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原毀》(二)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03:52:12
韓愈
原文: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笔遣灰嘭熡谏碚咧匾灾芎酰∑溆谌艘?,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痹唬骸澳苌剖?,是亦足矣?!辈灰啻谌苏咻p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奔何从心埽唬骸拔夷苁?,是亦足矣?!蓖庖云塾谌耍瑑?nèi)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迸e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yīng)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嘗語于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逼洳粦?yīng)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說于言,懦者必說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將有作于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譯文/翻譯: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他要求別人寬而少。嚴格而全面,所以不會怠慢;寬而少,所以人們樂于做好事。
聽說古人中有個叫舜的,他的為人,是個仁義的人;尋求舜所以成為舜的道理,對自己要求說:“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這樣,而我卻不能這樣!”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與舜相同的地方。聽說古人中有個叫周公的,他的為人,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尋求周公所以為周公的道理,對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夠這樣,而我卻不能這樣!”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象周公的地方。舜,是大圣人,后世沒有人能趕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沒有人能趕上他的;這人就說:“不如舜,不如周公,這是我的缺點?!边@不就是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全面嗎?他對別人呢,就說:“那個人,能有這些優(yōu)點,這就夠得上一個善良的人了;能擅長這些事,這就夠得上一個有才藝的人了。”取他的一點,不要求他再有第二點;就他的現(xiàn)在表現(xiàn)看,不追究他的過去,提心吊膽地只怕那個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處。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種技藝容易學會,(但)他對別人,卻說:“能有這些,這就夠了?!保ㄓ郑┱f:“能擅長這些,這就夠了?!保ㄟ@)不就是要求別寬而少嗎?
現(xiàn)在的君子卻不是這樣,他要求別人全面,要求自己卻很少。(對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們很難做好事;(對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獲就少。自己沒有做好事,(卻)說:“我有這點技能,這也就夠了。”對外欺騙別人,對內(nèi)欺騙自己的良心,還沒有一點收獲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嗎?他對別人,(就)說:“他雖然才能這樣,(但)他的為人不值得稱贊。他雖然擅長這些,(但)他的本領(lǐng)不值得稱贊?!迸e出他的一點(進行批評),不考慮他其余的十點(怎樣),追究他過去(的錯誤),不考慮他的現(xiàn)在表現(xiàn),提心吊膽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這不也是要求別人太全面了嗎?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卻用圣人那樣高的標準要求別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雖然如此,這樣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懶惰和嫉妒。懶惰的人不能求進步,而嫉妒別人的人害怕別人進步。我曾經(jīng)試驗過,曾經(jīng)試著對眾人說:“某某是個好人,某某是個好人。”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個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同他有利害關(guān)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這樣,強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氣地說出反對的說,懦弱的人一定會從臉上表露出反對的顏色。又曾經(jīng)對眾人說:“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蹦切┎桓胶偷娜耍欢ㄊ悄侨说呐笥?;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和他有利害關(guān)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這樣,強硬的人一定會高興地說出表示贊成的話,懦弱的人一定會從臉上表露出高興的顏色。所以,事情辦好了,誹謗也就跟著來了,聲望提高了,誣蔑也隨著來了。唉!讀書人處在這個世上,希望名譽昭著,道德暢行,真難了。
身居高位而將要有作為的人,如果得到我所說的這些道理而牢記住它,那他的國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韓愈《原毀》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龔遂治渤海郡文言文及翻譯原文: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jīng)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奂次?,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
-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固定句式分析固定句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
- 晉書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原文:羅含,字君章,桂陽耒陽人也。曾祖彥,臨海太守。父綏,滎陽太守。含幼孤,為叔母朱氏所養(yǎng)。少有志尚嘗晝臥夢一鳥文彩異常
- 文言文《師說》原文及翻譯《師說》的作者是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文言文《師說》原文及翻譯,一起來學習吧!《師說》原文
- 曾鞏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曾鞏原文:元豐元年,鞏為福州,奏疏曰:“臣所領(lǐng)內(nèi),知泉州事、尚書屯田員外郎陳樞,質(zhì)性純篤,治民為循吏,積十有五年
-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閱讀答題技巧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熟記黑體字部分)一、表示疑問①何以?(憑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辦?
- 趙奢論稅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
- 綠蔭齋古桂記文言文閱讀綠蔭齋古桂記(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園林,蓋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創(chuàng)也。園昔為田為圃,先生買而為園。園之大二百畝
-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⒅,險
- 修身墨子君子戰(zhàn)雖有陳①,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wù)豐末;近者不親,無務(wù)來遠;親戚不附,無務(wù)
- 宜興義牛義牛者,宜興銅棺山農(nóng)人吳孝先家水牛也。力而有德,日耕田二畝,雖饑甚,不食田中苗。吳寶之,令其十三歲子希年牧之。一日,希年牧牛,跨牛背
- 初三文言文的備課設(shè)計21.陳涉世家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司馬遷及〈史記〉。〈2〉會讀會寫下列字:輟 屯 度 罾 篝 恚 笞 蘄〈
- 諸君簡畫記答案毛先舒毛先舒 杭之中,稍東曰豐樂橋,橋稍東曰古橘園,故宋之橘苑也。苑廢久,種橘已盡,惟有古
- 說天雞文言文譯文【原文】說天雞羅隱狙(寓言中的姓氏)氏子不得父術(shù),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yǎng)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洎見敵,則他雞之
- 道士救虎蒼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謹。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廬,塞溪而下,人騎木乘屋,號呼求救者,聲相連也。道土具
- 《易傳.彖傳上.履》文言文及譯文履,柔履剛也。說而應(yīng)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譯文履,陰柔踐履陽剛。悅而順
- 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
- 書左仲甫事張惠言霍丘知縣陽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載,其冬有年。父老數(shù)十人,來自下鄉(xiāng),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鴨雞,傴僂提攜,造于縣門。君呼之入,
- 列傳一三四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鄧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居父喪,哀毀逾禮。金人犯闕,肅被命詣敵營,留五十日而還。張邦昌僭
- 《新唐書·侯君集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稱。少事秦王幕府,從征討有功,擢累左虞候、車騎將軍,封全椒縣子。預(yù)誅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