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本謝氏,祖贅于陳,因從其姓”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03:28:02
陳友諒,本謝氏,祖贅于陳,因從其姓。少讀書,略通文義。有術(shù)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dāng)貴”,友諒心竊喜。
友諒初嘗為縣小吏,其時徐壽輝兵起反元,遂往從之。后文俊欲謀殺壽祥不果,奔黃州;友諒因乘機襲殺文俊,并奪其軍,自稱平章軍。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次江州。友諒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即江州為都,奉壽輝以居,而自稱漢王,置王府官屬。遂挾壽輝東下,攻太平。太平城堅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緣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驕,進駐采石磯,遣部將陽白事壽輝前,戒壯士挾鐵撾擊碎其首。壽輝既死,以采石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
太祖患之,與戰(zhàn)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檣白,友諒約軍士明日并力攻白檣舟。太祖知之,令舟檣盡白。翌日復(fù)戰(zhàn),自辰至午,友諒軍大敗。友諒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歸路。持?jǐn)?shù)日,友諒謀于眾。右金吾將軍曰:“出湖難,宜焚舟登陸,直趨湖南圖再舉。”左金吾將軍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騎躡我,進退失所據(jù),大事去矣?!庇颜彶荒軟Q,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弊蠼鹞嵋匝圆挥茫e所部來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諒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諒書,其略曰:“吾欲與公約從,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計,肆毒于我。我輕師間出,奄有公龍興十一郡,猶不自悔禍,復(fù)構(gòu)兵端。一困于洪都,再敗于康郎,骨肉將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還,亦宜卻帝號,坐待真主,不則喪家滅姓,悔晚矣?!庇颜彽脮揄#粓?。久之乏食,突圍出湖口。諸將自上流邀擊之,大戰(zhàn)涇江口。漢軍且斗且走,日暮猶不解。友諒從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②,驟中流矢,貫晴及顱死。
(選自《明史·陳友諒傳》)
注:①堞:城墻上如齒狀的薄型矮墻。②捴(zǒng): 同“總”,統(tǒng)率,在這里是指揮的意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壽輝欲徙都之 都:把……當(dāng)作都城
B.邀其歸路 邀:邀請
C.友諒謀于眾 謀:同……謀劃
D.以俟天命 俟:等待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祖贅于陳,因從其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以采石五通廟為行殿 以勇氣聞于諸侯
C.公失計,肆毒于我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久之乏食,突圍出湖口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陳友諒聽算命人說他家祖墳風(fēng)水好,當(dāng)出貴人。之后她參加了壽輝與文俊的反元隊伍,后來殺死倪文俊,篡奪他的權(quán)位,最終野心不斷擴張,弒舊主而自立為皇帝。
B.陳友諒剛開始劫持徐壽輝,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最初只想稱王,等他妙計攻克堅不可摧的太平城之后,內(nèi)心更加驕橫,最終殺了徐壽輝并取而代之。
C.太祖料事如神,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換成白色,使陳友諒“并力攻白檣舟”的計謀落空。他寫給陳友諒的信,義正詞嚴(yán),并特別提出了陳友諒想活命的前提條件。
D.奚山突圍,右金吾建議焚舟登岸,“趨湖南圖再舉”,左金吾認(rèn)為這樣示弱于人,且無法擺脫敵軍。后來左金吾、右金吾先后向太祖投降,陳友諒更加困窘,最終失敗。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緣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5分)
(2)公即幸生還,亦宜卻帝號,坐待真主,不則喪家滅姓,悔晚矣。(5分)
參考答案:
4.B(邀:阻斷。)
5.C(均為介詞,對、對于。A.副詞,于是/動詞,趁著;B.介詞,把/介詞,憑借;D.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代詞,我。)
6.C(“太祖料事如神”在原文中沒有根據(jù),應(yīng)是事先得到了陳友諒“并力攻白檣舟”的消息。)
7.(1)(陳友諒)就率領(lǐng)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們沿著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引”“薄”“緣”“克”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你如果僥幸能夠生還,也應(yīng)該廢除帝號,坐等真命天子,如果不如此,定當(dāng)家破姓亡,后悔就晚了。(“即”“幸”“宜”“卻”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陳友諒,本來姓謝,祖上贅附于陳家,于是跟了人家的姓。小時候讀書,稍稍通了文義。有術(shù)士看他先祖的墓地,說“按相術(shù)應(yīng)當(dāng)富貴”,陳友諒心里暗喜。
陳友諒剛開始曾經(jīng)當(dāng)過縣吏,當(dāng)時徐壽輝與倪文俊起兵反抗元軍,于是他去跟隨了他們,后來倪文俊想謀殺徐壽輝沒有成功,逃到黃州;陳友諒于是乘機襲殺倪文俊,并且奪了他的軍隊,自稱平章軍。
起初陳友諒攻占龍興,徐壽輝想遷徙到那里并把它作為國都,陳友諒沒有答應(yīng)。不久,徐壽輝駐扎在江州。陳友諒在城外埋伏了軍隊,迎接徐壽輝進城,然后馬上關(guān)了城門,他的部下全部被殺。陳友諒就把江州作為都城,(表面上)侍奉徐壽輝而據(jù),而他自稱漢王,設(shè)置了王府和官屬。然后挾制徐壽輝向東而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堅固不可攻下,他就率領(lǐng)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們沿著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他的內(nèi)心更加驕傲,進駐采石磯,派遣部將假裝在徐壽輝前稟告事情,埋伏了健壯的士兵夾著鐵撾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死了以后,陳友諒把采石磯的五通廟作為行殿,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國號為漢,改元大義。
明太祖把他當(dāng)做禍患,與陳友諒在武昌會戰(zhàn)。太祖所乘的是白色帆布的船,陳友諒就約定軍士第二天一齊攻打白色帆布船。明太祖知道這個消息,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換成白色的。第二天又戰(zhàn),從辰時到午時,陳友諒軍大敗。陳友諒想退守保奚山,明太祖已提前扼守住了湖口,阻斷了他們的歸路。相持了幾天,陳友諒?fù)娙酥\劃。右金吾將軍說:“逃出湖難,應(yīng)該焚燒船只登岸,直奔湖南再圖大舉?!弊蠼鹞釋④娬f:“這樣就向敵人示弱,他們用步兵和騎兵追蹤我們,我們的進退就失去了據(jù)守的地方,大事就去了?!标愑颜彶荒軟Q斷,過了一會兒又說:“右金吾說的對?!弊蠼鹞嵋驗橹G言不被采用,率領(lǐng)所部來向明太祖投降。右金吾知道這個消息后,也來投降了。陳友諒更加陷入困境。明太祖多次給陳友諒寫信,大致意思說:“我原想和你結(jié)盟,各自安守一方,來等待天命。你錯誤計謀,肆意荼毒于我。我率輕裝軍隊從小道出擊,突襲占有了龍興十一郡,你仍然不懺悔自己造成的禍患,又挑起爭端。第一次被困于洪都,第二次在康郎戰(zhàn)敗。骨肉將士重重遭受了涂炭。你如果僥幸得以生還,應(yīng)該除卻帝號,坐等真命天子,否則,定當(dāng)家破姓亡,后悔就晚了?!标愑颜徑拥叫藕笫稚鷼?,沒有回復(fù)。時間長了缺少糧食,向湖口突圍。諸將從上流阻擊他,在涇江口激戰(zhàn)。漢軍且斗且逃,天晚了仍然不能突圍。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想指揮突圍,突然被流矢射中,從眼睛穿入到達(dá)腦顱而死。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翻譯《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莊子·秋水》中的一篇語錄體議論文,創(chuàng)作于戰(zhàn)國年代,記敘了莊子與惠子二人在濠水橋上游
- 文言文教學(xué)的的幾個基本觀念需要轉(zhuǎn)變文言文教學(xué)的的幾個基本觀念需要轉(zhuǎn)變從許多談文言文教學(xué)的文章看,人們普遍反對用串講的方式進行文言文教學(xué),認(rèn)為
- 直躬之信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jì),共二十多萬言。以下是小編整
- 宋史原文:劉黻,字聲伯,樂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試入太學(xué),儕輩已翕然稱之。時丁大全方為臺屬,劾奏丞相董槐,將奪其位。黻率同舍生
- 《王恕傳》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王恕,字宗貫,三原人。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左評事。遷揚州知府,發(fā)粟振饑不待報,作資政書院以課士。天順?biāo)哪?,以治?/div>文言文孫權(quán)勸學(xué)全文原文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 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dāng)涉李漁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原文】粥飯二物,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機彀,無人不曉,焉用越俎者強為致詞?然有吃緊二語,巧婦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為喝破青梅煮酒論英雄文言文余嘗聞英雄無數(shù),多為沙場戰(zhàn)士,民間壯士。如 * 倒拔垂楊柳,或如霸王自刎烏江邊。今之視昔,是為遠(yuǎn)矣,此皆古時之人,家喻戶文言文學(xué)習(xí)小技巧一、熟讀成誦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古人是聰明的,幼童入學(xué),老師并不多講理論,而是讓侯方域,字朝宗,商邱人。父恂,崇禎間官戶部尚書。方域既世家子,幼從其父宦京師,習(xí)知中朝事,而于君子小人門戶始終之故尤熟悉。喜結(jié)納名士,與貴池《六國論》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高祖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xiàn)之美人,厲王母得幸焉,有身。趙王敖弗敢內(nèi)宮,為筑外宮而舍之。及貫高舊唐書原文:李渤,字浚之,后魏橫野將軍、申國公發(fā)之后。九年,以著作郎征之。歲余,遷右補闕。會澤潞節(jié)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吊祭使,路次陜西。渤上疏鄭日奎原文:于堂左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也。設(shè)幾二,一陳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韓愈《獲麟解》【原文】 麟之為靈①,昭昭也②。詠于《詩》③,書于《春秋》④,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文言文《荊軻刺秦王》譯文《荊軻刺秦王》記述了燕太子丹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并雪個人的見陵之恥,派荊軻到秦國刺殺秦王的史實。下面小編給大家介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與例句兵①兵士:得選兵八萬人(信)五萬兵難卒合(赤)②軍事隊伍:而秦兵又至矣(六)吳起……制其兵《過》③武器:收天下之兵(元史原文:呂思誠,字仲實,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丁內(nèi)艱,未赴。改景州蓚縣尹。差民戶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學(xué)祀事與王介甫第一書的文言文翻譯與王介甫第一書為一篇文言文,為北宋文學(xué)家曾鞏所寫。與王介甫第一書的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與王介甫第一書【宋】曾鞏鞏初中生如何學(xué)習(xí)文言文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也許現(xiàn)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拔难晕摹敝械牡谝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