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于定國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23 10:22:14
漢書
原文: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郎人也。其父于公為縣獄史,決獄平,羅文法者于公所決皆不恨??ぶ袨橹㈧?。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yǎng)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后姑自經(jīng)死,姑女告史∶“婦殺我母?!笆凡缎D,孝婦辭不殺姑。史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yǎng)姑十余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于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競論殺孝婦??ぶ锌菰缛?。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強斷之,咎黨在是乎?“于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家,因表其墓,天立大雨,歲孰??ぶ幸源舜缶粗赜诠?。定國少學法于父,父死,后定國亦為獄史,補廷尉史,以材高舉侍御史。會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yin6*亂,定國上書諫。后王廢,宣帝立,大將軍霍光領尚書事,條奏群臣諫昌邑王者皆超遷。定國繇是為光祿大夫,甚見任用。定國乃迎師學《春秋》,身執(zhí)經(jīng),北面?zhèn)涞茏佣Y。為人謙恭,尤重經(jīng)術士,雖卑賤徒步往過,定國皆與鈞禮,思敬甚備,學士成稱焉。其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寡,罪疑從輕,加審慎之心。朝廷稱之曰∶“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于定國為延尉,民自以不冤?!盀橥⑽臼藲q,遷御史大夫。甘露中,代黃霸為丞相。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國任職舊臣,敬重之。定國明習政事率常丞想議可然上始即位關東連年被災害民流入關點事者歸咎于大臣上于是數(shù)以朝日引見入受迢條責以職事定國上書謝罪。永光元年,定國逐稱篤,固辭。數(shù)歲,七十余薨,謚曰安侯。
(節(jié)選自《漢書·于定國傳》)
譯文/翻譯: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郟縣人。他的父親于公是縣獄史,決斷獄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經(jīng)于公判決之后,他們都不怨恨。郡中人為他立生祠。東??び行D,年輕守寡,沒有孩子,很恭謹?shù)刭狆B(yǎng)婆婆,婆婆想讓她改嫁,她始終不肯。婆婆對鄰居說∶“這個孝順媳婦侍奉我非常勤勞辛苦,我憐憫她沒有子嗣又年輕守寡,我老了卻這樣長時間地拖累年輕人,該怎么辦呢?“后來婆婆zi6*殺而死,婆婆的女兒上告官府∶“這個婦人殺了我母親“。獄吏速捕了孝婦,孝婦的口供不承認自己殺了婆婆。獄吏考問,孝婦最后無辜而服罪,定罪的案卷呈報到郡曹府。于公認為這個孝婦贍養(yǎng)婆婆十余年,以孝名聞遠近,一定不會殺了她。太守并不聽,于公竭力爭辯,最終也未能說服太守,于是他抱著判決書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離職。太守最終以謀殺婆母罪斬殺孝婦。孝婦死后,那中枯早三年。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緣故,于公說∶“孝婦不應當死,但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強行斷案,災禍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殺牛親自祭祀孝婦家,并為她立下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立刻降大雨,這一年收成很好??ぶ幸虼烁泳粗赜诠S诙▏鴱男【透S他的父親學習法律,父親死后,定國也任過獄史,后補廷尉史,因才智出眾升為侍御史。正值漢昭帝去世,昌邑王被征召繼位,行為yin6*亂,于定國上書規(guī)諫。后來昌邑王被廢,漢宣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兼任尚書事,他上書分條奏請皇上,凡是當時曾規(guī)諫過昌邑王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國因此而升任光祿大夫,很受重用。于定國于是拜師學習《春秋》,親自手執(zhí)經(jīng)書,面北而行弟子之禮。他為人謙虛恭謹,尤其敬重精通經(jīng)術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來拜訪的人,定國都以平等禮儀相待,照顧周全,尊崇備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贊譽。于定國決斷疑案公平執(zhí)法,力求做到體恤鰥寡老弱,罪行有疑問的從輕判決,(斷案)倍加審慎小心。朝廷上下都稱贊他說∶“張釋之任廷尉,天下沒有受冤枉的人;于定國任廷尉,百姓都自認為不冤柱?!白隽耸四晖⑽竞?,升任御史大夫。甘露年間,于定國取代黃霸任丞相。三年后,漢宣帝駕崩,漢元帝即位,因于定國是在職的先帝舊臣,漢元帝很敬重他。于定國比較明了熟悉政事,漢元帝往往認同于定國的意見。然而,漢元帝則即位不久,關東連年道受災害,百姓流離失所,大批涌入關內(nèi),有人上書皇上把責任推到大臣身上。元帝于是多次在聽朝之日召見,進宣受詔,逐條用職務責備他們。定國于是上書謝罪。永光元年,定國于是又上書說病情加重,堅決要求辭官歸鄉(xiāng)。又過了幾年,定國七十多歲時逝世,謚號安侯。
《漢書·于定國傳》 《漢書·于定國傳》(二)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三語文文言文常見的知識點1、表官職的`(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2)御史大夫:其權(quán)力僅次丞相。(3)六部:吏、戶、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寫給好朋友楊敬之的一封信,文中對朋友家遭逢火災、財物殄滅的殘酷現(xiàn)實表示同情和慰問,同時又以道家的
- 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初從高祖起豐。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余騎因項伯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中酒,
- 文木先生傳文言文及讀答案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
- 向敏中,字常之,開封人。父瑀,仕漢符離令。性嚴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顏色。嘗謂其母曰:“大吾門者,此兒也?!奔肮?,繼丁內(nèi)外憂,能刻厲
- 《南齊書·禇炫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法顯,鄱陽太守。兄炤,字彥宣,少秉高節(jié),一目眇,官至國
- 《百家姓.申》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姜氏,以國名為氏。據(jù)《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記》等所載,商末時,原姜姓封國在今河北省盧
- 文言文教學摭談錢夢龍先生撰寫的《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是探討文言文教學出路的一篇很重要的文章。錢先生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 歸有光原文:越中人多往來吾吳中,以鬻書為業(yè)。異時童子鳴從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數(shù)年前,艤舟婁江,余過之。子鳴示余以其詩,已能出人。今年復來,
- 高考專家指導:高中生怎樣學好文言文高中生如何學習古文古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古文課的
- 南轅北轍文言文及其翻譯《南轅北轍》寓言故事出自于《戰(zhàn)國策·魏策四》,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于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只能離
- 文言文《學弈》譯文及賞析學弈先秦:佚名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
- 王思誠,字致道,兗州嵫陽人。天資過人,七歲,從師授《孝經(jīng)》、《論語》,即能成誦。后從汶陽曹元用游,學大進。中至治元年進士第,至正二年,拜監(jiān)察
- 王審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為農(nóng)民。唐廣明中,黃巢犯闕,江、淮盜賊蜂起。有賊帥王緒者,自稱將軍,陷固始縣,審知兄潮時為縣佐,緒署為軍
- 游大林寺文言文翻譯《游大林寺》的作者是白居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游大林寺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游大林寺白居易(唐)[原文]余與河南元集虛①
- 高一文言文閱讀訓練莽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赍珍寶至云中塞下,詔誘呼韓邪諸子,欲以次拜為十五單于。苞、級使譯出塞,誘呼左犁污王咸
- 原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
- 元史原文:貢師泰,字泰甫。泰定四年,釋褐出身,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丁外艱,改徽州路歙縣丞。大臣有以其名聞者,擢應奉翰林文字。丁內(nèi)艱,服闋,
- 高考文言文10個易錯實詞摘抄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論》)【恨】遺憾【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
- 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官人疑策愛也,秘之。(《容齋隨筆》)【愛】吝嗇【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2.有功故出反囚,