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蘇烈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11 23:59:14
新唐書
原文:
蘇烈,字定方,翼州武邑人。定方驍悍有氣決,年十五,從父戰(zhàn),數(shù)先登陷陣。貞觀初,從李靖襲突厥頡利于磧口,率教馬二百為前鋒,乘霧行,去賊一里許,霧霽,見牙帳,馳殺數(shù)十百人,余黨悉降。
從蔥嶺道大總管程知節(jié)征賀魯,至鷹娑川,定方始休士,見塵起,率精騎五百,逾嶺馳搗賊營,賊眾大潰。副總管王文度疾其功,謬謂知節(jié)琦:“賊雖走,軍死傷者眾。今當(dāng)結(jié)輜重陳間,被甲而趨,賊來即戰(zhàn),是謂萬全。”又矯制收軍不深入。定方說知節(jié)曰: “天子詔討賊,今反自守,付功之立哉?且公為大將,而閫外之事不得專,顧副將乃得專之,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從。至怛篤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師還而降,且為賊,不如殺之,取其貲?!倍ǚ皆唬骸按四俗宰髻\耳,寧曰伐叛!”及分財,定方一不取。 高宗知之,比知節(jié)等還,悉下吏,當(dāng)死,貸為民。
摧定方伊麗道行軍大總管,復(fù)征賀魯。賀魯率十姓兵十萬拒戰(zhàn),輕定方兵少,舒左右 翼包之。躉方令步卒據(jù)高,攢槊外向,親引勁騎陣北原,賊三突步陣,不能入,定方因其 亂擊之,鏖戰(zhàn)三十里,斬首數(shù)萬級,賊大奔。會大雪,吏請少休,定方曰:“虜恃雪,方 止舍,謂我不能進,若縱使遠遁,則莫能擒?!彼炖毡M至雙河,距賀魯所百里,下令陣而行,薄金牙山。方賀魯將畋,定方縱擊,破其牙下數(shù)萬人。
會思結(jié)闕俟斤都曼復(fù)叛,詔定方還為安撫大使。定方選精卒萬、騎三千襲之,蚤夜馳三百里,至其所。都曼計窮,遂面縛降。俘獻于乾陽殿,有司請論如法。定方頓首請?。?nbsp;“臣向諭痤下意,許以不死,愿丐其命?!钡墼唬骸半逓榍淙拧!蹦隋吨J[嶺以西遂定。
(節(jié)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六》)
譯文/翻譯:
蘇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人.蘇定方驍勇彪悍很有膽氣,十五歲時,追隨父親作戰(zhàn),多次率先攻入敵陣.貞觀初年,隨從李靖在磧口襲擊突厥頡利(可汗),率領(lǐng)二百名持弓弩的士兵做先鋒,乘霧行進,距離賊兵大約一里,濃霧消散,看見突厥可汗以象牙裝飾的營帳,騎馬殺死數(shù)十百人。
跟隨蔥嶺道大總管程知節(jié)征討賀魯,到達鷹娑川,蘇定方剛讓士兵休息,看到塵土揚起,他率領(lǐng)五百精銳騎兵,越過山嶺騎馬直搗敵營.副總管王文度妒忌他的功勞,謊報程知節(jié)說:“賊眾雖然逃跑了,但官軍死傷也很多.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將輜重安置在軍營中間,士兵披甲追擊敵人,賊來就迎戰(zhàn),這是萬全之策.”又假傳詔命收回軍隊不許深入.蘇定方勸解程知節(jié)說:“天子下詔討賊,現(xiàn)在反而自守,如何能立功呢?況且您是大將,統(tǒng)兵在外的事不能自己決斷,卻要看副將的臉色才能處理,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天子的命令呢?”程知節(jié)沒有聽從.到達怛篤城,有胡人投降,王文度胡說:“我軍返回了,他們才投降,而且是賊人,不如殺了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chǎn).”蘇定方說:“這就是自己做賊了,怎能叫討伐叛賊呢?”等分財物時,蘇定方一無所?。咦诘弥耸拢瘸讨?jié)等人返回,(把那些分財?shù)娜耍┒冀环ü賹徲崳瑧?yīng)當(dāng)判定死刑,寬恕他們?yōu)榘傩铡?br/>提拔蘇定方擔(dān)任伊麗道行軍大總管,再度征討賀魯.賀魯率十姓兵馬十萬迎戰(zhàn),他輕視蘇定方的兵馬少,張開左右翼包圍了蘇定方.蘇定方命令步兵占據(jù)高處,用密集的長矛對著外面,親自率領(lǐng)精勁騎兵在背面原野上列陣.賊軍三次沖擊步兵陣地,不能攻入,蘇定方乘他們混亂時進攻,激戰(zhàn)三十里,斬首數(shù)萬級,賊眾奔逃.適逢天降大雪,部將請稍事休息,蘇定方說:“虜人依仗降雪,才停下住宿,認為我軍不能前進,如果放縱而讓他們遠逃,那就不能擒獲了.”于是率領(lǐng)軍隊到雙河,距離賀魯駐地百里處,下令結(jié)陣而行,逼近金牙山.當(dāng)時賀魯將要打獵,蘇定方縱兵追擊,打敗他屬下幾萬人。
時逢思結(jié)闕俟斤都曼再度反叛,下詔蘇定方返回任安撫大使.蘇定方挑選一萬精兵、三千騎兵襲擊,一晝夜疾馳三百里,到達賊營.都曼沒有辦法,便將自己捆起來投降.在乾陽殿獻俘,有關(guān)官員請依fa6*論處.蘇定方磕頭請求說:“臣先前理解陛下的意思,答應(yīng)免他死罪,希望給他一條命.”皇帝說:“朕為卿保全信義.”于是就赦免了都曼.蔥嶺以西從此平定。
《新唐書·蘇烈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原文:巧語悅?cè)?,自擾其身;閑言送日,跡攪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實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悔既叢,銘以
- 《江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韓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dǎo)意義
- 北史原文:李繪,字敬文。六歲便求入學(xué),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許,遂竊其姊筆牘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內(nèi)外以為非常兒。后敕撰五禮,繪與太原
- 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①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②子曰
- 呂由誠,字子明,御史中丞誨之季子。幼明爽有智略,范鎮(zhèn)、司馬光,父友也,皆器重之。以父恩補官,調(diào)鄧州酒稅,臨事精敏,老吏不能欺。會營兵竊發(fā),聚
- 方孝孺《深慮論》文言文及翻譯《深慮論》是一篇史論。作者列舉歷代興亡的史實,指出歷代君王僅僅片面地吸取前代滅亡的教訓(xùn)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蓋的問
- 《北史》文言文閱讀題張華原,字國滿,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為齊神武驃騎府法曹參軍,賜爵新城伯,累遷大丞相府屬。深被親待,每號令三軍,恆
- 語文文言文動詞詞類活用解析(1) 動詞的使動用法1、項伯 * ,臣活之 (課文《鴻門宴》出自《史記項羽本記》)2、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 文言文的倒裝句詳解(一)、賓語前置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
- 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⑴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
- 新五代史原文:劉仁贍字守惠,彭城人也。父金事楊行密,為濠、滁二州刺史,以驍勇知名。仁贍為將,輕財重士,法令嚴肅,少略通兵書。事南唐,為左監(jiān)門
- 愛蓮說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 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 劉健字希賢,洛陽人。健少端重,與同邑閻禹錫、白良輔游,得河?xùn)|薛氏之傳。舉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謝交游,鍵戶讀書,人以木強視之。然練
- 左傳原文: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荨褵o親,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
- 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西二十五步,當(dāng)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
- 兼愛文言文翻譯兼愛,指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戰(zhàn)國之際,墨子提倡的一種 * 學(xué)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
-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____________,______
- 閔珪,字朝瑛,烏程人。天順入年進士。授御之。出按河南,以風(fēng)力聞。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進廣東按察使。久之,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南贛諸府多盜率
- 劉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邢州節(jié)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秉忠生而風(fēng)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
- 三國志原文:法正字孝直,扶風(fēng)郿人也。祖父真,有清節(jié)高名。建安初,天下饑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久之,為新都令,后召署軍議校尉。既不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