二馬觀之,二裴之事,孰為得失哉?麻君博雅君子,其所以稱道君者,宜不謬。后之君子讀其詩者,可以知君少時之志;而讀余文者,可以識君莫年之心云。
注:跋尾,一種文體,寫在書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評價內(nèi)容或說明寫作經(jīng)過等。
譯文/翻譯:
裴姓原先是秦姓的別姓,自漢以來,歷代都有顯揚的人,尤其在唐朝更是當世的有名望的家族,中書省下分管行政事務的五個部門中裴氏擔任宰相的人,十個中有七個。裴氏做官的在這個時期最繁盛。晉公裴度實在是唐朝的第一等人。裴秀才是晉公裴度的嫡系子孫。年少致力學習,氣勢強勁,頗有做一番大事的志向。不久考進士但多次沒有考中,于是哀嘆說:“人生短促啊,怎么能因為這些小事耽誤呢!”于是退居許地陽翟,穿著粗布衣裳住著拐杖,每天閱讀佛書,只把專心修養(yǎng)身心作為大事。
元祐三年冬天,裴君的弟弟朝散君任蔡州通判,裴君從陽翟乘坐轎子拜訪他,一個多月才離開。臨行的時候,對他的弟弟說:“我已經(jīng)很久不過問世間的事了,等到閱讀竹箱中先人的書信,看到了郎中麻溫過去所贈詩,惆悵不已。內(nèi)心感慨不能停止。聽說秦少游正在這擔任學官,希望通過你求得他一篇文章,或許他日能夠有明白我的人?!蔽衣犝f之后感嘆不已。過去馬援南征,對他的下屬說:“我的堂弟少游,曾經(jīng)因為我意氣昂揚有大志而哀嘆,說:‘人活一世,只要是衣食充足,能夠乘著輕便的馬車,駕著慢慢騰騰老馬,擔任郡掾吏,守著先人的墳墓,被鄉(xiāng)里人稱作善人,這樣就可以了。致力謀求多余的東西,只不過是使自己受苦罷了?!斘以诶瞬?、西里,敵人還沒有被消滅的時候,下面是水溝,上面是蒸騰的霧氣,毒氣彌漫,抬頭就可以看到飛鳥墜入水中,躺在那想著少游平時所說的話,哪里有什么收獲呢?”
朝散君四十歲人官做了郎中,聲名顯揚,所謂功名富貴,大概不是容易衡量的。但是裴君身體衰弱年老多病,住在簡陋的居室,氣息奄奄勉強活著。既不求別人知道自己,別人也沒有知道他的。兄弟們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但是用二馬這件事來看,二裴之事,誰能說得失是什么呢?麻君是個知識廣博興趣高雅的君子,他用來稱贊裴君的話,應該不會有錯。后來的君子讀他的詩,可以知道裴君年少時的志向;而讀我的文章的人,可以了解裴君晚年時候的心境了。
秦觀《裴秀才跋尾》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復習字詞釋義高考文言文復習:文言文字詞釋義編者按:高考文言文復習:文言文字詞釋義 是非常重要的`,不斷積累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相信同學
- 文言文伯牙絕弦反思誦讀中有變化。讀中的變化指讀的形式要多樣,如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師生配合讀、范讀等,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節(jié)律、讀
-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水。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jīng)歷多日,不能得售
- 南岐人之癭原文: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
- 裴松之【原文】馬先生鈞,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為巧也。當此之時,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譯文】馬鈞先生,字德衡,是天下聞
- 陳書文言文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周文育,字景德,義興陽羨人也。少孤貧,本居新安壽昌縣,姓項氏,名猛奴。年十一
-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文言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 馮勝,定遠人。生時黑氣滿室,經(jīng)日不散。及長,雄勇多智略,與兄國用俱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jié)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國用偕勝來歸,甚見親信。太祖
- 錢伯庸文序明 曹學佺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及其執(zhí)茶對坐,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重復。又如俗人唱曲,以
- 文言文《赤壁賦》譯文及注釋《赤壁賦》是蘇軾所寫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冻啾谫x》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文言文閱讀的四要與四講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丟棄了文言閱讀,就是丟棄了古代文化。
-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字1.之①動詞,去、到、往寡助之至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②代詞,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殺之《陳涉世家》鐘鼓樂之(“窈窕淑女”
- 誡子書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1]能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題之和氏璧和氏璧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獻之于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
- 初中文言文的三步走學習法文言文一直是困擾初一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題。對于初一的同學來說,由小學沒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觸文言文,在學習中抓不住學習的方
- 文言文閱讀訓練尹師魯墓志銘篇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之曰師魯,蓋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
- 新五代史原文: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人也。少事時溥,溥與梁相攻,知俊與其麾下二千人降梁,太祖以為左開道指揮使。知俊姿貌雄杰,能被甲上馬,輪劍
- 舊唐書原文:曹確,字剛中,河南人。父景伯,貞元十九年進士擢第,又登制科。確,開成 二年登進士第,歷聘籓府。入朝為侍御史,以工部員外
- 文言文斷句翻譯專項練習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饼R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div>獨樂園記①(宋)司馬光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贝送豕笕酥畼?,非貧賤所及也??鬃釉唬骸帮埵呤常嬎?,曲肱而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