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問李克》(二)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23:17:36
標簽:
劉向
原文:
魏文侯問李克曰:“為國如何?”對曰:“臣聞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文侯曰:“吾賞罰皆當,而民不與,何也?”對曰:“國其有淫民乎?臣聞之曰: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祿,其子無功而食之,出則乘車馬、衣美裘,以為榮華,入則修竽琴鐘之聲,而安其子女之樂,以亂鄉(xiāng)曲之教。如此者,奪其祿以來四方之士,此之謂奪淫民也?!?nbsp;(選自西漢·劉向《說苑·政理》)
譯文/翻譯:
魏文侯問李克:“怎樣治理國家呢? ” 李克回答說:“治理國家的原則就是,給付出勞動的人以衣食,封賞有功勞的人(按勞分配,論功行賞),推行賞罰得當?shù)恼??!?nbsp;文侯問:“我賞罰都得當,但是國人還是不滿意,為什么 ? ” 李克回答到:“國家有不勞而獲的蛀蟲! 我認為: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祖輩因為有功勛所以國家給他俸祿,他的后輩沒有功勛還能(繼承)他們的待遇,出門就乘車馬、穿著華美的衣衫,算得上榮華富貴;在家則沉迷鼓樂歌舞的享受,正因為這些無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亂了地方上的法規(guī)(按勞分配,論功行賞)。因此(有必要)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這就是消滅蛀蟲?!?/p>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二語文文言文要句翻譯初二年級上冊: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
- 薛安都,河東汾陰人也。世為強族,同姓有三千家。父廣,為宗豪,高祖定關、河,以為上黨太守。安都少以勇聞,身長七尺八寸,便弓馬。二十七年,隨柳元
- 劉元卿寓言故事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其弟爭曰:“宜燔?!备偠范A于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
- 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袓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
-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人也。高祖寔,著名漢代。父贊,魏吏部尚書、左仆射,以雅量見稱。洪少以清厲顯名,骨鯁不同于物,人之有過,輒面折之,而退無
- 甘羅列傳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帝使剛 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div>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歸納總結一般說來,初學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課一歸納,單元一小結”。歸納整理時可以從特殊字詞的注音、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羅大經《鶴林玉露》原文: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謂河南乃宋朝陵寢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茲事至重,須與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諭高中生文言文背誦五板斧方法背誦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規(guī)定的背誦篇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奔磫疽共姘沃?。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1:解釋《口技》文言文翻譯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大家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到口技這篇文言文?今天小編為各位同學分享的正是關于口技這篇文言文的知識,不妨來看看學習文言文閱讀中表官職變動的實詞一、表授予官職的:1、薦、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公以學士徐公致薦,被征。《譚嗣同》釋車而走文言文翻譯釋車而走是一個成語,出自戰(zhàn)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形容遇事不冷靜,分享了 釋車而走的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釋車而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譯方法隨著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的不斷更新和變革,高考語文也便隨著作出相應的改變,而在高考試卷中針對于文言文的考查,也有著日新月異新唐書原文:王珪,字叔玠。性沈澹,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茍合。時太宗召為諫議大夫。帝嘗曰:“君臣同德,則海內安。朕雖不明,幸諸公數(shù)相諫正,杜襲字子緒,潁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襲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同郡繁欽數(shù)見奇于表,襲喻之曰:“吾所以與子俱來者,徒欲龍蟠幽宋史原文: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饒人。幼穎悟,誦書日數(shù)千言,每冥思精索。聞陳文蔚講書鉛山,實朱熹門人,往師之。后師事真德秀。紹定五年,進士及高考表示時間的文言文高考文言文復習攻略:表示時間的'詞語匯總?歲 一年?!吧w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是年 這一年?!笆悄?/div>秦惡楚善齊文言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秦惡楚善齊[明]劉基秦惡楚而善于齊。王翦①帥師伐楚。田璆謂齊王曰:“盍②救諸?”齊王曰:“秦王與吾交善而救楚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會人。少力學,尤習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進《藝祖廟謨》百篇。又言:“元豐制,六察許言事,章悸為相始禁之,乞復舊制,以廣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