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蔡興宗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19 00:32:20
宋書
原文: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也。年十歲喪父,哀毀有異凡童。父廓罷豫章郡還,起二宅。先成東宅,與兄軌;廓亡而館宇未立,軌送錢五十萬以補宅值。興宗白母曰:“一家由來豐儉必共,今日宅價不宜受也?!蹦笎偠鴱难?。軌有愧色,謂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歲小兒?!睂誓?。世祖踐祚,遷尚書吏部郎。時尚書何偃疾患,上謂興宗曰:“卿詳練清濁,今以選事相付,便可開門當之,無所讓也?!泵空缘檬?,無所顧憚,由是失旨。竟陵王誕據(jù)廣陵城為逆,事平,興宗奉旨慰勞。州別駕范義與興宗素善,在城內(nèi)同誅。興宗至廣陵,躬自收殯,還豫章舊墓。上聞之,甚不悅。廬陵內(nèi)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鎖付寧州,無敢瞻送;興宗在直,請急,詣朗別。上知尤怒。坐屬疾多日,白衣領職。時諸方并舉兵反,國家所保,唯丹陽、淮南數(shù)郡,其間諸縣,或已應賊。東兵已至永世,宮省危懼,上集群臣以謀成敗。興宗曰:“今普天圖逆,人有異志,宜鎮(zhèn)之以靜,以至信待人。比者逆徒親戚,布在宮省,若繩之以法,則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義。物情既定,人有戰(zhàn)心,六軍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習之兵,其勢相萬耳。愿陛下勿憂。”上從之。三年春出為郢州刺史坐詣尚書切論以何始真為咨議參軍初不被許后又重陳上怒貶號平西將軍尋又復號初,吳興丘珍孫言論常侵興宗。珍孫子景先,人才甚美,興宗與之周旋。及景先為鄱陽郡,值晉安王子勛為逆,轉在竟陵,為吳喜所殺。母老女稚,流離夏口。興宗至郢州,親自臨哭,致其喪柩家累,令得東還。在任三年,遷會稽太守。會稽多諸豪右,不遵王憲,興宗皆以法繩之。興宗幼立風概,家行尤謹,奉宗姑,事寡嫂,養(yǎng)孤兄子,有聞于世。泰豫元年,薨,時年五十八。
(節(jié)選自《宋書·蔡興宗傳》)
譯文/翻譯: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十歲時失去父親,悲傷異常而毀損其身,與一般兒童不同。父親蔡廓免去豫章郡守之職還鄉(xiāng),修筑起兩棟房子。先落成東宅,交給兄長蔡軌;蔡廓死后而房屋尚未修好,蔡軌送五十萬錢來追補房宅款項。蔡興宗告訴母親說“一家人從來豐裕節(jié)儉都是一體的,今日房宅款項不應接受?!蹦赣H高興地聽從了他。蔡軌有些慚愧,對他的兒子淡說:“我年紀六十,處事還比不上十歲小兒?!辈痪貌膛d宗母親去世。世祖登基,升遷蔡興宗為尚書吏部郎。當時尚書何偃患病,皇上對興宗說:“你通曉熟悉人事的善惡優(yōu)劣,現(xiàn)在把選拔官員的事情交付給你,你就可以公開執(zhí)掌此職,不必謙讓?!泵看握钡匮哉f得失,無所顧憚,因此失去皇上的信任。竟陵王劉誕據(jù)守廣陵城叛亂,事情平息后,蔡興宗奉旨前去慰勞。州別駕范義與興宗一向交好,范義在城內(nèi)與叛賊一同被誅殺。蔡興宗趕到廣陵,親自為其收殮,極盡哀戚之情,將范義靈柩運回豫章舊墓安葬。皇上聽聞后很是不高興。廬陵內(nèi)史周郎以正直言論獲罪,戴上枷鎖押解到寧州,沒有敢看望和送行的人;蔡興宗本在當班,請假,前往與周郎作別。皇上得知更加生氣。因為托病多日,遭受了白衣領職的處分。當時各方一起舉兵謀反,國家能保全的,只有丹陽、淮南幾個郡,其間的各個縣,有的已經(jīng)投降叛賊。東西叛兵已經(jīng)打到永世,京城危懼,皇上召集群臣來謀劃應對之策。蔡興宗說:“當今遍天下圖謀叛逆,人有二心,應當用讓人們安定的辦法處理這事,用最大的誠信對待人們。近來叛賊的親戚,分布在京城,如果繩之以法,那么京城潰敗立馬就會到來,應該說明治罪不涉及他們的道理。世情已經(jīng)評定,人才有決戰(zhàn)之心,六軍精勇,器甲犀利,來對待不熟悉的軍隊,其形勢相差萬倍。希望陛下不要擔憂?!被噬喜杉{了他的諫言。三年春,外放擔任郢州刺史,因為拜見尚書激切議論將何始真任命為咨議參軍一事,開始不被允許,后來又重新陳述,皇上生氣,將他貶為平西將軍,不久又恢復官職。當初,吳興的丘珍孫的言論常常冒犯蔡興宗。丘珍孫的兒子丘景先,為人和才干都很好,蔡興宗與他交游。等到丘景先擔任鄱陽郡郡守,正值晉安王劉子勛謀反,輾轉到竟陵,被吳喜殺害。寡母尚老女子尚幼,顛沛流離在夏口。蔡興宗到郢州,親自去哀悼悲哭,又護送丘景先靈柩及家小,讓他們得以還東。在任三年,升遷為會稽太守。會稽有很多豪門貴族,不遵守律法。蔡興宗將他們都繩之以法。蔡興宗幼年就樹立了節(jié)操,平日家居的品行尤其謹慎,侍奉宗族姑媽,服侍守寡的嫂嫂,扶養(yǎng)亡兄的兒子,在世間很有名,泰豫元年,死,時年五十八。
《宋書·蔡興宗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陳友諒,本謝氏,祖贅于陳,因從其姓。少讀書,略通文義。有術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貴”,友諒心竊喜。友諒初嘗為縣小吏,其時徐壽輝兵起反元,遂
-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 魏書原文: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統(tǒng)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攝國事,嵩與元
- 戰(zhàn)國策原文: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②:“無為客通?!饼R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本腹蛞娭?挖叾M曰
- 南史原文:章昭達字伯通,吳興武康人也。性倜儻,輕財尚氣。少時,遇相者謂曰:“卿容貌甚善,須小虧,則當富貴?!傲捍笸?,昭達為東宮直后,因醉墮
- 文言文《明史·申時行傳》閱讀理解答案與參考譯文申時行,字汝默,長洲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第一。萬歷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
- 《朱然》文言文閱讀及答案朱然朱然,字義封。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tǒng)事,以然為余姚長。后擢山陰令,董五縣。權奇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
- 陸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人。生三歲,其父徙家鎮(zhèn)江。稍長,從其鄉(xiāng)二孟先生學,孟之徒恒百余,獨指秀夫曰:“此非凡兒也?!本岸ㄔ辏沁M士第。李庭芝
- 《左傳哀公》文言文翻譯原文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孫舒帥師會越皋如、后庸、宋樂茷,納衛(wèi)侯。文子欲納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
- 高考文言文字詞考點第一,古今異義文言文詞匯與現(xiàn)代漢語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詞匯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文詞匯以雙音詞為主?!扒已嘹w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 光韶,事親以孝聞。初除奉朝請。光韶與弟光伯雙生,操業(yè)相侔,特相友愛。遂經(jīng)吏部尚書李沖,讓官于光伯,辭色懇至。沖為奏聞,高祖嘉而許之。太和二十
- 扁鵲見蔡桓公的文言文翻譯《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故事選自《韓非子·喻老》,題目是后人加的。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扁鵲見蔡桓公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
- 司馬光傳文言文翻譯《司馬光傳》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
- 文言文習題訓練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縣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書致仕。慎修少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開寶末,王師
- 周容寓言故事原文: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
- 宋史原文:李壁字季章。父燾,典國史。壁少英悟,日誦萬余言,屬辭精博。孝宗嘗問燾:“卿諸子孰可用?”燾以壁對。召試,為正字。寧宗即位,徙著作佐
- 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譯民間把包拯稱為“包青天”,你認為老百姓這樣稱呼他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包拯渡漳水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原文包拯字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解析內(nèi)容預覽: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一、文學常識l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睹献印肥敲献雍蛶孜坏茏庸?/div>原文: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mào)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邊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置氈岸上僅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荔枝圖序文言文閱讀題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①如橘,春榮②;實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④;膜如紫綃;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