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吳起守信》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16:18:18
標簽:
宋濂
原文:
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③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①吳起:戰(zhàn)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sì):等待。③服:使……信服。
譯文/翻譯: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約定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眳瞧鹫f:“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保墒牵├吓笥训搅税磉€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待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話不算數(shù)啊。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lǐng))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宋濂《吳起守信》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張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累官銅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監(jiān)察御史。時胡沙虎已除名為民,賂遺權(quán)貴,將復(fù)進用。舉朝無敢言者,行信乃上
- 左傳原文:吳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鄘》、《衛(wèi)》
- 宋史列傳一五六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徐誼,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陽人。乾道八年進士,累官太常丞。孝宗臨御久,事皆上決,執(zhí)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懼顧
-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字的知識點總結(jié)古今異義字知識點總結(jié)現(xiàn)代漢語由古代漢語發(fā)展而來,有些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有些詞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形成古今異義的
- 文言文《孟子欲休妻》練習(xí)題孟子妻獨居,踞①。孟子入戶②視之,謂其母曰:婦無禮,請去③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
- 司空太子太師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文,完成1822題。(16分)司空、太子太師、英貞武公李勣寢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歸侍疾。上及太子所賜藥,
- 過秦論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席: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2、蒙: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yè)
- 周惠達字懷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歷樂鄉(xiāng)、平舒、平成三縣令,皆以廉能稱。惠達幼有節(jié)操,好讀書,美容貌。魏齊王蕭寶夤為瀛州刺史,召惠
- 文言文學(xué)習(xí)方法文言文難教難學(xué)幾乎是師生的共識。究其原因,首先是文言與現(xiàn)代語言之間差別較大,學(xué)生感覺很陌生;加上文言文在課文中所占比例較小,學(xué)
- 語文文言文中考試題分類詳解:《曹劌論戰(zhàn)》2009全國各省市《曹劌論戰(zhàn)》中考試題全解析1.阜新市(09遼寧省) (一)閱讀[甲][乙]兩文,回
- 張岱原文:余若水先生,諱增遠,為明崇禎癸未進士。兄余武貞先生,諱煌,天啟乙丑廷試第一人,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寶應(yīng)知縣。時東平伯劉澤清
-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
- 文言文閱讀及譯文顧憲成,字叔時,無錫人。萬歷四年,舉鄉(xiāng)試第一。八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大學(xué)士張居正病,朝官群為之禱,憲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
- 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
-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
- 河中石獸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
- 金史原文:張浩,字浩然,遼陽渤海人。天輔中,遼東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為承應(yīng)御前文字。太宗將幸東京,浩提點繕修大內(nèi),超遷衛(wèi)尉卿。平陽多盜
- 文言文閱讀試題和解答【甲】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shù)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
- 初中文言文閱讀檢測題《伽藍記》后魏太傅李延實者,莊帝舅也。永安中,除青州刺史。將行奉辭,帝謂實曰:“懷磚之俗,世號難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